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仁”字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jieke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最高要求,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据杨伯峻《论语译注》统计,《论语》全书有104个“仁”字。仁,《说文解字》中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仁者兼爱也,故从二如邻也”。也就是说,两个人在一起,就有互相爱护的关系。
  在《论语》中,孔子对“仁”的解释没有统一的说法,泛指高尚的品德。几个学生问他什么叫仁,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概括起来有几种含义。一是,仁者爱人,爱是仁的核心。“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篇》)仁,就是对人有爱心。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篇》)在家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谨慎说话,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里说的“孝”和“弟”,泛指对老人和长者,对长者要敬爱。所以子张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篇》)爱心是人性善的最重要的表现,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通常讲的“仁者爱人”。
  二是,仁者重视礼。礼和仁都是孔子培养君子的最高德性。礼是外在的规矩、法则、礼节;仁是内在的品行。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篇》)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合乎礼,就是仁人了。孔子認为,战国时期,诸侯征战,已是“礼崩乐坏”,周代的礼制被破坏了,所以恢复礼制,就要克己,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这应该是当时孔子对统治者的要求,希望他们按照周朝的等级制度治理国家,不要互相争霸。孔子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主张,但是没有统治者听他的。现在我们来理解“礼”,应该是重视礼节,如敬老爱幼,先人后己,等等。
  三是,孔子把仁作为君子品德的核心,包含了其他所有高尚的品质,把仁、义、礼联系在一起。如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篇》)“礼”也包含着“和”,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和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人坚持和而不同,坚持求同存异,坚持世界和平。
  四是,仁和学相结合。孔子认为,仁者也需学习。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篇》)就是说,有仁德的人先要付出一定的努力,然后获得成果,就可以叫作仁了。君子的努力就在于学习。有一次,子贡问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篇》)要做好一件事,必须先有方法。住在一个国家,要敬重那里的贤人,结交那里有仁德的人。这里说的工具,是指一种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学习。孔子在许多场合教育弟子要学习。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阳货篇》)。有仁德而不学习,也会变得愚蠢。因此强调“博学于文”“学而不厌”“博学而笃志”,等等。
  孔子关于仁的讲述,我们还需要好好研究,领会它的精神实质,并与当今时代结合起来。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人们获得新闻信息的来源和渠道越来越多。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介入和普及,网络媒体以其全面性、全动态、经济性、互动性等优势,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
期刊
英语听写是一种传统的检测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广泛,其参与性强、易操作、直观的特点得到了教师的一致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能及时了解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
期刊
叶兆言是当代一位比较独特的作家。他小说书写的内容包括“夜泊秦淮”系列、“抗日战争”系列、“文革”时期的农场学校、当下中国的城市乡村系列。无论是表现现实人生,还是书写历史存在,亦或探讨人类本真,他的小说都表现为一种无望且又沉重的苍凉之态。这是因为作家记写的故事多与死亡、失败、背叛、战争联系在一起,故事内涵充溢悲剧性;在表现手法上,借助诡异的情节设置和充满了黑色意绪的语境氛围传达出变态、怪诞、压抑、死
期刊
在小学英语口语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一直都在鼓励学生张口说英语,鼓励他们参与到口语表达实践当中。但是,任凭教师怎么鼓励,还是有很多学生不愿意张口,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凭借北京市“高参小”项目的支持,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由工大设计学院的院长及学校的课程管理人员共同组成了STEAM课程开发团队,针对四年级学生开发了“小小机器人”“我的‘草莓同学’”“泥巴方程赛车”等课程。近两年,随着课程的逐步完善,课程内容越来越丰富,参与活动的年级也逐渐增多。STEAM课程为学校带来了种种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学生身上,也发生在我们教师身上,它促进了师生
期刊
笔者曾经随机对某个学校初中阶段的学生做过一次调查,询问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大约有75%的学生认为,英语听力是他们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其实,造成学
期刊
当前中专语文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学生的动手参与能力,编演课本剧能把学生的语文技能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是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语文能力的实践活动。    一、当前中专语文教学遇到的困惑及走出困惑重要的途径    目前中专学生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且误以为语文与其专业知识联系不大,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并不感兴趣。普遍存在着教师在教某一课文时,照本宣科,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兴
学生对于词汇的记忆和背诵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词汇量越丰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也更加有自信。教师可在课堂中穿插游戏来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实现少教多学的理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