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欣赏课中巧用方法提高音乐素养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器乐曲不同于声乐曲,它没有形象的歌词作为表达,不容易被孩子所理解,小学生不感兴趣,欣赏难度大,因此成为了教学中的难点,但是教师只要抓住孩子的学习心理、学习规律以及音乐的要素,巧用方法,帮助学生科学地鉴赏音乐、走进音乐,深入感受和体验音乐,就能解决这一难点,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本文将对欣赏课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策略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音乐主题;旋律;音乐素养
  引言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因此必须能够辨认出一支曲调,因为在音乐中取代情节地位的一般是旋律,旋律通常是聆听者的向导。
  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器乐欣赏不同于声乐,它没有形象的歌词作为表达,不容易被人们,特别是孩子所理解与接受,而且器乐曲往往是篇幅较大的,时间较长,抽象并且难以理解,学生不感兴趣,欣赏难度大,成为了教学中的难点,但笔者认为只要抓住孩子的学习心理、学习规律以及音乐的灵魂,巧用方法,有重点地展开教学,帮助学生科学地鉴赏音乐、走进音乐,深入感受和体验音乐,就能解决这一难点,进而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那么,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让学生有效地感受、参与、体验、记忆和辨别音乐主题呢?
  一、哼唱辅助记忆音乐主题
  音乐主题是一首乐曲最主要的乐思,即音乐的最核心部分。它是音乐思维的“种子”,多以歌唱性较强的旋律形式出现,有个性鲜明、表现力强的特点。所以,记忆音乐主题是欣赏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孩子们首先必须掌握的要领。为了丰富学生的音乐感受,最好的欣赏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主动地发现乐曲中多次出现的音乐主题旋律,并演唱其旋律,有些乐曲,我们甚至可以为它填上适合的歌词,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聆听兴趣,更可以加深对音乐主题的记忆,教师可以为一些具有歌唱性的音乐主题旋律填上歌词,变成一首简单易唱的歌曲让学生演唱。例如:在教学人音版第6册《匈牙利舞曲》的主题旋律时,为了表现这段轻松、活泼的旋律,我为旋律填上了歌词,还编了一段舞蹈动作,教师边唱边跳,通过视唱、配词演唱、舞蹈,引导学生记忆旋律,体会了匈牙利舞曲快、慢相结合的速度和时强时弱的力度特点。
  二、手绘图型谱记忆主旋律
  图形谱,它是融和了美术和音乐学科,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通过跨越识谱障碍,帮助学生科学地走进音乐,深入感受和体验音乐,图形谱可以以点代替音高,以线条提示旋律大体的走向,描绘音乐作品所要的表现内容,还可以加上恰当多彩的颜色或图画,体现音乐的内在情感和张力,直观易懂。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图形谱是帮助师生化解音乐抽象性难题的好帮手。例如,在人音版小学音乐第3册第5课《跳圆舞曲的小猫》一课中,借助生动形象的图形谱,栩栩如生的表达了一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娇嗔的喵喵叫声,优雅的跳着圆舞曲。学生看着直观形象的图形谱,边听音乐边照着图形谱划着,既激发了聆听的兴趣,又轻松愉悦的掌握了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旋律,加深了对乐曲的理解与记忆。
  三、表演情景动画感受旋律情绪
  小学阶段的孩子生性好动好模仿,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深深的将他们吸引,可以启发孩子对有些乐曲进行编创情景表演,能更形象生动的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并记忆住音乐。如:《狮王进行曲》《龟兔赛跑》,随着音乐发挥联想、想象进行表演,只要学生在表演中有所体验、有所了解,便是最大的收获。
  四、欣赏多媒体动画进一步感受音乐
  小学生生理和心理上明显的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容易被富有动感的画面吸引,容易对轻快、优美的旋律产生情感的共鸣。而我们恰好可以利用动画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音乐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优秀的动画片,吸引孩子的除了丰富多彩、动感十足的画面以外,还有与画面完美融合的背景音乐,其中就不乏一些世界名家名曲。例如:《小巫师》的音乐选自杜卡最著名的作品——交响诗《魔法师的弟子》,《麦兜的故事》所选用的背景音乐有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和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在音乐教学中,我从动画片中选择出音乐欣赏教学中所需要的内容进行编辑,整理成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利用信息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等优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的重点片断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动画的密切配合;聆听动画音乐,要求学生记住动画片中的音乐主题旋律并能听辨,由此切入教材。在这样的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把童趣动画片引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使之成为学生认识音乐大师及欣赏其作品的有益桥梁,大大提高了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百年经典的音乐作品都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若能在小学阶段积累大量丰富的经典音乐,熟记或背唱所听过的音乐的主题旋律,不失为最好的提高音乐素养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
  [2]邰方著.小学音乐教学攻略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还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学生对于生物课程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高中生物教师需要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发生情境转换,让学生多感官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保障高中生物教学成效。本文就是对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对教育人员能够有所启示,促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教育领域的新课程改革逐渐发展起来,并迅速的在全国各地开始普及,小学语文作为学生教育的基础环节被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过去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就成为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一个十分突出的难题。纵观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还存在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教学模式、方法和理念已经
互联网金融是指借助网络平台和相关技术支持,实现基本的经济活动,其中包括在线支付、中介收款以及资金融通等。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现实至今的流动环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
【摘 要】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涵养,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推理能力,以及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情境教学法进入了实际的课堂之中,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及课堂观察,总结出了目前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意见,以期一线教师们可以更好的将情境教学运用到数学教学中。  【关键词】数学;情境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为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
【摘 要】制图课程的优化与改革,涉及到了很多课堂教学方面的知识。本文着重从课堂教学、优化教材及如何讲好制图课等方面,阐述了制图教学中的几个注意点,来强调制图教学过程就是优化教材与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  【关键词】优化;精讲;直观性;动画  改革制图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改一样,必须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实现。这里所说的优化,是指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寻求在当时条件下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达到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从历年高考情况来看,阅读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算是重中之重了,要想使学生在高考中提高阅读理解得分率,就需要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于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了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总结。  一、深入剖析,找到影响学生理解能力的因素  从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中,我总结出,影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还是相当多的, 主要有:1. 理解语言的基础——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2.理解
【摘 要】初中生正是性格形成的时期,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在思想上形成心灵孤儿现象,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认真分析和研究初中生心灵孤儿现象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更是当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心灵孤儿;加强沟通;改进教育方法  “孤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①死了父亲的儿童②失去父母的儿童.而那些双亲失踪或死亡,被父母抛弃、与父母分离或走失的
【摘 要】 很多一线教师苦于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的困扰,在初中数学创新教学的探求过程中,收效甚微。笔者认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教学应该要结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体地进行研究,本文只是从“教学设计的反思”、“教学方法的反思”、“课堂教学的反思”三个方面简单地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在阅读此文后,能提出宝贵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反思;创新  初中数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