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H-TdR、60Coγ线和Bp诱发的恶性转化的C3H/10T1/2细胞的染色体分析和比较

来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40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由3H-TdR、60Coγ线和化学致癌剂Bp诱发的恶性转化的C3H/10T1/2细胞进行了染色体分析并与相应的正常细胞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染色体数目上,在三种恶性转化细胞中,具有较少染色体数目的细胞所占比例均明显增加,其程度依次为Bp、3H-TdR、60Coγ线;在染色体结构上,三者均出现了中间着丝点染色体,其中以3H-TdR出现率最高,Bp较低,60Coγ线居中。断片等非稳定型畸变,在3H-TdR转化细胞中出现率高达90%以上,在Bp中亦可见到,但在60Coγ线中未发现。未转化的C3H/10T1/2细胞具有一个微小染色体,在Bp转化细胞中具有一个以上微小染色体的细胞为37%,在60Coγ线和3H-TdR转化细胞中则与未转化细胞相同。上述结果表明,由于DNA受损伤所导致的染色体畸变与细胞癌变有密切关系。

其他文献
期刊
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NaI(T1)γ谱仪对不同介质体源的探测效率,用实验方法测量了环境介质体源的探测效率,并给出了部分结果,计算和测量的结果在15%内符合。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介绍了三种定位和分辨钍在组织细胞中的方法:第一是放射自显影的方法,包括利用国产核子乳胶进行组织放射自显影和利用硝酸纤维薄膜观察骨磨片在薄膜上形成的固体径迹。它们的径迹可经过计数以确定钍在组织中的数量;第二是利用钍与铀试剂Ⅲ产生显色反应,可分辨出钍在组织细胞中的位置;第三是利用高能电子束轰击某元素而放出特征X线的原理,也就是利用电子探针的X线显微分析法探查在超微切片中钍的存在。这三种方法在应用时
期刊
为了在氚辐照生物效应研究中对内照射剂量给出比较准确的估算,本文根据小鼠单次和持续给予氚水的代谢实验,讨论了不同给予方式下的内剂量估算,给出了小鼠不同组织或器管的估算结果。单次给予氚水1Bq/g体重时65天内的总剂量,脂肪约8×10-8Gy,其它组织约20×10-8Gy。持续给予氚水1Bq/1时的剂量率,脂肪约为0.16×10-10Gy/d,其它组织平均约0.32×10-10Gy/d,全身约0.2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