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好农村初中生班主任的有效之举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emsl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起着导师的作用。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的初级中学,由于学生家长外出务工的较多,一般都由爷爷奶奶看管,这为班主任工作加大难度,肩负起更大的责任,由此拿钱不多管事多的活使教师们都不愿当班主任。笔者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下面把我就怎样当好农村初中班主任的措施与同行仁人志士共勉,服务班级管理。
  【关键词】农村初中 班主任 有效之举
  一、摸清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人们都说对症下药是良方,为何不运用到探索班级管理,摸清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征呢?对于学生来说,到了初中时期,其思维所具有的独立性与批判性得到了发展,同时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及自我认知的态度体验也得到了发展,依赖性逐渐减少,克服困难的毅力有所增强。同时还存在着容易固执、偏激、孤独及产生闭锁心理等负面的因素,容易在行动方面出现轻率或者优柔寡断的情况。在这一时期学生已经由原有的对外界情况的迎合转变为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初中生需要一定的引导才能健康的成长
  二、班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
  注重人文关怀现阶段的初中生大部分是农村独生子女,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子女,任何事情都为他们“安排”得十分周到,不注重孩子自立、自理能力的培养,而这些学生在校通常表现为自私、懒惰、怕苦、怕累、怕脏,有的甚至称王称霸。他们事事以自己为中心,不能接受老师同学的善意批评,有较强的个性,极强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易产生敌对情绪,逆反心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要摸索适应这些独生子女的教育方法,适应其个性发展。
  (一)对班级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
  对班级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有所偏爱,这一点对班主任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在这方面也是看得非常重的。如果偏爱某个学生,那么其他学生就会有看法,心里会产生不满情绪,对班主任布置的任务自然就会有抵触情绪,进而有可能会导致师生关系恶化。所以作为班主任,对班上的学生,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差的;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男生,还是女生等都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能有所偏心。只有这样,班主任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起威信,学生有什么心事才会向班主任说,在行动上也会更加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二)在生活上要给予学生关心和爱护,要善于跟学生谈心、交心
  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品质。同时,这也是班主任搞好班级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才能心灵相通,情意相融。农村初中生大多数是住宿生。在学校里,生活上没有在家里方便,会给学生生活上带来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初一学生,刚离开父母,生活上要靠自理,开始很不习惯学校的集体生活,常想家,有部分学生还产生了辍学的念头。所以在生活上给学生以关心、爱护就显得极为重要。班主任应该象父母关爱小孩一样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照顾学生,要经常到学生寝室去走走,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某些生活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一些问题。
  (三)善于对后进生进行说服、教育工作,消除他们思想上的种种顾虑
  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任务,也是班主任能否带好一个班的关键所在。当前后进生有三类:一是学习差生。表现为无心向学,学习成绩极差;二是思想品德差生。表现为沾染上不良习气、不遵守校规班纪,随心所欲;三是“二合一”的双差生。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有些班主任对后进生常用一句话概括:“朽木不可雕也。”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认为,后进生决不是不可雕的朽木,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然,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后进生,班主任需要倾注大量的爱和大量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其转化。在生活上要多花些时间去接触他们、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学习上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同问题较多的学生谈心时,是特别注意不要急躁,也不要想一两次谈话就解决所有问题;更不能因为谈了一两次没有谈好就失去了信心,要继续谈,直到谈通为止。只要学生觉得你是真心实意为他好,他们一般都会被感化,并最终接受班主任的帮助和教诲。同时,班主任还要积极动员优等生与后进生进行交流,主动去关爱帮助他们,让他们体验到来自同学和班集体的关爱和温暖,自觉地融入到集体当中,主动地转化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三、落实好农村初中生的自我教育,内因取决定性作用
  要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把规范在思想道德规范内,以理解和体验,即实现学生对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化这个环节的工作对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否真正开展以及取得多大程度的实效具有决定性意义。随着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初中生对许多问题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所以行为规范、思想道德规范的落实,绝不能强行灌输和强制执行,而必须先在思想上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理解并愿意接受,从而自觉去遵守。“不随意打断他人的讲话,不打扰他人学习、工作和休息,妨碍他人要道歉。”为了内化这一规范,我以“自习课上可不可以讨论问题”为题,先给学生介绍了这样的一个情境:下午第三节自习课,大家都在做作业,这时学生甲有一个问题询问学生乙,一开始他们是在小声讨论问题,但随着观点的碰撞,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同时,其他学生觉得教室里的声音大了,也有意无意地开始聊天,于是教室变得嘈杂起来。然后请全班学生写出:如果自己处于此情境中会如何去做?在此基础上,我拟定了四个角色——学生甲、学生乙、班干部、普通同学,让学生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然后由班里同学对各角色者的行为进行评论,并分组讨论发言,最后由我和学生们一起拟定这个情境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该如何解决。我们形成的最终班级规范就是“自习课不可以在教室内讨论问题,如果有问题可以到教室外小声讨论”。如此一来,学生就很容易把自己放在集体的环境中思考问题,而且对今后规范执行中将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先的讨论分析也有利于规范的落实。
  事实证明,这种体谅模式不仅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进了学生对规范制定的理解,在规范内化的过程中也同时实现了学生的自我教育。实施自我教育的过程还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到位的监督这里我的做法不是老師“保姆式的全程盯防”,而是坚持自控和他控的统一,以科学的评价机制为保障,用集体的力量约束个体的行为,最终实现学生个体从他控向自控的转化。
其他文献
以抚顺市第二中学'清单教学'转向'智学学案'的历程为例,对'智学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分析,旨在解决学生存在的'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
在探析教材的基础上,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习惯与规律,创设模拟实验情境——切割相同限制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以均质储集岩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油层、含可动水油层及水层视电阻率解释方程。提出地层流体替换率和泥浆滤液分配系数的概念。在淡水泥浆或盐水泥浆钻井条件下,采用地层流体替换
关键词:擦边球式问题、信息技术、多重交往方式、驾驭课堂。  擦边球,是乒乓球运动项目中的术语。我不妨把它移植到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中,引入“擦边球式问题”这一说。学生提出此类问题往往是教师的教案中没有设计的,是教师没有预料到的,此类问题非大众化、常规化,有“另类”之嫌,但细思量有与教学内容有牵连。易使教师一时难以解答,下不了台,出现尴尬局面。  那么,如何应对学生的“擦边球式问题”。确实是需要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充分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突破重点和难点,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深化课堂训练,提高学习效率,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可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
患者,66岁,因绝经12年,阴道流血2次,于2007年2月1日入我院。患者54岁自然绝经,2006年10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未提示异常。
<正>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已被极大丰富,其中多数教学方式的转变都倚重多媒体的应用,而重视实践的生物社团形式,还较少被推广应用。大学校园中,学生社团是一种十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在音乐课上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效率,弥补了一些音乐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音响效果。在创设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思维发散、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