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中毒患者105例,男28例,女77例;其中14~25岁40例,26~35岁36例,36~60岁29例。误服25例,自杀80例;有机磷农药60例,安眠药40例,灭鼠药5例。口服毒药至就诊时间:2小时内63例,3~5小时 38例,16~24小时4例。临床表现:神志清醒40例,嗜睡39例,昏迷29例,肌颤抽搐40例,烦躁不安18例,胸闷、呼吸困难、流涎40例,肺部湿性啰音42例,心动过速35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腹痛36例,体温升高19例,恐惧感者26例。
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48例,红细胞总数升高46例,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者42例,血钾低于正常18例,血糖增高3例,血尿淀粉酶升高9例,尿蛋白(+~++)12例。
治疗如下。
院前急救:①院前急救时要尽量详细询问病人服药的原因、服药种类、剂量及服药时间。并将口服后的空瓶及剩液带回中心做进一步的毒物鉴定。②尽快采取催吐措施,可用筷子或手指按压舌根催吐。有机磷中毒者应将被污染的衣物脱去,争取时间进入急诊室诊治。
洗胃:洗胃是决定中毒抢救成败的主要因素,意识不清或不配合者立即插管,反复温清水洗胃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对超过6小时者也应洗胃。较重病人可采用保留胃管行持续负压吸引。
药物治疗:在洗胃同时适量反复应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保证,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阿托品化。轻度中毒:阿托品1mg/次,静推30分钟1次;中度中毒:阿托品5~10mg/次,静推10~15分钟1次;重度中毒:10~15mg/次,静推5~10分钟1次;达阿托品化后,逐渐延长给药时间,同时尽早足量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首次解磷定1.0g静推,根据病情重复使用,呼吸困难者吸氧,严重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助呼吸,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给予脱水利尿剂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毒物排泄。对灭鼠药(氟乙酰胺)中毒应用乙酰胺时,辅以对症治疗。对安眠药中毒者,除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利尿外,还应根据病人意识情况,使用中枢兴奋剂利他林10~40g,美解眠50~200mg,每5~10分钟1次静注,催醒剂纳洛酮0.8~1.6mg,首次静注0.4~0.8mg,以后根据情况以0.4~0.8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至病人呼吸抑制状态明显好转、腱反射出现时减少用量,并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讨 论
本组资料显示,口服中毒原因以自杀为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毒物以有机磷农药占首位,安眠药次之,再次为灭鼠药。就诊时间在中毒2小时以内者,病情恢复快,预后好;若就诊时间延长,并发症多,预后差。
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及时清除残留毒物,阻断毒物的吸收。脱去污染的衣帽等,用清水彻底清洗体表的毒物,洗胃液的温度在37℃为宜,灌洗量一般在8~15L,灌洗液内可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等,有利于防止电解质紊乱。②加速毒物的排泄。可采用大量补液、静注速尿,特别是与碳酸氢钠合用,可碱化尿液加速离子化合物的排出。③积极采用有效拮抗剂和特异性解毒剂。若为有机磷中毒,使用阿托品时,尽量在短时间内达到阿托品化,一般维持到病情稳定后24小时,停药后仍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反跳。④支持疗法。很多毒药迄今尚无有效拮抗剂及特异性解毒剂,所以通过合理的对症处理来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加强综合治疗,防止器官功能衰竭,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均应及时诊断及处理。
一般资料:本组中毒患者105例,男28例,女77例;其中14~25岁40例,26~35岁36例,36~60岁29例。误服25例,自杀80例;有机磷农药60例,安眠药40例,灭鼠药5例。口服毒药至就诊时间:2小时内63例,3~5小时 38例,16~24小时4例。临床表现:神志清醒40例,嗜睡39例,昏迷29例,肌颤抽搐40例,烦躁不安18例,胸闷、呼吸困难、流涎40例,肺部湿性啰音42例,心动过速35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腹痛36例,体温升高19例,恐惧感者26例。
辅助检查:白细胞总数升高48例,红细胞总数升高46例,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者42例,血钾低于正常18例,血糖增高3例,血尿淀粉酶升高9例,尿蛋白(+~++)12例。
治疗如下。
院前急救:①院前急救时要尽量详细询问病人服药的原因、服药种类、剂量及服药时间。并将口服后的空瓶及剩液带回中心做进一步的毒物鉴定。②尽快采取催吐措施,可用筷子或手指按压舌根催吐。有机磷中毒者应将被污染的衣物脱去,争取时间进入急诊室诊治。
洗胃:洗胃是决定中毒抢救成败的主要因素,意识不清或不配合者立即插管,反复温清水洗胃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对超过6小时者也应洗胃。较重病人可采用保留胃管行持续负压吸引。
药物治疗:在洗胃同时适量反复应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保证,争取在短时间内达到阿托品化。轻度中毒:阿托品1mg/次,静推30分钟1次;中度中毒:阿托品5~10mg/次,静推10~15分钟1次;重度中毒:10~15mg/次,静推5~10分钟1次;达阿托品化后,逐渐延长给药时间,同时尽早足量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首次解磷定1.0g静推,根据病情重复使用,呼吸困难者吸氧,严重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辅助呼吸,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给予脱水利尿剂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毒物排泄。对灭鼠药(氟乙酰胺)中毒应用乙酰胺时,辅以对症治疗。对安眠药中毒者,除催吐、洗胃、导泻、灌肠、利尿外,还应根据病人意识情况,使用中枢兴奋剂利他林10~40g,美解眠50~200mg,每5~10分钟1次静注,催醒剂纳洛酮0.8~1.6mg,首次静注0.4~0.8mg,以后根据情况以0.4~0.8mg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滴至病人呼吸抑制状态明显好转、腱反射出现时减少用量,并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讨 论
本组资料显示,口服中毒原因以自杀为多,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毒物以有机磷农药占首位,安眠药次之,再次为灭鼠药。就诊时间在中毒2小时以内者,病情恢复快,预后好;若就诊时间延长,并发症多,预后差。
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及时清除残留毒物,阻断毒物的吸收。脱去污染的衣帽等,用清水彻底清洗体表的毒物,洗胃液的温度在37℃为宜,灌洗量一般在8~15L,灌洗液内可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氯化钾、碳酸氢钠等,有利于防止电解质紊乱。②加速毒物的排泄。可采用大量补液、静注速尿,特别是与碳酸氢钠合用,可碱化尿液加速离子化合物的排出。③积极采用有效拮抗剂和特异性解毒剂。若为有机磷中毒,使用阿托品时,尽量在短时间内达到阿托品化,一般维持到病情稳定后24小时,停药后仍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反跳。④支持疗法。很多毒药迄今尚无有效拮抗剂及特异性解毒剂,所以通过合理的对症处理来维持重要器官的功能,加强综合治疗,防止器官功能衰竭,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均应及时诊断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