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自己任教这些年的切身体会来看,要使课堂焕发活力,讲究实效,更加出彩,需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一、首要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主体原则。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法已经落伍了,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课改、新课标,迫切要求我们政治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每次听公开课之后我都有一种感受:不能再自己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云山雾罩,作业出现问题很多,听课教师恹恹欲睡,课下教师批改辛苦疲惫,学业未了成绩不佳。反省自己有时也犯同样的错误,为了避免走同样的老路,就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学有所用方面创设条件,在学生学习指导上要经过学生探究思考之后再展示正确答案,切不可代替学生,省略思考过程,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讨论空间。
二、重要原则
第一、在教师知识储备上要遵循详尽原则。教师尽可能多的积累更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料,使课程内容更加充实完备。比如讲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仅仅局限于课堂那点东西是完全不够的,为了突出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或者以事实来说明各国代表人物把本国本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这些抽象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认可这些观点,教师就要搜集比教材多得多的资料,为了掌控课堂时间,就要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资料来说明问题,尽可能的多些,丰富些,事实证明,学生太喜欢教师这样的知识储备所带来的惊喜了!一下课就围着我还想再多看一遍,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第二、在教学活动上要遵循预设充分原则。教师在实授课之前要作好细致的工作,尤其要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定的准备。否则会步入尴尬境地,难以控制局面。记得讲八年级下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时,我刚讲完“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时,有个学生突然打断问我:能不能起“毛泽东”这个名字?我着实被这位同学奇怪的思维震惊了一下,这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伟人啊!同学们都呆住了,屏气凝神等我解释,我望着那位学生,停顿了足足有5秒钟,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我提到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国民的民族信仰,我也提到了崇拜名人并不一定要效仿名人名字,总算把问题搪塞过去了,事后我在网上查了相关信息,取伟人名不违法,但也不提倡,我国法律对自然人的姓名是没有这方面的禁止性规定,但是对法人,如企业的名号是有禁止性规定的,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199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清理企业名称中不良文化现象的通知》中指出企业不得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名字做字号。如果我早做预设,就不会在课堂上那么吃惊了,幸好处理得还算妥当,这件事提醒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在教学情境设计上要遵循贴切原则。教师尽量还原或创设与课程内容贴近的情境,或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学生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得出结论。在八年级上册《两代人的对话》中,我让学生模拟小莉和家长商量过生日的过程,体验子女与父母沟通的要领,自己总结要点,学生自然推出了书上的结论,可谓水到渠成。
第四、在教学内容呈现上要遵循简朴原则。对于概念性的内容要简洁明了,形式要既简单又实际,不能太过花哨。以免发生学生兴趣迁移现象。在上八年级上册《合作!境争!》时,讲到“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如何在合作中竞争”时,我采用了太多案例,结果学生过多纠葛在一个个问题上,忽略了该关注的问题,概念模糊分不清楚,做材料题时出现问题,后来我利用龟兔赛跑故事做了改编,第一次,兔子认为乌龟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跑到一半贪玩去了,乌龟心想,反正自己比不过兔子,跑着跑着没有信心,就放弃了。这次比赛因双方没遵守规则取消了。(兔子和乌龟只有相互合作,尊重比赛,尊重竞争对手,各显其能,取长补短,才能更充分的竞争)。第二次,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兔子不懂得与乌龟在竞争中合作,乌龟胜利了。第三次,兔子和乌龟合作,取得双赢。围绕着龟兔赛跑这一个故事,两个要点就解释清楚了,学生还很感兴趣,问题还得到了解决,这就是化繁为简的实效性。
第五、在教学反馈上要遵循及时原则。本堂课的内容掌握情况最好就在本节课了解,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切不可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免错过纠错的良机。这就要求教师要精讲多练,尤其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当堂课掌控时间及时训练及时查漏补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在课前我会查找相关的突破难点的习题,和围绕着某一知识点变幻的习题形式,在课堂上尽量穿插在讲授新课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第六、在提高解题能力上要遵循举一反三原则。