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性脑梗死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he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析进行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进行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资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里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C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89%,优于对照组的78.3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周及2周后,观察组的CSS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进行性脑梗死,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进行性脑梗死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进行性脑梗死作为急性脑梗死中的多发病类型之一,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进行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本文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进行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应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进行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74例进行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进行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区间为38-78岁,平均年龄为(64.23±4.12)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区间为40-80岁,平均年龄为(65.75±4.5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里匹林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舒泰神(北京)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1814)口服,首次剂量为300mg,以后每日100mg,服药时间为28天。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口服,首次剂量为300mg,以后每日100mg;同时,给予患者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18),首次剂量为300mg,以后每日75mg,服药时间为28天。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中国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对两组患者治疗后3天、1周、2周的CSS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
  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的诊断标准[2]:显效:患者的相关神经症状有明显的改善,肢体的运动能力恢复,肌体能力提高了Ⅱ到Ⅳ级,患者生活可以自理。有效:患者的相关神经症状有改善,肢体的运动能力基本恢复,肌体能力提高了Ⅰ到Ⅱ级,患者生活可部分自理。无效:患者的相关神经症状未改善,肢体运动能力与肌体能力恢复不明显,且生活不能自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检分析,数据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如下:显效:29例,有效:5例,无效:3例,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如下: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8例,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8%。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天、1周、2周的CSS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S评分情况如下:治疗前:20.1±3.08,治疗后3天:12.17±5.48,治疗后1周:9.02±4.52,治疗2周后:4.81±4.12。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SS评分情况如下:治疗前:20.21±4.62,治疗后3天:17.26±5.78,治疗后1周:13.63±4.99,治疗2周后:9.21±4.94。
  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天后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周及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C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行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为脑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脑官腔缺血及栓塞,在进行性脑梗死的发病和治疗中,血小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也成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的基础。阿司匹林的主要药效就是抗血小板治疗,可使血小板的凝集受到阻碍。氯吡格雷作为抗血小板类药物,可在体内形成羧基和羟基,对ADP介导的血小板激活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集聚,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89%,优于对照组的78.3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3天后C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周及2周后,观察组的CSS评分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有关研究结果相符,可见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进行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阿司匹林,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较好。
  综上所述,应用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进行性脑梗死,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顾力华,庞永诚,陈斌等.阿司匹林片联合氯比格雷片对急性脑梗死进展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10):1146-1148.
  [2]张陶莉,张春晓.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1,11(4):359-361.
  [3]程旺强.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奥扎格雷钠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24(10):1016-101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在2013年中选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30例患者选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对其进行护理;治疗组的30例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后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讨论。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和护理后,治疗效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改
为考察中兴煤业02#煤层开采后对被保护层2^#煤层的卸压效果,以3203回采工作面作为研究对象,现场实测分析被保护层2^#煤层开采前后的相关参数,考察被保护层表面瓦斯体积分数的
【摘 要】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剖宫产患者的影响。方法:我科收治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30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人性化护理,比较观察两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