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yl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主力军,高校青年教师承担着培育大学生的重担,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责任,他们的发展关乎高校未来的发展和建设。由于步入职场不久,他们面临着人际交往、职业压力等多重困境,其职业幸福感的高低不容忽视,值得我们重点关注。为此,从ERG需要理论当中人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三个方面出发,挖掘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深层因素,努力寻求有利于提高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本土化视角 修养 社会工作职业化 社会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645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决定论”将经济视为唯一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恩格斯晚年对其进行了严厉批判,阐述了经济因素归根到底对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并不是唯一、直接的决定性因素,上层建筑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的进程,历史的发展表现为一切因素间的相互作用,是各种意志和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考察恩格斯晚年对“经济决定论”的批判,有益于澄清误解、还原唯物史观本来面目,摒弃“经济绝对至上”的错误思想。  关键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学习能力指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学生的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下面以“免疫”一节为例,探索对学生这三个方面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1 提出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探究往往
摘 要 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为例,阐述问题探究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探究教学有利于促使学生增进认知,促进能力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问题探究 生物教学 能力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问题探究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活动中习得知识,学会方法,发展能
摘 要 以“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课题为例,阐述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就如何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改进,有效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训练,充分体现了本部分内容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知识形态 知识逻辑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逻辑思维是人们根据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应客观现实的认识过程。通过逻辑思维,能够深入认识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 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世界新形势、新格局下提出的新型国际合作形式。使用语料库对文本进行分析的方法已被普遍使用于语篇分析中,通过语料库的分析,如对词频、关键词等,使研究更具有科学性。本文以西方媒体对于中国“一带一路”的报道为语料,运用语料库软件剖析西方各国媒体的态度,观点,从而发现当前国际局势的变化。  关键词:一带一路 西方媒体 批判性话语分析 语料库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生物技术实践”考查的知识点需要大量记忆,注意与生活联系,学会应用是关键,对微生物的考查频率较高。对考查的规律进行分析,有利于提高复习和解题效率。  1 考查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例1】 (2013·全国课标卷Ⅰ)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习题:  (1) 制作泡菜是,所用盐水煮沸,其目的是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鹽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  (2) 泡菜
实验题一直都是近几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之一,而且所占分值比重也很大。这种情况既出现在全国卷也出现在自主命题省市卷,实验题无疑成了学生们学习的重中之重。在本文中笔者就2007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生物实验试题的考查类型进行简单的归类分析,期望对考生们能有所帮助。    1 考查教材实验分析类型    高中生物教材中包含着必做和选做的多种实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已经做过且深思熟虑过的经典实验。它们是生物学
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氧到底来自水,还是来自二氧化碳”这个问题,得到了氧气全部来自于水的结论。时至今日,这一实验仍被众多命题者所引用,但由于命题时往往只局限于光合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考生思维能力和其他生物知识(如呼吸、水解和蒸腾等)的综合考查。为综合检测考生对同位素标记、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解反应和蒸腾作用等生物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生物“细胞的类型和结构”一节的第二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从分子水平认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和功能,从微观上理解细胞是活细胞生命活动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同时为下面学习细胞的其他结构和功能及物质跨膜运输打下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整个高中生命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通过学习生物学家探索构建细胞膜结构的过程,使学生形成生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