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w_me_the_mo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本县域内进城的;二是来自本省内其他县的;三是来自省外的。这一群体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随着我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找工作和生活的机会。近年来,大量的外出务工者已由“只身外出”向“家庭化”局势发展,许多人不再是孤身漂泊,而是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拖家带口迁移。二是贫困乡村地区因为交通落后,教育资源配置不足,缺少稳定的教师队伍。一部分家长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不得不舍近求远,丢弃土地,到城市打工供养孩子上学。
  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
  (1)务工人员子女的健康问题(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从事的是又脏又累又险的城市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他们的劳动强度大,劳动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生活的艰辛使得他们往往无暇顾及子女的健康问题,甚至孩子生病了也不能到大医院诊治,更没有工夫陪在身边照顾孩子。他们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很少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很少从心理上关爱孩子,因此孩子容易自卑、暴躁、冷漠,戒备心理较强。
  (2)务工人员子女的人身安全问题。近年来,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短缺,师资力量薄弱,迫使有些家庭不得已丢弃土地到城市打工供孩子上学,大量务工人员的涌入使城市的住房短缺,租金急剧增长,即使毫无安全系数可言的房子租金每月也不得低于300元,加上水电卫生费等无疑加重了务工人员的经济负担。一部分家长为了多赚钱,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放学后无人照管,在街道乱逛,有的甚至小偷小摸。有的把孩子托付给不熟悉的人员代管,孩子年幼,自身防范意识差,使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给孩子造成不应有的伤害。
  (3)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问题。一是由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随意性大,随时插班跟班就读,频繁流动打乱了学校既有的教育教学及管理秩序,影响了教学进度;二是造成就读学校的班额过满,使部分城郊学校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更加突出。
  (4)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问题。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收入在整个城市生活中居于偏下水平,居住条件及环境普遍较差,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力甚至缺失,在配合学校教育上基本处于被动位置,教育引导能力不足。
  (5)务工人员子女生源流动性问题。由于务工人员工作不稳定,致使其子女也随着父母的工作地不断变换学校,成了迁徙的“候鸟”,这对他们的成长和教育非常不利。
  (6)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由于大量务工人员子女的涌入,城市学校的教育资源配置出现严重的不足,校舍、课桌椅、图书、体育器材、活动场地紧缺,大班额班级应运而生,六七十名学生挤在一间教室里上课,给教师的管理和教学都带来一定的困难。有些学校师资短缺,教师工作量超标,不仅影响到教学的效果,而且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也带来负面影响。
  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对策
  (1)广泛宣传,增进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做好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解决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单位要依法保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宣传,发挥舆论引导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2)广辟新的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多元化投资办学,建议各级政府以更开放、更全面、更务实的态度,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接收外来子女较多的学校的办学条件,在师资、校舍的安排上,要完全按照平等对待的原则。
  (3)积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学校是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的关爱、教育和管理,为他们创设良好的学习及生活环境。对本学区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实行混合编班,消除他们之间的地区差异,让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4)办好家长学校,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监护人素质。学校从家长实际出发,成立家长委员会,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开办家长学校,以“播种习惯,收获成功”为目标,向家长宣传实施养成教育的目的意义,指导家长学习家长读本,提出家长需要配合学校实施子女教育的具体做法。通过家校联系,密切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改善乡村办学条件,让乡村孩子在生源地接受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资源配置,培育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提升乡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总之,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将是一段时期长期存在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各级政府部门要立足长远,以更广阔的视野办教育,发动全社会积极承担教育责任,破解现行制度、环境及资源的制约,建立多元有效的办学体制,拓宽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渠道,提高相关的教育质量,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全面教育的生态化环境。
  (作者单位:甘肃省环县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的情感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尽量在多个层面上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
《问题解决的策略之转化》的教学侧重于让学生掌握并学会运用转化策略。教学过程中一要引导学生感悟转化的内涵,二要让学生体会转化运用的价值。教学方式方法上侧重于激活经
摘 要:目前,随着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其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现状以及企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生活化教育。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水平,不仅是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需求,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就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水平相关话题进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措施,希望能够有助于中职数学教学的生活化。
先贤荀子在《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对我们初中语文的积累与学习是特别适用的。文言文、诗歌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千百年来,我
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反映在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和认知风格等方面。我们的预习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预习环节的活动是低效的。而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预习要体现因人而
摘 要:学生告状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屡见不鲜,这种现象是指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如意或者不顺心的地方都会告知老师并要求其处理问题,这种行为并不是恶意的,而是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和世界观正在萌发的体现,因此教师需要谨慎地酌情处理,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生;告状行为;研究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遇到学生调皮捣蛋的现象,而有些学生就会将这些事情报告给老师,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