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创作教学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作为一线的音乐教师,如何在音乐创作领域的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致,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即兴创作;音乐兴趣;潜能开发
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较为注重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教学。即兴创作一般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作行为,是事先不必作酝酿及准备的临时创作。即兴创作经常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在音乐课上,它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富于激情、反应快捷、现场发挥灵活多变、表情自然流畅。正因为它具备的这些特点,学生对参与即兴创作活动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并在不断的创造性实践中培养了兴趣、能力,增强了自信,发展了个性。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现就即兴创作教学在音乐课的运用进行一些小结。
一、随着小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不同年龄的儿童在音乐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特点
有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每年都在迅速发展。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在音乐课中进行即兴创作活动,能使学生既保持了兴趣,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体验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个时期是对节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凭感觉把握音乐,用耳朵去感觉记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做出反应。因此,根据低学段学生的这些音乐审美心理特征,通常我会设计引导学生作一些浅显的音乐即兴创作,内容和方法有:
(一)即兴歌表演
从幼儿开始,孩子们就喜欢模仿各种动作表演,低年级的许多歌曲都富有趣味,且易表演,在唱歌或听音乐时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是很受孩子喜爱的。如在教学《小袋鼠》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袋鼠的了解,想象小袋鼠摘果子的情形(小袋鼠呀小袋鼠,摘呀摘果子,果子装进大袋子,装呀装呀,装满了,挺着一个大肚子。)很快,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摘果子的小袋鼠便出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挺着大肚子的形象,更是让我对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为赞叹和佩服,学生们也度过了一堂愉快的即兴歌表演课。
(二)即兴节奏短句问答
学生们都熟练感受了四分音符(X)和八分音符(X)的时值后,可引导学生即兴创编2小节的节奏短句进行互相问答。如:甲问:X X | X X || 乙答:XX XX | XX XX ||等。再如,学习了四分休止符后,学生还可以设计含四分休止符的节奏短句,在创造和发现中,学生保持着兴奋和兴趣。
(三)即兴简单旋律的创作
在学习了“5”、“3”、“1”这些简单音符后,我会引导学生自己即兴唱出由这些简单音符组成的旋律。在教学中我有时规定一个节奏型,有时也不要求规定节奏,可任意自由地发挥。于是,各种各样的旋律就创造出来了。有些学生还有乐曲结束的感觉,如:5 3 | 3 1 || 3 5 | 3 1 || 35 3 | 31 1 || 等等。
(四)即兴编歌词
将学生自编的旋律唱熟后,可以即兴编配歌词。也可以将原有的歌词进行即兴改编。如在学会《下蛋啰》这首歌后,我让学生根据对动物的了解,即兴创编歌词及动作,如把“大母鸡”改唱为“小花狗”等,把“下蛋”改成“生小狗”,把大母鸡的叫声改为小狗的叫声。还有的同学改编“小花猫”、“小白兔”、“大母鸭”等,通过表演,学生很快掌握了歌词,并能很投入地演唱这首歌。
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由于儿童身心迅速发展,同时动觉、听觉增强、节奏表现、旋律表现更加丰富,他们视觉的发展逐渐优于听觉,有助于识谱能力的提高,他们手指功能发达,促进学习乐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协调性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合唱、合奏开展,根据这一时期的学生特点,教师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学生提高要求,在音乐课上设计这样一些即兴创作活动。
1. 即兴创编2-4小节的节奏短句。这种创作活动特别适合于学生刚学会某种节奏型。例如学习含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时,请学生创编的节奏短句必须含有这个刚学的节奏,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感受和巩固。
2. 即兴创编为歌曲伴奏的固定节奏型,如:X - | X - |………||或XX X | XX X |………||等。
3. 即兴创编同音乐或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4. 运用所学乐器即兴创编旋律问答。
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继续增长、动觉、听觉、智力、理解力、表现力继续增强。这一时期是音乐情感得到进一步陶冶和发展时期。他们对音乐音色变化、音色组合产生的音响效果、丰富的和声变化和表演变化都感兴趣,能感受到旋律的反复、变化、对照和乐曲的整体结构,逐渐表现出对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曲爱好。依据高年级的学生特点,音乐课上的即兴创编活动有:
