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儿童腰骶部半椎体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14年7月我院诊治的18例腰骶部半椎体的患儿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其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查体及病历资料分析,评估其发病特点、手术方式、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侧弯后凸Cobb角变化和躯干偏移改善情况。
结果本研究18例患儿手术时平均年龄5.1岁,8例患儿合并其他部位1~3个半椎体,14例合并脊髓拴系综合征等脊髓畸形。所有患儿均行一期经后路切除半椎体,4例无内固定,14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63个月。术前半椎体节段Cobb角平均25.9°,术后平均11.3°,末次随访时平均10.4°,术后平均即刻矫正率为56.4%,末次随访时平均侧弯矫正率为59.8%。手术前近端代偿弯Cobb角平均20.8°,术后平均12.6°,末次随访平均12.0°,术后平均即刻矫正率为40.0%,末次随访时平均为43.3%。矢状面无后凸畸形,躯干偏移较前改善。术后1例因凸侧髂骨钉断钉导致侧弯矫正失败,2例术后出现短暂神经功能障碍,随访时1例较前好转,1例完全恢复,其余无椎弓根钉切割、断钉棒、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儿童腰骶部半椎体容易合并脊髓畸形,早期行脊髓畸形手术同时可以后路切除半椎体不用内固定。早期后路腰骶部半椎体切除使用内固定能有效治疗脊柱畸形,避免局部严重畸形和防止继发代偿畸形,避免出现长节段的固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