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篇》相关论文
1959年老师讲荀子的《劝学篇》时,就“蟹六跪而二螯”曾说:“‘六跪’应是‘八跪’之误。其依据有二:一是清代学者卢文弨所言,二......
廖平与其他某些持保守立场对西方“深闭固拒”的儒生有所不同,他试图站在儒学的立场上去理解西方,诠释西学。这在其经学三变(大统......
英汉虽分属不同的语系,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但对于同一主题:学习,两者都有相关的文章进行论述,本文选取了荀子的《劝学篇》和弗朗西......
<正>《劝学篇》又名《劝学》,是战国时期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荀子的名作。文章以"学不可以已"贯穿全文,系统论述学习的理论和方法,......
晚清政坛的主要角色之一张之洞,不仅是实绩与李鸿章并肩而立的洋务巨擘,同时是宗旨宏达、新旧杂糅的著作家、思想家,其实践与理论......
徐静波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日本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2005年的夏天,我在日本的国立山口大学讲学,110年前《中日马......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张之洞研究逐步走向繁荣。伴随着历史学研究理论的变革,学术界对张之洞的评价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从“张之洞......
面对西方“万国公理”、“天演公例”和“天赋人权”、“新三论”这股话语强势,清朝统治者既对世界大势不甚明了,对汹涌而来的西方......
1949年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晚清洋务派的总体评价不断走低,张之洞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价值也长期跌落不起,这位晚清儒臣、洋务巨擘被斥......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著名的洋务派代表人物。他所生活的时代,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的一个大变动时代,所谓“千古未有之变局......
晚清中国社会存在多种宗教及民间信仰,均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方式产生社会影响,发挥社会作用,政府一般采取不多干预的政策。戊戌......
经世思潮在晚清兴起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 ,但不能爱屋及乌 ,忽视其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张之洞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文化......
理解中国现代性的一个恰当的角度就是提出中西问题。以世界历史的眼光看,中西问题是一个文明比较的问题,就是说,其主要课题是理解......
摘 要:说起张之洞《劝学篇》一书,往往使人联想到“中体西用”的思想。众多研究者集中于探讨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等思想,而关于本书......
专注才会产生效率。上课学习就如同打猎一样,必须专注,哪怕一秒钟的分神,都有可能使“猎物”跑掉,或使猎枪失去准星,最后一无所获......
本文比较分析了19世纪末张之洞、福泽谕吉两人的同名著作《劝学篇》,阐述了二者不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并论述了文化认同与文化......
冯友兰曾经对近代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说过一段很有见地的话:“西洋文化之所以是优越底,并不是因为他是西洋底,而是因为他是近代或现代底......
清末重臣张之洞去世至今,已经过去一百余年。对他的评价,仍然是众说纷纭,戴在他身上的头衔形形色色。站在今天的认识高度,从张之洞这个......
福泽谕吉(1834-1901)是明治时期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众所周知,从幕末明治初期开始,他就通过翻译、著述活动,将欧美各国的事情介绍给......
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有问乃有知。 —张载《正蒙》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禮记·学记》 人若......
杜度,东汉章帝时代人,书法史上最早草书名家。梁朝萧子云说,杜度“本名操,为魏武帝讳,改为度”。这一说法流传甚广,但唐朝张怀瓘早已辩驳......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然而,人们对福泽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其后期在甲午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民族主义者形象,或是......
张之洞作为我国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一直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原则和基本指导思想,无论......
荀子在《劝学篇》中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就告诉我们:如果学生积累了足够的词语,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
阅读是读书人从书籍中获取有关知识信息并提升自己精神素养的过程。阅读的实质就是读书人与书籍之间的心灵沟通。阅读是读书人积极......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在《劝学篇》里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通俗地说,成功人士并不生来就是,而是他们善于借助......
《劝学篇》:整合维新运动的最后努力郝晏荣写于戊戌变法关键时刻的《劝学篇》,是张之洞表达个人政治、文化观念的代表作。后人多从消......
张之洞对中学固守儒学的"纲常"理论,以政教相维为基础,力倡"忠教爱国"的中学,以达"保国、保种、保教"的目的;对西学,他主张在某些......
苟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苟子生活的时期,战国七雄争强的局面即将结束,封建的大一统即将形成。苟子作为一代儒学宗师,在继承孔孟道德......
先贤荀子在《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对我们初中语文的积累与学习是特别适用的。文言文、诗......
在清代儒学危机与晚清的儒学复兴活动中,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以尊王保国、尊孔卫道、中体西用为宗旨,产生了空前的效应。然而其......
早就听说仙都山有龙须草,黄帝炼丹得仙乘龙飞升,群臣攀龙须,须附而生草.这产仙草的仙山不由得令人神往.这次由楠溪江返程回杭,途中......
【正】《荀子·劝学篇》里有这么一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对其中“参”字的解释,向来是见仁见智,争......
作者简介:欧阳杨帆(1990-),女,汉,湖南邵阳,硕士,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6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
<正>毛泽东曾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①张之洞与张謇同为中国兴办近代企业的先进,在中国近......
戊戌时期,维新精英们提出了师法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变革的主张,但是,开明知识分子及官僚阶层却未能就此达成共识。《万国公报》编者沈......
张之洞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同时堪称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一生兴办数十所各级各类新式学堂,在教育思想、教育实践方面多有创新,......
福泽谕吉和张之洞,一位是日本平民知识分子,一位是位极人臣的清廷大官。19世纪后叶,两人不约而同地写下了同题著作《劝学篇》。 单......
世上最宝贵的精神是坚持,而世上最难做到的也是坚持。荀子《劝学篇》中也说:“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