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3.6
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注重教育的情况下,在小学时期的美术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成为我们这些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会反思的一个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小学生只有形成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才能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因此,小学美术教学要十分重视并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有效发展。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多年,也没有太多的经验之谈,但我愿把教学中遇到的自以为有点体会的地方说说:如何让进行美术教学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应该了解一下学生想怎样学。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课改強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在学习上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我在教学第三册的第9课《花样》一课时,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以探究为主,让学生探究线条的变化,不要刻意的去强调画面的内容的优劣,评价以肯定为主。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在上《小鸟找家》这一课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想出自己帮小鸟找家的办法。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还有一次,在教学《鱼的世界》的课堂上,我批改完学生作品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所画的《鱼的世界》里,鱼的花纹,鱼的颜色,鱼的大小,鱼的形状,有变化;但是背景处理却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画的海洋。我抓住此问题,再上了一节课。我首先以小画展方式展开此课,让学生在海洋的世界里和美丽的鱼儿们一起玩,而后我出示了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你觉得你的鱼儿会游到哪儿去?用什么样的方式游去?探讨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同学在说:我想让我的鱼儿游到宇宙去玩;游到衣服上去;游到窗户上去;游到电脑中去;游到盘子里去…我想用橡皮泥捏一条小鱼;我想剪一条小鱼做窗花;我想做一只鱼风筝;我想在衣服上画一条小鱼;我想绣一只小鱼在手帕上…如此这般,在以后的几天里我收到了好几件作品,有绘画,手工,泥塑,剪纸…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老师的激发。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开心台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飞行棋,在教学安排上,我特意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联系,好让学生准备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的一些复习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意识,使学生完成有创意的飞行棋,从而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完成创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完成美术作业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飞行棋愉快的游戏,既巩固了知识,又愉悦了心情,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时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复杂情感的材料。它大致可包括三个方面:㈠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文学、哲学、地理、宗教、音乐、甚至外语和古汉语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如窗口一样能折射出作品本身涉及的丰富内涵。反过来,通过对作品外延的综合知识的介绍,又会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立体的认识氛围。㈡美术学科自身各领域(或门类)之间的综合。如绘画与设计结合,设计与鉴赏结合,或主题性的美术表现,可以有综合材料,综合资源整合运用。㈢课堂教学与美术的课外活动综合进行。体现为美术课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沟通,使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美术课上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
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讲评拓展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领会学习方法,反馈表现状态,总结经验教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奇妙的字母》一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工艺制作是否好,三看制作态度是否认真。让学生通过互评、自评形式围绕要求展开评价。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制作、最美色彩、最有进步等等作品,并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即使是较差的作业,仍从有否努力、有否进步或某方面有成功的角度给予鼓励,然后指出不足及改正方法。通过作业展示与讲评,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美术中的努力与美术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此外,为了保持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我还让学生每月交2张自己课外完成的最满意的作品,从中选优在班级展出或在学校艺术坊展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师生肯定评价时,成功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学习信心倍增,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最好的巩固。
每个老师对教学都有不同的见解,这些就是我对美术教育的一些见解。
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注重教育的情况下,在小学时期的美术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所以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成为我们这些美术教育工作者不断会反思的一个问题。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小学生只有形成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才能激发创造精神,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因此,小学美术教学要十分重视并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美术素养的有效发展。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多年,也没有太多的经验之谈,但我愿把教学中遇到的自以为有点体会的地方说说:如何让进行美术教学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应该了解一下学生想怎样学。
