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及各组分对幽门螺杆菌抑制效果分析

来源 :中医临床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shi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及各组分对幽门螺杆菌的抑制效果及Hp相关性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只小鼠用幽门螺杆菌混悬液灌胃造模,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5组,分别给予半夏泻心汤全方剂和各组间成分相应的药物治疗,并设立氨苄西林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观察各组小鼠胃黏膜的病理改变情况及Hp感染转阴率。结果:全方剂组、清热药剂组、扶正补益药剂组、氨苄西林对照组的Hp转阴率分别为85.00%、75.00%、70.00%和90.0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切片观察可见氨苄西林对照组及各治疗组Hp转阴小鼠的胃黏膜结构完整,上皮细胞无坏死及脱落;腺体结构完整,黏膜下层无增生、水肿,无充血和炎细胞浸润。结论:半夏泻心汤及各组分具有保护小鼠胃黏膜,改善胃黏膜炎细胞浸润,抑制Hp感染,提高Hp转阴率的功效;而且毒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开发。
其他文献
从实践论的观点考察,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提升作为实践人的价值,是主体人的再生产。而人作为实践主体从事着两种活动:改变客观世界的活动和改变主观世界的活动。因为实践既包括
魏晋南北朝的佛教雕塑史是一部不断民族化、中国化的历史。佛教艺术自印度进入中华大地,与中国本土的时代背景、文化土壤、审美趣味等发生反应,经历碰撞、交融的过程,在此扎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我院从2006年5月-2007年5月收治了18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96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并与盐酸培他啶注射液治疗的86例相对比,现
新课改实施后,高考历史题的难度大大增加,成为困扰文科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高考历史解题方法为切入点,结合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学科的自身特点,为广大高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