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国家对配网改造的大力实施,更新了大量的陈旧设备,消除了部分高耗能装置。如何对其进行一体化的运行管理,更加有效的整合现有资源,推进配网自动化建设的发展,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配网管理;营配智能化;业务模型
一、引言
随着庞杂的配网建设工作的推进,配网运行管理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低碳经济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要求使得电力生产供销智能化、一体化的需求更加紧迫,急需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快配网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营销管理整合一体并深化应用。以下主要是对配网拓展建设、相关资产购置、库房管理、设备修试及配网运行维护和配网运行方式管理等业务进行分析、梳理、归纳,构画出配网管理信息化业务模型;构建配网管理与营销管理融合的智能化业务模型,对与配网运行管理相关的物资管理、调度管理等跨专业的业务流和信息流进行分析。
二、加强配网管理的具体措施
根据对配网业务的理解,配网管理业务领域相关的业务划分为配网建设与拓展管理、配网运行管理、配网设备资产管理、配网异常管理及配网综合管理等5个业务大类。配网管理业务通过各领域具体业务的分工协作,完成各类业务处理,为配网的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配网规划决策提供支持,同时通过配网管理与其他业务的有序协作,提高整个电网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度。
1、配网建设与拓展
配网建设业务是指从变电站或开闭所出线的整条配电线路的建设需求信息收集、线路规划、设计,线路建设设备选型及材料配备,线路建设及设备安装、线路建设实施过程质量与进度管理、线路建设完成与中间验收管理、线路建设完成的投运管理。配网拓展业务是指由于用电业务的发展,原建设的线路不能满足供电要求,需要在原有线路上加装配电变压器与用电设备或延伸线路并加装配电变压器与用电设备。配网拓展的管理包括延伸规划、设计,延伸线路建设设备及材料配备,延伸线路建设实施过程质量与进度管理、延伸线路建设完成与中间验收管理、延伸线路建设完成的投运管理。用户设备接收管理是指原属于用户产权的配电线路或设备拟转移为公司产权前的核实、记录及线路当前运行的设备明细及运行状况包括缺陷等的核定,并提出线路接管后将来的运行方式。 配网建设与拓展工作基本是围绕营销工作展开的,因而工作来源的触动点是用电业务报装和营销业务市场拓展的配合规划。这就要求配网建设与拓展业务在系统实现时要充分利用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与营销管理业务形成紧密的耦合业务流。通常由营销业务发起供用电需求,在一体化信息平台中从营销业务应用中发送供用电相关需求信息到生产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分发到相关分类的业务项,在生产管理中完成配网建设相关的管理工作,待配网建设完成后再把相关的信息发送到营销业务应用中,由营销业务应用完成后續管理工作。
配网建设工作也包括线路及设备的退出管理,即由于原线路及设备的运行不能满足需要或由新的线路及设备替代,或者用户退出或停用退出,以上2种情况引起线路退出及设备停用并拆除是配网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也纳入配网建设管理中,所管理的范围包括线路及设备的拆除前的勘查、工程进度管理、拆除废品的登记、入库、综合管理,配网运行管理配网建设与拓展异常管理资产管理验收。
2、配网运行管理
配网运行管理以基础资料管理为入口,主要包括配网设备运行管理及配网运行方式管理。基础资料管理根据配网建设过程从设计到实施及验收中的资料核实与完善,对归口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归档。设备运行的管理,主要是对已经投运的线路及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配网负荷监控、正常巡视计划的编排、特殊巡视计划的编排、巡视工作执行、巡视过程记录、巡视结果分析,对于巡视中发现的缺陷纳入缺陷管理。缺陷管理业务主要是指对缺陷内容的描述与登记、缺陷定级、缺陷处理方式的确定、缺陷处理、缺陷处理进度及工作质量
管理。配网运行方式管理是复杂配网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配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配网中存在互联互供的联络段的供电方式和各负荷段的供电来源的管理,以及对运行负荷的实时监测并根据负荷对配网运行方式进行调整。运行方式管理包括配网故障及
