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生成问题例谈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3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教学生成问题具有偶发性、忽然性。考验教师的水平、能力、智慧。平时积累,不断反思,是解决生成问题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生成问题 智慧 积累 反思 途径
  我讲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龚奇柱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11月2版,2012年11月第1次印刷,第115页至118页),第二小栏目航天技术,该栏目有两个核心知识点。
  1、1970年,我国以中远程导弹的第一、二级火箭为原型研制的“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一举成为世界上能够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13页)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长征一号”火箭,“东方红一号”卫星。
  2、2013年10月15日,我国首位出征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14页》)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杨利伟,另一个是“神舟五号”。
  发射卫星、飞船离不开火箭技术,因而我顺便讲了一下“中国的火箭”之父钱学森,著名的海归报国精英。
  有个学生生举手问我:“钱学森一个月挣多少钱?”这个问题突入其来,真的把我问住了,因为我的确不知道,也未曾料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我只得如实回答:“我不知道,我没有看过这方面的资料”,说完这个,我总觉得言犹未尽,于是我补充说:“钱学森想的不是钱,是如何报效祖国,要是他想钱,美国的待遇比中国优厚得多。”我进一步补充说:“钱学森在离开美国时说一句很牛皮的话:‘我从此不再踏上美国的土地,除非美国政府向我道歉’”。钱学森之所以受到美国中情局特工人员的非法监视,是因为美国当局太重视他的价值了。美国海洋部次长金布尔露骨地说:‘无论在什么地方,他都值5个师’。后来美国邀请钱学森参加一个著名的学术会议,钱学森断然谢绝,因为美国政府未给他道歉。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同学们,若有机会,你们可以看看电视连续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
  我的分析讲解赢得了学生的热烈掌声。
  课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不断地反思学生提的这个问题。
  这件事说的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这是问题的一面,学生心里想的是待遇,用钞票来衡量人生活价值。另一方面,也有现实的背景,中国现在有一批高精尖人才流到美国去了,那里的待遇比我们中国好得多,以至于美国人戏称“清华、北大是我们最肥沃的博士生基地”。孔雀东南飞,孔雀往发达国家飞。这就是中国当今的现实。钱学森曾提出一个著名的问题:为什么当今的中国大学培养不出世界一流人才?泱泱大国,人口众多,这么多人不可能不出几个尖端人才。然而尖端者跑到美国了。因而学生提出这个问题也有合理的因素。
  这个问题是课堂生成的问题,不可能预测,也没有现成的答案,不回答显然不妥,回答又不好答,而且不允容许思考,因为课堂的时间有限。这个问题考验教师。我只得当机立断,如实回答不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的确不敢乱回答,因为这涉及到老师的诚信问题。弄虚作假,信口雌黄,怎么给学生作表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第三目雜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
  1、1973年,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培育成功一种茎杆粗灶,穗大粒多,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的籼型杂交水稻,平均亩产500千克以上,最高可达800多千克。(《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15页),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是袁隆平,二是籼型杂交水稻。
  2、 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历史》八年级下第11页)这句话只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杂交水稻之父”。
  我补充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上市公司价值40多个亿,他的名字价值4个亿”。
  有一个学生激动地说:“那么多钱,咱不给我点?”
  学生价值观扭曲,梦想天上掉陷饼,不劳而获。现在好多学生缺乏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踏踏实实的作风。
  学生价值观错误,我不得不开导。
  我想起了五四时期的口号:“劳工神圣”。是的,劳动生产是一切社会存在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人类社会将走向毁灭。
  我在报上看到一位埃及人点评大米涨价时说:“不做工还要吃饭,米价不涨才是怪事。”
  没有耕耘,哪来收获?
  天道酬勤,成功从来不奖赏懒汉!
  教学生成问题,具有偶发性,忽然性,是现场表演,从来无法预演,生成问题是一大火炉,考验的是教师的水平,教师的能力,更考验的是教师的智慧,智慧之光在这里显灵。我们钻研教材、教参、甚至练习题、备课,都无法预测生成问题。要比较好地解决历史课堂上的生成问题,教师是主体,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地积累历史资料,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剖析典型案例,不断反思,最好勤于动笔,写成教育叙事。只要我不懈地努力,智慧之花必定在教学的原野上怒放。
其他文献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探索与实践,感知轮子是圆形的;可以由多种材料制成,它会滚动。通过尝试、比较,体验轮子能省力,体会轮子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善于思考、操作、探究的能力,并会记录和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3、通过操作探索,鼓励幼儿相互合作、积极交流,让幼儿感受探索、合作、分享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创设环境,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如各种各样带有轮子的玩具、实物;各种积木
一、教材简析  此内容为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特产”单元的笔下生花内容之一。此次习作要求写自己家乡的一种特产,不但要写出特产的特点,更要写出“我”对这种特产的观察和体验,突出“我爱”。可以仿照《我爱故乡的杨梅》。本单元是一个开放单元,学生通过单元内设计的各项语文活动,了解家乡的物产,丰富相关知识,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次习作练习需要在“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畅所欲言"的基础上完成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五组第一篇课文  二、设计思想  (一)指导思想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全文溢满了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在如何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协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上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二)设计理念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语文教
在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影响下,社会各界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此背景影响下,建筑行业开始扭转传统管理形式,在绿色发展观念引导下进行发展.基于此,本文简单阐述了绿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中图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节的第三部分,要学习两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团和锋。气团是认识锋的基础,先要让学生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及气团控制下的天气。需要强调的是,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是晴朗的。气团这部分内容相对简单,所以此处不必花太多时间。锋是本节课的重点,应该让学生掌握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的形成和对应的天气特点。教师可用动画来演示说明。在演示动画时,尽可能让学生多
期刊
一、教材依据  小學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时。  二、设计思路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因此在教学1000以内数的认识时,放手由学生自主地数小正方体。让学生通过操作感悟到数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地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的意识。更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数数的方法和规律。  三、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数
教师寄语:——我始终为你喝彩,我的喝彩,一定会托起你的自信!  ——你的参与,就是你的成功,你的成功,就是你人生中的历史丰碑!  【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有关陈胜、吴广起义以及秦朝灭亡的基本历史知识,并了解楚汉之争的简单情况。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重点难点】重点秦末农民战争  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