新时期的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因为在整个人类社会历史中,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课改強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在学习上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学习,強调情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的综合学习,改变传统教法和学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探究习惯:
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要过早地用技法技能去规范学生,采取合理的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和观察习惯。我在教学第三册的第9课《花样》一课时,结合课文让孩子们用铅笔随心所欲地画各种线条,从线条中去感受写生画的内涵及特征,以探究为主,让学生探究线条的变化,不要刻意的去强调画面的内容的优劣,评价以肯定为主。
二、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丰富的想像力:
传统美术教育多是围绕"看画"或"临画"为主要内容展开的,最终都是大同小异。在上《小鸟找家》这一课时,让大家尽量敞开心扉,大胆想象,大胆着笔,想出自己帮小鸟找家的办法。这里的大胆想象最为重要,想象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儿童心目中的天空五彩缤纷,五花八门,内容丰富。还有一次,在教学《鱼的世界》的课堂上,我批改完学生作品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学生所画的《鱼的世界》里,鱼的花纹,鱼的颜色,鱼的大小,鱼的形状,有变化;但是背景处理却大致相同,基本上都是画的海洋。我抓住此问题,再上了一节课。我首先以小画展方式展开此课,让学生在海洋的世界里和美丽的鱼儿们一起玩,而后我出示了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你觉得你的鱼儿会游到哪儿去?用什么样的方式游去?探讨过程中我听到有的同学在说:我想让我的鱼儿游到宇宙去玩;游到衣服上去;游到窗户上去;游到电脑中去;游到盘子里去…我想用橡皮泥捏一条小鱼;我想剪一条小鱼做窗花;我想做一只鱼风筝;我想在衣服上画一条小鱼;我想绣一只小鱼在手帕上…如此这般,在以后的几天里我收到了好几件作品,有绘画,手工,泥塑,剪纸…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需要我们老师的激发。
三、注重调动学生综合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强度,并依赖目标诱因的出现,提高学生需要的自我意识水平,满足了学生联系生活,美化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开心台历》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绘画及工艺制作知识技能,设计制作有创意的飞行棋,在教学安排上,我特意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联系,好让学生准备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的一些复习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意识,使学生完成有创意的飞行棋,从而也更好地调动了学生完成创意作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完成美术作业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设计制作的飞行棋愉快的游戏,既巩固了知识,又愉悦了心情,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在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不同时代和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是从艺术角度进行审美欣赏的材料,也是从历史文化的角度了解历史事件、社会生活、东西方文化差异和人复杂情感的材料。它大致可包括三个方面:㈠美术课与其他学科:如历史、政治、文学、哲学、地理、宗教、音乐、甚至外语和古汉语之间互相沟通、互相联系、互相渗透。如窗口一样能折射出作品本身涉及的丰富内涵。反过来,通过对作品外延的综合知识的介绍,又会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创造立体的认识氛围。㈡美术学科自身各领域(或门类)之间的综合。如绘画与设计结合,设计与鉴赏结合,或主题性的美术表现,可以有综合材料,综合资源整合运用。㈢课堂教学与美术的课外活动综合进行。体现为美术课与社会生活实践的结合沟通,使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中,得到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美术课上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四、注重对学生学习评价:
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我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作品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评价以肯定为主,老师评价和同学及学生自己评价有机结合,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现代化教育对美术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需要、动机、目标、态度等各方面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方式和方法,改进了原来美术课程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建设的角度,促进了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促进了美术教材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的变革,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增强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讲评拓展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领会学习方法,反馈表现状态,总结经验教训,体验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奇妙的字母》一课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通过三个方面进行评价: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工艺制作是否好,三看制作态度是否认真。让学生通过互评、自评形式围绕要求展开评价。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制作、最美色彩、最有进步等等作品,并给予学生小小的奖励。即使是较差的作业,仍从有否努力、有否进步或某方面有成功的角度给予鼓励,然后指出不足及改正方法。通过作业展示与讲评,绝大多数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美术中的努力与美术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学习美术的兴趣。此外,为了保持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我还让学生每月交2张自己课外完成的最满意的作品,从中选优在班级展出或在学校艺术坊展出。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受到师生肯定评价时,成功心理得到极大满足。学习信心倍增,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最好的巩固。
每个老师对教学都有不同的见解,这些就是我对美术教育的一些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