1. 为歌曲即兴创编前奏或尾声。
2. 为歌曲即兴创编及选择伴奏乐器其伴奏音型。
3. 即兴编唱生活短句或诗词短句。
4. 运用不同的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或生活情景,并参与表演。如四年级《小猫钓鱼》一课,我会让学生自编小猫钓鱼的故事,自己想象小猫钓鱼的两种心态,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即兴创作一定要从学生的能力、水平、审美、特征出发,尽量减低创作的难度。活动的设计如果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他们在参与即兴创作时,就会体现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并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而且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相反,如果学生感到即兴创作的内容很难做到或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难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音乐课的创造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由于即兴性活动事先没有准备酝酿、排练、设计,没有时间反复推敲、修改,创造的结果显得粗糙、稚嫩,不成熟是难免的。但是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创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不能以“成果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即兴创作活动质量的依据。否则,将会极大打击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培养的关注,必然带来了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建立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无疑也提醒了我们,评价学生,应该关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能力发展。教师作为合作伙伴要与学生共同体验他们创作成功的喜悦,并对他们创造性的发挥予以充分的肯定,这不但使学生对音乐创造活动更感兴趣,而且也极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例如设计一个表现四分休止符的动作,有的孩子用拍腿表示,有的孩子用握拳表示等等,我们都应予以肯定,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个性表演。再如即兴表演歌曲,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表演的动作都不尽相同,我认为,教师大可不必去规定表演的动作,而应该让孩子学会欣赏不同的表演风格、个性并对孩子的个性表现予以充分肯定。我想,即兴创作这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一定能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很大的舞台空间。
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活动可谓是“好处”多多。首先,它不必依据事先设计的乐谱和事先的排练,技术负担较少。其次,即兴性活动比较能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感情。再则,即兴创作有利于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快速反应的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音乐课的创作活动我还会尽量多地采用即兴性的创作活动,并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探索。
【关键词】即兴创作;音乐兴趣;潜能开发
笔者在最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较为注重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教学。即兴创作一般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作行为,是事先不必作酝酿及准备的临时创作。即兴创作经常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二者相辅相成。在音乐课上,它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富于激情、反应快捷、现场发挥灵活多变、表情自然流畅。正因为它具备的这些特点,学生对参与即兴创作活动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并在不断的创造性实践中培养了兴趣、能力,增强了自信,发展了个性。结合本人教学实践,现就即兴创作教学在音乐课的运用进行一些小结。
一、随着小学生心理、生理的发展,不同年龄的儿童在音乐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特点
有调查资料表明,小学生的音乐能力每年都在迅速发展。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在音乐课中进行即兴创作活动,能使学生既保持了兴趣,又培养了创造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通过“游戏”对音乐的体验有了显著的增长。这个时期是对节奏的感受力迅速增长的时期,也是听觉最敏感的时期,凭感觉把握音乐,用耳朵去感觉记忆,对音乐节奏和旋律,可以通过身体动作做出反应。因此,根据低学段学生的这些音乐审美心理特征,通常我会设计引导学生作一些浅显的音乐即兴创作,内容和方法有:
(一)即兴歌表演
从幼儿开始,孩子们就喜欢模仿各种动作表演,低年级的许多歌曲都富有趣味,且易表演,在唱歌或听音乐时进行即兴动作表演是很受孩子喜爱的。如在教学《小袋鼠》一课时,学生通过对袋鼠的了解,想象小袋鼠摘果子的情形(小袋鼠呀小袋鼠,摘呀摘果子,果子装进大袋子,装呀装呀,装满了,挺着一个大肚子。)很快,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摘果子的小袋鼠便出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挺着大肚子的形象,更是让我对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为赞叹和佩服,学生们也度过了一堂愉快的即兴歌表演课。
