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像个魔术师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de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在山西,和很多内陆的孩子一样,最初认识上海是从物质开始的:父亲黑色提包上白线勾勒的外白渡桥图案,炎热盛夏在屋里摇头晃脑的华生牌电风扇,夜晚我们目不转睛盯着的凯歌牌黑白电视机,都来自上海。的确在计划经济时代,对内陆人来说,上海就像一个会变魔术的城市,她为我们供应的,不仅有大白兔奶糖、上海牌手表,还有《舞台姐妹》、《渡江侦察记》这样的电影。上海就像是一个魔术师,在他的百宝箱里似乎应有尽有,总能给我们惊奇。
  那时候谈到上海,脑子里就会闪现两个字,“洋气”。“十里洋场”、“冒险家的乐园”曾经是上海的关键词。有一次看书,谈到上海开埠之前,上海人要说谁时髦,会说“苏气”。那时候,上海还是小县,苏州却是萌芽过资本主义的州府。没想到,只几十年工夫上海便成了“东方巴黎”,这是资本的传奇,也是上海的传奇。我开始从书本上寻找上海。
  读过《上海的早晨》、《子夜》等关于上海的左翼文学后,法国作家马尔罗的《人类的命运》吸引了我,马尔罗在法国颇受争议,虽然后来官至文化部长,但他早期在亚洲偷运文物的劣迹总受人诟病。据说他写《人类的命运》时,从未来过上海,小说是在越南写的。一个法国人身在越南却想象上海,就让我明白上海滩风云际会,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上大学时,我开始搜集大量关于上海的口述历史,那些传教士、革命者、艺术家的回忆录,通过阅读,在我的脑海里开始有了一个想象中的上海。
  三年前上影集团的任仲伦总裁跟我说,上海世博会要召开了,你有没有兴趣来拍一部电影,关于上海,关于世博。我欣然领命,电影取名《上海传奇》,主要讲上海人的聚散离别。这座城市的气质绝非风花雪月所能代表,一百多年来她萦绕着很多沉重的主题,“革命”和“现代化”是这个城市甚至这个国家的中心动作和终极目的,而我们为革命和现代化所进行的种种剧烈的社会实验,付出的是生离死别的代价,这种经验是否能成为我们民族真正的财富?通过这个城市看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上海在我眼里变成了一个更加开放的空间:不仅是浦江两岸的这块土地,应该说有上海人的地方就是上海。我们的摄影队去了香港、台北,三城的上海人共同讲述了剧变时代的城市命运。
  在港台采访,到最后被采访人都会提到世博会。无论是曾经“聂家花园”里面的小姐,还是政治家的后代,就连普通的台湾老兵都表示2010年世博会要回去看看,世博会已经形成一种凝聚力,它将是一个仪式,一个代表上海重新成为国际性大都会的命名礼。
  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所呈现的将是人类科技,万国智慧。世博会描绘人类未来的可能性,它是指向未来的。我们的电影《上海传奇》是指向过去的。很久以来,国人的注意力都聚焦眼前的现实,追逐现实的际遇,不顾及过去也不展望未来。上海世博会将给我们这样的机遇,在此全球瞩目的时刻,我们将变为一个珍惜过去、抓紧现在、放眼未来的民族,这不仅是上海的魔术,更是中国的奇迹。
其他文献
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主体。建立完整的信息披露制度对其进行监管,是当前我国证券市场规范化发展的主要内容。由于我国制度不同,信息披露制度就要有别于西方,体现出自己的特色,同
周立波第一次过长江演出,多少还是小小惊动了下北京。日前,在众人好奇的期待中,周立波和余隆音乐对话的“欢乐颂·交响音乐新赏会”在北京中山音乐堂上演。这场特殊演出不仅所有的票早早售罄,记者更在现场看到了很多熟面孔。除了余秋雨马兰夫妇和钱文忠的捧场,崔永元这样的名嘴也赶来一睹究竟。而北京的媒体几乎悉数出动。  整整两个小时的演出,周立波赢得了不少于在上海演出的笑声和掌声。一些特地赶去北京捧场的上海观众笑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人民群众居住,还是企事业单位办公,对建筑都提出了安全、舒适及便捷的要求.在智能建筑当中,对于电气设备的安装始终是一个关键的问
该文概要介绍了股票期权作为激励方式的其中一种具有较好的实效,并从理论上解释了股票期权的激励逻辑,对国外股票期权的运作做了大致的描述.在上述内容的铺垫下对当前中国证
宗璞原名冯锺璞,是我清华大学外国语文学系的同学,比我低一班。1946年,清华北大南开是联合招生。我填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入校后,听说梁思成、林徽因的女儿梁再冰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却被分数略低于清华的北大录取了。当时,每一名报考生都领个号。我的号是“350003”。“35”指的是民国三十五年,即1946年。卷子上只写号,不许写名字。这样,作弊的可能性就极小了。近年宗璞告诉我,她和校长梅贻琦的爱女梅祖芬也
第一次到上海,是1984年,大概是5月。上海文艺出版社举办《小说界》第一届文学奖颁奖活动,我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荣幸获奖,便得到走进这座大都市的机缘,内心雀跃着兴奋着。如今二十几年过去了,尽管后来又几次到上海,想来竟然还是第一次留下的琐细的记忆最为经久,最耐咀嚼,面对后来上海魔术般的变化,常常有一种感动,更多一缕感慨。  第一次到上海,在我有两件人生的第一次生活命题被突破。  我的第一双皮
20日,阴,奥斯陆 (Oslo)    除了雕塑公园,奥斯陆另一个首选景点是滑雪跳台。不过这两个地方,组合嬲成员都没有机会一游。今晚有第二场演出,明天一早便离去。  剧场利用这最后一个上午的空闲,为剧组安排了滑雪,毕竟我们来到一个多雪的国度。这滑雪并不需技巧,只需坐在一张类似塑料托盘的滑板上,膝盖拱起双手抓住滑板两边,从坡顶滑下来就是,但初滑者常常东歪西扭,滑不出直线从滑板上掉出去而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