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氏综合征合并21三体综合征一例
【机 构】
: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郑州儿童医院 450053,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遗传代谢性疾病重点实验室、郑州儿童医院 450053,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
【出 处】
: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发表日期】
:
2019年36期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湖北省汉族人群促红素人肝细胞受体酪氨酸激酶A2(Eph-receptor tyrosine kinase-type A2,EphA2)基因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ge-related cataract,AR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80例皮质性ARC患者以及200例健康对照,采集其外周血样,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
目的探讨单核苷酸多态性微阵列(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array, SNP-array)技术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绒毛组织遗传学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IVF-ET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的96例患者,清宫术后提取绒毛组织DNA进行SNP-array
目的探讨人β-防御素-1(human β-defensin-1,DEFB1)基因5′非翻译区(5′ untranslated region,UTR)-52G/A (rs1799946)、-44C/G (rs1800972)、-20G/A (rs1136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河南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方法检测受检者α珠蛋白基因缺失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采用跨越断点PCR(GAP-PCR)和PCR-反向点杂交(PCR-reverse dot blotting,RDB)技术分别检测受检者α珠蛋白基因的缺失情况,用Sanger测序法检测α珠蛋白基因的突变。结果GAP-PCR和PCR-RDB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分别提示-α3.7/αα及-α3.7/-α3.7),而Sanger测序结果
目的探讨高保真聚合酶介导的分子开关突变检测技术对于筛查宫颈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G719S、T790M突变的价值,并分析上述突变与宫颈癌的相关性,以指导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的合理使用。方法设计两个位点的野生型与突变型序列的特异性引物,并硫化修饰引物
目的对1例惊厥发作、临床诊断为难治性癫痫的患儿进行DOCK6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和新一代测序技术,对该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患儿DOCK6基因(NM_020812.3)存在c.188C>T(p.Arg63Gln)和c.5374C>T(p.Glu1792Lys)复合杂合变异,患儿父亲携带c.5374C>T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188C>T杂合变异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Ⅺ(coagulation factor Ⅺ,FⅪ)缺陷症患者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检测,寻找致病基因并初步探讨其分子致病机制。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含量、血浆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