(二)即兴节奏短句问答
学生们都熟练感受了四分音符(X)和八分音符(X)的时值后,可引导学生即兴创编2小节的节奏短句进行互相问答。如:甲问:X X | X X || 乙答:XX XX | XX XX ||等。再如,学习了四分休止符后,学生还可以设计含四分休止符的节奏短句,在创造和发现中,学生保持着兴奋和兴趣。
(三)即兴简单旋律的创作
在学习了“5”、“3”、“1”这些简单音符后,我会引导学生自己即兴唱出由这些简单音符组成的旋律。在教学中我有时规定一个节奏型,有时也不要求规定节奏,可任意自由地发挥。于是,各种各样的旋律就创造出来了。有些学生还有乐曲结束的感觉,如:5 3 | 3 1 || 3 5 | 3 1 || 35 3 | 31 1 || 等等。
(四)即兴编歌词
将学生自编的旋律唱熟后,可以即兴编配歌词。也可以将原有的歌词进行即兴改编。如在学会《下蛋啰》这首歌后,我让学生根据对动物的了解,即兴创编歌词及动作,如把“大母鸡”改唱为“小花狗”等,把“下蛋”改成“生小狗”,把大母鸡的叫声改为小狗的叫声。还有的同学改编“小花猫”、“小白兔”、“大母鸭”等,通过表演,学生很快掌握了歌词,并能很投入地演唱这首歌。
小学中年级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由于儿童身心迅速发展,同时动觉、听觉增强、节奏表现、旋律表现更加丰富,他们视觉的发展逐渐优于听觉,有助于识谱能力的提高,他们手指功能发达,促进学习乐器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协调性提高,能有效地促进合唱、合奏开展,根据这一时期的学生特点,教师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学生提高要求,在音乐课上设计这样一些即兴创作活动。
1. 即兴创编2-4小节的节奏短句。这种创作活动特别适合于学生刚学会某种节奏型。例如学习含附点八分音符节奏时,请学生创编的节奏短句必须含有这个刚学的节奏,这样可以使学生有兴趣地感受和巩固。
2. 即兴创编为歌曲伴奏的固定节奏型,如:X - | X - |………||或XX X | XX X |………||等。
3. 即兴创编同音乐或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4. 运用所学乐器即兴创编旋律问答。
小学高年级学生身心继续增长、动觉、听觉、智力、理解力、表现力继续增强。这一时期是音乐情感得到进一步陶冶和发展时期。他们对音乐音色变化、音色组合产生的音响效果、丰富的和声变化和表演变化都感兴趣,能感受到旋律的反复、变化、对照和乐曲的整体结构,逐渐表现出对具有丰富表现力的乐曲爱好。依据高年级的学生特点,音乐课上的即兴创编活动有:
1. 为歌曲即兴创编前奏或尾声。
2. 为歌曲即兴创编及选择伴奏乐器其伴奏音型。
3. 即兴编唱生活短句或诗词短句。
4. 运用不同的音源及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即兴创编音乐故事或生活情景,并参与表演。如四年级《小猫钓鱼》一课,我会让学生自编小猫钓鱼的故事,自己想象小猫钓鱼的两种心态,将会有怎样的结果。
即兴创作一定要从学生的能力、水平、审美、特征出发,尽量减低创作的难度。活动的设计如果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水平,适应学生音乐学习的基础,他们在参与即兴创作时,就会体现出轻松、愉快的心情,并体验到创造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感,而且学生的创造力也得到了不断发展。相反,如果学生感到即兴创作的内容很难做到或做好,就会产生消极、畏难情绪,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音乐课的创造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
由于即兴性活动事先没有准备酝酿、排练、设计,没有时间反复推敲、修改,创造的结果显得粗糙、稚嫩,不成熟是难免的。但是正是这种不成熟的创造蕴含着丰富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此,不能以“成果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即兴创作活动质量的依据。否则,将会极大打击学生的创作热情和自信心。
音乐教育对音乐兴趣培养的关注,必然带来了教学评价的改革。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建立既关注结果更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无疑也提醒了我们,评价学生,应该关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和能力发展。教师作为合作伙伴要与学生共同体验他们创作成功的喜悦,并对他们创造性的发挥予以充分的肯定,这不但使学生对音乐创造活动更感兴趣,而且也极大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三、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参与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例如设计一个表现四分休止符的动作,有的孩子用拍腿表示,有的孩子用握拳表示等等,我们都应予以肯定,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个性表演。再如即兴表演歌曲,我们会发现许多孩子表演的动作都不尽相同,我认为,教师大可不必去规定表演的动作,而应该让孩子学会欣赏不同的表演风格、个性并对孩子的个性表现予以充分肯定。我想,即兴创作这种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一定能为学生发展个性提供很大的舞台空间。
音乐课的即兴创作活动可谓是“好处”多多。首先,它不必依据事先设计的乐谱和事先的排练,技术负担较少。其次,即兴性活动比较能够灵活自如,自由地表达感情。再则,即兴创作有利于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快速反应的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音乐课的创作活动我还会尽量多地采用即兴性的创作活动,并不断地加以总结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