作为政治教师要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小到一道选择题,大到一道材料分析题,只要是涉及中考重点的问题,都把它们利用起来,有时候一道小选择题,可能就是材料题的解题思路,在每做一道选择题或做一道材料题时,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并对平时发现的规律加以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时间久了,就能形成自己一套解题的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只要自己愿意用心学习,就能掌握技巧,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创造者,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首要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要遵循学生主体原则。过去那种教师“满堂灌”、“一言堂”的教法已经落伍了,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新课改、新课标,迫切要求我们政治教师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每次听公开课之后我都有一种感受:不能再自己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云山雾罩,作业出现问题很多,听课教师恹恹欲睡,课下教师批改辛苦疲惫,学业未了成绩不佳。反省自己有时也犯同样的错误,为了避免走同样的老路,就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为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学有所用方面创设条件,在学生学习指导上要经过学生探究思考之后再展示正确答案,切不可代替学生,省略思考过程,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时间和讨论空间。
二、重要原则
第一、在教师知识储备上要遵循详尽原则。教师尽可能多的积累更多与课程相关的资料,使课程内容更加充实完备。比如讲八年级上册《世界文化之旅》,仅仅局限于课堂那点东西是完全不够的,为了突出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或者以事实来说明各国代表人物把本国本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这些抽象的内容,让学生真正从心底里认可这些观点,教师就要搜集比教材多得多的资料,为了掌控课堂时间,就要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资料来说明问题,尽可能的多些,丰富些,事实证明,学生太喜欢教师这样的知识储备所带来的惊喜了!一下课就围着我还想再多看一遍,这是我感到欣慰的地方。
第二、在教学活动上要遵循预设充分原则。教师在实授课之前要作好细致的工作,尤其要对课堂可能发生的情况有一定的准备。否则会步入尴尬境地,难以控制局面。记得讲八年级下册《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时,我刚讲完“公民依法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时,有个学生突然打断问我:能不能起“毛泽东”这个名字?我着实被这位同学奇怪的思维震惊了一下,这是我心中不可替代的伟人啊!同学们都呆住了,屏气凝神等我解释,我望着那位学生,停顿了足足有5秒钟,克制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我提到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国民的民族信仰,我也提到了崇拜名人并不一定要效仿名人名字,总算把问题搪塞过去了,事后我在网上查了相关信息,取伟人名不违法,但也不提倡,我国法律对自然人的姓名是没有这方面的禁止性规定,但是对法人,如企业的名号是有禁止性规定的,如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1996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清理企业名称中不良文化现象的通知》中指出企业不得以党和国家领导人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名字做字号。如果我早做预设,就不会在课堂上那么吃惊了,幸好处理得还算妥当,这件事提醒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预设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第三、在教学情境设计上要遵循贴切原则。教师尽量还原或创设与课程内容贴近的情境,或让学生扮演角色,通过学生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得出结论。在八年级上册《两代人的对话》中,我让学生模拟小莉和家长商量过生日的过程,体验子女与父母沟通的要领,自己总结要点,学生自然推出了书上的结论,可谓水到渠成。
第四、在教学内容呈现上要遵循简朴原则。对于概念性的内容要简洁明了,形式要既简单又实际,不能太过花哨。以免发生学生兴趣迁移现象。在上八年级上册《合作!境争!》时,讲到“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如何在合作中竞争”时,我采用了太多案例,结果学生过多纠葛在一个个问题上,忽略了该关注的问题,概念模糊分不清楚,做材料题时出现问题,后来我利用龟兔赛跑故事做了改编,第一次,兔子认为乌龟不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跑到一半贪玩去了,乌龟心想,反正自己比不过兔子,跑着跑着没有信心,就放弃了。这次比赛因双方没遵守规则取消了。(兔子和乌龟只有相互合作,尊重比赛,尊重竞争对手,各显其能,取长补短,才能更充分的竞争)。第二次,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兔子不懂得与乌龟在竞争中合作,乌龟胜利了。第三次,兔子和乌龟合作,取得双赢。围绕着龟兔赛跑这一个故事,两个要点就解释清楚了,学生还很感兴趣,问题还得到了解决,这就是化繁为简的实效性。
第五、在教学反馈上要遵循及时原则。本堂课的内容掌握情况最好就在本节课了解,以便及时解决问题,切不可拖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免错过纠错的良机。这就要求教师要精讲多练,尤其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当堂课掌控时间及时训练及时查漏补缺,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也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在课前我会查找相关的突破难点的习题,和围绕着某一知识点变幻的习题形式,在课堂上尽量穿插在讲授新课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掌握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第六、在提高解题能力上要遵循举一反三原则。作为政治教师要做有心人,引导学生小到一道选择题,大到一道材料分析题,只要是涉及中考重点的问题,都把它们利用起来,有时候一道小选择题,可能就是材料题的解题思路,在每做一道选择题或做一道材料题时,揣摩出题人的意图,并对平时发现的规律加以整理,分析,归纳,总结,时间久了,就能形成自己一套解题的办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只要自己愿意用心学习,就能掌握技巧,成为一个真正的学习者,创造者,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