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侍坐》:从古代语文到现代施教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d_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论语·侍坐》记录了孔子及其四个弟子的一次谈话,是孔子的一次教学纪录。从中可以看到,孔子在教学对象上师生平等、在对待学生上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上引导启发。这些教育思想及关于这些思想所采取的一些教育方法与当今的部分施教目的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孔子作为一个古代教育家其教学方式对我们现代施教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论语·侍坐》;古代語文;现代施教
  《论语·侍坐》生动记载了孔子启发弟子们谈自己的理想,并对弟子们所谈理想的內容和态度,表示不同的看法和评价。细读《论语·侍坐》的古代语文教学模式方法,探讨其现代施教维度,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对现代施教意义的探讨。
  一、教学对象师生平等
  (一)无年龄之分
  1.理念传达。孔子对男性教育,做到了无年龄之分,“正如《论语·述而》篇中所言:‘自行束以上,吾我唱无悔焉’。四人中,子路小孔子9岁、曾皙小孔子6岁、冉有小孔子29岁、公西华小孔子42岁,年龄最大相差36岁。”[1],孔子三千多名弟子,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几位弟子年龄差距为例来看,可见孔子在选择所教育的弟子时,是无年龄之分且不考虑年龄的。
  2.教学实施。《论语·侍坐》中孔子一开始就以一种亲和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一个交流者的身份出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意即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孔子这也是告诉学生不要因为师生亦或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而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不敢尽其言的想法。也正是应有了孔子的学习无年龄之分的引导,给师生交流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和谐气氛,也才引出了后面学生的畅所欲言。
  (二)课堂轻松愉快
  1.温和态度
  在问道学生一些人生问题时,孔子始终保持着温和的态度,循循善诱。《论语·侍坐》“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孔子其言语之间不免就为课堂的创造了一融洽、平等的环境。而在他们谈论时,曾皙的“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这看似放肆的行为背后有着曾皙个人之态,但亦有着孔子对此课堂之态的放任之态。
  2.自由回答
  曾点回答“异乎三子者之撰”时,孔子说的“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也为曾点后面的直言自己的志向及课堂上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起了一定的作用。“以如此亲切的语气和诚恳的态度引导鼓励学生,学生又怎么会有所顾虑而不言呢?开篇是‘大而化之’的开导,而这一番引导更是‘对症下药’,这两次的关键点的启发式诱导,保证了‘课堂的完整性’。”[2]
  美国著名教育家多尔将师生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3]“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不是要颠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影响力,也并非是忽略学生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只是将二者发展成一种新的民主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4]教师固然应有课堂的主导性以及权威性,但也不能缺乏了与学生学习时的平等基础,从而达到师生深度交流,共同发展之态。
  二、对待学生因材施教
  从《论语·侍坐》中“子路率尔而对曰”子路其好斗、急躁的性格的体现,“夫子哂之”,到冉有、公西华的谦虚得体的回答孔子不予评价,而却对曾皙的回答表示“吾与点也”,孔子的教育思想不经体现出来。而孔子只对曾皙的回答表示赞赏的原因又在何处,有曾皙描绘的生活志向合乎孔子的政治思想之因,有曾皙志向如礼治后盛世之态,但也不仅因如此,也有因材施教之因。
  其因材施教还可见《论语·先进》,《论语·先进》中“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也不难看出孔子教育的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与其《论语·待坐》不谋而合。
  “因材施教就是因人而异进行教育教学,所谓‘材’,主要指学生的个性差异。教育教学必须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方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5]其于《论语·侍坐》的因材施教提供了较为完备的解释。而孔子作为当时社会的教育者,选择对每个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也对现代教育一定的借鉴意义。
  三、传授知识引导启发
  (一)从自身看法上的引导
  1.“谦恭”态度
  孔子对子路回答的“哂之”,其背后有孔子对子路不谦让的批评,亦有儒家“谦恭”思想的间接传达。“谦谦君子”一语出自《易·谦》;“温温恭人”,最早出自儒家经典的《诗经》。《诗·小雅·小宛》有言“温温恭人,如集于木。”,而《诗·大雅·抑》也曾说道“温温恭人,维德之基。”谦者自恭人,恭人者自谦;既作谦谦君子,自然要温温恭人,而这也是孔子所想传授的“谦恭”。
  2.“礼治”观念
  《论语·侍坐》中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其中的师生暮春之初郊游之景,孔子对其“吾与点也”,是对曾皙理想志向表示赞许甚至欣赏,但在其背后,有着孔子“礼治”观念的流露,有着对“礼治”社会景象的追求。而孔子对此支持之态也不免是引导学生对“礼治”社会的追求,引导学生治国治家以“礼治”为主。
  (二)对学生评价上的引导
  《论语·侍坐》中孔子回答曾皙三人之言“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言其志是孔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看法,而孔子对不同才能各立其志的认同也是儒家思想的体现与引导,“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孔子认为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也是国家,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是诸侯的事,而像赤这样的人是有能力做大相的。
  “孔子对四位弟子的不同表态给出的结论是相异的,而这相异的依据和尺度就是孔子的人格审美标准‘仁’。孔子往往以‘仁’释‘礼’,仁’是‘礼’的内在化、情感化、精神化和生命化。”[6],孔子在评价学生培养学生人格时,其间的“仁”思想不由得引导学生往“仁”方向走。以“仁”治天下,以“仁”修身的教学理念及儒家知识体系间接传达出来。
  结语:《论语·侍坐》整篇文章,纵观整个教学课堂,无论是教学平等、教育因材施教还是引导启发学生学习上,从古代语文传递现代施教,孔子作为一个古代教育家其教学思想与教学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对现代施教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及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丁富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解读,人文社科,1994-2012.
