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解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il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就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有效教学来说,不仅是课程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而且是提高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所谓情境创设教学方法,即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更生动的呈现。本文主要就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情境创设 有效措施
  就小学数学课程情境创设教学模式的开展来说,不仅是丰富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方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而且是提高小学阶段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结合苏教版数学教材,下文中将着重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对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措施进行论述。
  一、合理选材
  从前文的相关论述中,我们已经了解到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如果想要充分发挥情境创设的教育功能,则应对选材环节引起足够的重视。虽然情境创设的方式对于具体课程教学的质量在一定程度和条件下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教师在选取情境创设条件的过程中没有遵循合理性和适用性原则,就有可能使相关教学内容复杂化,加大学生对相应教学内容进行理解的难度。就一些概念知识的教学来说,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关于“长方体、正方体,以及圆柱、球”课程的教学,针对这类知识的教学,教师最好采用现场说“法”的方式对这些物体加以介绍,然后跟学生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物例子即可;相反,如果是一些运算题、操作题,或者是加减运算的教学,如“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等相关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数数、比较及区分的知识,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但是有的情境创设需要教师准备相关的道具。比如在“数一数”课程知识的教授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情境创设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向学生提出诸如“假如同学们现在配老师去买菜,老师需要4个土豆,3个西红柿,请你们帮老师选出来”此类的问题。在提问之后,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后的替用道具摆放出来,让学生去数。在学生融入到具体情境中的时候,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引入激励教学的方式,如告诉学生“先帮老师挑出来,并且挑正确的小朋友可以得到奖品”,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在相应的教学情景中感受到快乐,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通过合理的激励方式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的有效配合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现阶段的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基本上已经得到普及。就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应用来说,虽然能够有效提高相应的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设施的限制,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教育功能还不能完全发挥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将多媒体教学方式与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不仅能够使得相应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立体和丰富,同时对于激发学生对情景创设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也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情境教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的相关内容,网上收集一些有关的视频或者动画资料,然后再将课程教学内容有效地融入到多媒体资源中。这样一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生活中数学场景进行创设的过程中就不会显得那么抽象了。同样以“认识方向”为例,在传统情境创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模拟问路,然后在情境中对学生灌输方向的概念。教师应对多媒体课件教学进行应用和结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或者PPT的资料,为学生呈现出立体的方向演示,这样一来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情境创设教学方式的兴趣,同时还能通过丰富有形的画面加深学生对方向概念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又如就“对称,平移和旋转”这一课程内容情境教学模式的创设来说,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师只能通过语言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但是学生在脑海里究竟有没有建立起立体的画面教师也不得而知。因此针对小学数学情景创设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或者瓶颈,如果能对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有效利用,则必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总结
  通过上文的相关叙述,我们大致上已经了解到了在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有效措施,不管是对情境创设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选择,还是对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利用和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起到引导和组织的重要作用。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担负神圣的教育使命。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者应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教育责任,不断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探索,争取为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贡献;而就学校来说,也应竭尽所能配合教师的改革步伐,尽量完善相关教学设施设备,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董兴纪.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方法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3,07:93-94.
  [2]武友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3]杨洁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赵莉莉.试论小学数学课堂挑战性教学情境创设[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3,09:23.
其他文献
1.数学思想方法的含义  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指的是对认识数学的本质,是对数学知识的概况,是一种理性认识。这些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数学教学的精华,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用肉眼是难以看到的,主要是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渗透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对数学思想方法重点审视,注重数与形的结合,不断教会学生归纳和总结。  2.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的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也许会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下面我就课堂细节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不妥之处,还请同仁指正。  一、精彩的课堂,来自对教材内容的细致挖掘  往往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无不在教学细节的发现中逐个加以深挖和提升,都在预设、发现一个又一个细节。教学细节的合理与有效,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地钻研教材
对于数学课堂来说,提问是一种艺术,只有正确地提问才能使数学课堂更有效。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而问题的设计与提问的方式又是重中之重。只有恰当地进行提问才能使数学课堂更活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敏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进行有效追问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1.提问应该坚持一定的原则  数学教学要想有效,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教学中,老师讲解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只是一味地讲解。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教师应该依据新课改教学理念规划数学课堂,充分运用初中数学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知识水平。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技巧  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发展,初等学校在教学中普遍遵循新课改强调的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力图通过改革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培养学
摘 要: 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情感有效树立的外部“要素”,是学生学习情感有效激发的重要“基础”。作者根据新课改目标要求,在研究和分析当前教学情境创设现状的基础上,对教学情境创设中存在的不足及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教学情境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学习活动,离不开良好外部学习环境的有效“保证”。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目的:随着脑血管病的高发,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率亦呈上升趋势,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研究卒中后抑郁(PSD)事件发生与发病可能的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卒中部位、神经
我很荣幸参与到第一批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作为首批新课改实践者,充满了挑战,也充满了机遇。挑战:我不知道从何入手,把握不好前进的方向;机遇: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勇于创新,勇于作第一批实践者,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会更快成长起来。  经过了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常常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既上新课程,又上老课程,而且骨子里
摘 要: 艺术的结课是课堂教学的“豹尾”,能含蓄深远,令人回味无穷。作者结合当前数学结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有效的结课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结果问题 结课策略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结尾是课堂教学取得圆满收场的重要环节,艺术的结尾不仅能突出教学重点、归纳巩固知识,而且能衔接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留下悬念,引人遐想,收到余音绕梁、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在当前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