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量变化的观察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88131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放射学研究发现,股骨头假体置换术后股骨周围常有骨质吸收现象。从1991年8月~1992年12月,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及常规X线检查对照方法,对12例股骨头置换患者术前、后假体周围骨量进行连续测定。短期随访资料表明所有患者术后近端股骨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其中尤以大转子最为严重,其次是股骨距,我们认为:(1)应力遮挡是造成术后假体周围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因素。(2)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可作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后股骨假体松动的早期辅助诊断工具。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复习18例下肢多关节严重畸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手术治疗的初步经验,所有病人均有双侧人工全膝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除两例同时行一侧髋、膝关节置换术外,其余病人均只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36.3个月,采用文献中现有的评分方法,发现所有病人的病情均有明显改善。作者认为,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畸形的过程中,疗效是肯定的,但中晚期并发症较多,最大限度地推迟手术,并减少手术关节数
期刊
期刊
作者对122例患者,138个膝关节采用无骨水泥植入的新式低应力人工膝关节进行临床研究及随访观察。并与其他类型的人工膝关节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得出结论是:采用此种人工膝关节术后在疼痛改善、关节活度范围、功能、并发症以及人工关节松弛率诸方面明显好于其它类型人工关节。到目前为止是一种设计合理、材料坚固、耐用的一种新型的人工膝关节。
作者对人工全髋置换术后145例患者进行随访,共160个髋。平均年龄52.7±11.7岁,平均随访时间5年9个月,总满意率为93.4%。作者认为THR适应证取决于疾病种类和程度以及患者所面临的社会生活要求。松动和下沉是晚期主要的并发症。髓腔较大者,松动发生率为32.5%,假体柄内翻时,松动率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