  [2]肖烈雄:《论语·侍坐》中的教育价值观,文学教育(下),2008-10-15,第1页.
  [3]爱国主义实施纲要,人民日报,1994-09-06.
  [4]张婧:《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值得现代教师学习的老课,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1月第11期,第1页.
  [5]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第2 页.
  [6]张婧:《论语先进第十一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节值得现代教师学习的老课,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1月第11期,第2页.
  作者简介:田迅,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级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要:乡土历史文化能够给当地的学生讲述一段历史,学生们能够在其中学会很多的历史知识,而且由于历史遗址就在当地的原因,学生也有时间去当地的历史遗址参观。初中生是必须学习历史的一个阶段,如果能在初中教学中加入乡土历史文化的参观以及讲解,相信能够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希望本论文能够为初中历史的教学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乡土历史文化;初中;历史;教学;运用  随着我们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中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才能使得他们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个人潜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校领导及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实际,发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使得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生心
期刊
计算机技术作为其他各行业的基本工具,具有不可替代性,在高职院校开设《信息技术应用》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本门课程,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的使用,基本的网络技术以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学生通过本门课程可以具备对计算机基本软硬件进行识别,能够处理基本的办公文件,具备职场基本的职业能力,并且对常见的网络故障有解决能力。经过多年的教学,与多位一线老师沟通,一致认为在非计算机专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发展迈入新纪元,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与产业需求相匹配。创建校企“双法人”主体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等产教融合新形态,构建快速反映市场需求机制、有效运转校企一体化教学资源及教学运行的制度体系,是构建“共建、共育、共享、共赢”的合作新模式的有效路径,具有重大的探索和研究价值。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校企合作  “混合所有制”最初出现是用于经济领域,
期刊
摘要:幼儿教育关系到幼儿身心的发展,幼儿教育不仅是单方面的教育,需要家长幼儿园共同协作教育。笔者通过指出目前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只有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和家长开放日活动,才能让双方了解幼儿的发展,定期进行亲子活动,可以增加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感情,让教师和家长有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教师的家长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家园共育;家长;教师  家园共育指的是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被普遍应用,所以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探索性学习方法主要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能力。计算机网络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十分广泛,其有关技术的引荐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整体教学的质量水平。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能够为小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情境,并且将网络与教师教学相结合是实现教育探索性的一个重要支撑。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探索性语文学习的有效策略。  
期刊
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文言文,在推动国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们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式存在着单一被动的问题,学生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和能力。为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国家出台了《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出台了新的课程标准。如果我们教师以旧的教学方法去教学生学习新课程,无疑是穿新鞋走老路。特别是近年来,一部分省市中考加大了课外文言文的考查力度,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
期刊
摘要:语言活动的本质是一种语言的实践活动,是由教师、幼儿、教材、环境四因素间持续交互作用的过程。在生态课堂理念的引领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强调人境之间、师生之间、生本之间、生生之间等的动态信息交流,使多元互动模式走进语言课堂,让语言活动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多元互动;语言活动;生态化  “生态课堂”指在课堂上,在教师引导下,师生生态地(和谐共长、动态平衡)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当前,在生态课堂理
期刊
摘要:民族音乐是人类音乐文明的产物,审美价值极高,但是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全球化和现代化,民族音乐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得如何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成了目前广大学者共同探讨和深思的课题。下面文章将具体探讨我国边疆民族音乐教育的内涵,同时提出了有效传承和创新,并促进民族音乐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育;活态传承;创新;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步入了世界的舞台,文化的沟通与交流逐渐加强,这就使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也已广泛地深入到学校,作为学校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阵地——机房来说,机房管理工作也成为机房管理人员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面对使用频率较高的机房,如何保证正常的运行,是每个机房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管理;维护  能够正常运行的计算机机房是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必备条件,对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任务的落实、教学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