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使用的不断增加,诸多不良反应相继被发现,但致狼疮样综合征的报道较少,本文报告1例,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机 构】
:
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730030,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益赛普)使用的不断增加,诸多不良反应相继被发现,但致狼疮样综合征的报道较少,本文报告1例,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缔组织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CTD-ILD)中的抗纤维化作用及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PARγ在37例CTD-ILD及20例对照组肺组织中表达.原代培养人肺成纤维细胞,无血清培养12h,加入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 ng/ml)和(或)PPARγ的配体罗格列酮(0、1、5、10、20及40 μmol/L),继续培养,蛋白印迹法检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其病情控制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但如何在早期对患者的病情、预后及治疗反应作出判断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题。
目的 探讨泉州地区群体的SLC2A9、SLC17A3、ABCG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痛风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方法 选取154例痛风患者和160名健康对照者,应用三引物法对SLC2A9、SLC17A3、ABCG2基因上3个SNP进行检测,并利用x2检验分析不同基因型与原发性痛风发病的相关性,探讨痛风发病机制以及了解泉州地区痛风发病特征.结果 rs16890979高风险基因型携带频率在痛风人群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让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感受美好事物,并形成自主创新精神,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在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同时,要培养学生优秀的阅读功能,绘本故事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让学生在绘本阅读中提取更加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形成良好的艺术表现力。
目的 观察银屑病关节炎患者骨代谢情况,探讨血清骨代谢标记物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在银屑病关节炎(PsA)骨质破坏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PsA患者65例,银屑病患者30例,健康志愿者30名.采用双能X线法(DXA)检测PsA患者腰椎及左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骨代谢标记物T
目的 比较单次膝关节腔内注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脊柱关节炎(SpA)和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 入选确诊SpA或RA并伴有至少一侧膝关节肿胀及积液的受试者,X线显示该膝关节无变形、中重度骨破坏及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入组前经过常规剂量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至少6周,于目标膝关节腔穿刺,吸净滑液后注射1次25 mg rhTNF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常见,以往由于缺乏有效药物治疗,患者临床预后较差.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的出现,为这一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曙光。
患者男,57岁,主因"多关节肿痛12年,间断发热伴全血细胞减少1年余"于2011年8月以"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热伴全血细胞减少原因待查"入院.患者1999年受凉后出现多关节肿痛,伴晨僵>1 h,当地医院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RA",不规律服用中药,关节肿痛时轻时重.2005年逐渐出现双手天鹅颈样畸形,X线发现"左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此后患者开始规
摘要:在高校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贯彻现阶段我国思政教育目标要求,充分发掘高校美术教育中的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高校美术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汲取美术知识的同时,引导其准确找到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将美术教育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为高校学生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石。本文主要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重点对其有效改革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