配网检修工作许可管理,在调度下达配网运行方式变更许可时要做好配网运行方式的变更管理,包括许可工作、工作完成恢复供电和停电期的售电损失的估算等。配网运行方式不仅是配网调度的主要工作,而且还是地调及更高调度管理部调度运行的主要依据,因此,配网
运行要与调度管理进行实时信息交互。另外,配网负荷监控对营销报装工作给予智能化支持,在营销业务应用中受理用户报装并制定供电方案时,系统可根据配网或配变的现有负荷、新增负荷和可承载负荷自动审查供电方案的合理性,从而保证供电和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3、异常管理
异常管理是指对配网运行中的异常信息的搜集、整理和汇总分析,异常信息主要来源于急修服务、用户举报、运行巡视。异常的内容主要是指对配网运行中出现的影响配网正常运行无法向用户可靠供电的故障或不经处理会导致无法向用户供电的故障。风险预测管理是指对配网运行中各故障点的发生情况和发生频率进行分析,预测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出降低故障率的措施。
4、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对涉及配网设备及资料的采购、购置物品验收、出入库管理及设备的修试调试管理及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管理包括设备和材料购置管理、工器具管理、库房管理、设备修试管理;设备和材料购置管理包括申请、审批、采购、验收、入库;工器具的
管理包括安全用具、工器具、个人工具和设备调试仪器等的购置、入库、领用和保管;设备库房管理是指对库房的房间和物品架柜、设备归类存放和库存的定期盘存。资产管理要紧紧围绕配网建设与拓展业务和运行维护开展。
5、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是在配网基础业务管理全面纳入信息化管理后,以全面的配网信息为支撑,实现配网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全面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可靠性管理、运行分析、综合查询。安全管理是对配网建设及运行中相关工作安全生产的指导与管理,包括定期检查监督现场工作的计划、安全生产工作调查、事故或故障勘查、分析和处理;质量管理是对配网建设及运行中相关工作中工作质量的定期检查监督、工作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综合查询是根据不同条件或设备及线路分类对运行或库存设备的查询;运行分析是指结合调度电能信息、营销售电信息、用户负荷信息、配网运行方式和日常运行工作对配网运行状况的分析;可靠性管理是指通过配网日常运行的记录,分析配网的运行可靠程度。
三、 结语
随着深化应用可逐步实现电力配网管理与线路基础设备全流程化的闭环管理,完成配网资产管理与物资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推动生产管理与营销管理智能化相互支撑,实现电力营销市场需求推动输配电网架的合理规划和建设,监控供用电负荷情况并达到经济合理运行,使得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凯. 浅谈电力配网管理的有效途径[J]. 机电信息. 2012(21)
[2]韩志. 抓运行管理是抓配电管理的关键[J]. 今日科苑. 2008(12)
[3]李春. 供电企业配网信息管理探析[J]. 信息通信. 2012(03)
[4]徐翀. 坚强智能电网下的资产管理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7)
关键词:配网管理;营配智能化;业务模型
一、引言
随着庞杂的配网建设工作的推进,配网运行管理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低碳经济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要求使得电力生产供销智能化、一体化的需求更加紧迫,急需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加快配网管理信息化建设与营销管理整合一体并深化应用。以下主要是对配网拓展建设、相关资产购置、库房管理、设备修试及配网运行维护和配网运行方式管理等业务进行分析、梳理、归纳,构画出配网管理信息化业务模型;构建配网管理与营销管理融合的智能化业务模型,对与配网运行管理相关的物资管理、调度管理等跨专业的业务流和信息流进行分析。
二、加强配网管理的具体措施
根据对配网业务的理解,配网管理业务领域相关的业务划分为配网建设与拓展管理、配网运行管理、配网设备资产管理、配网异常管理及配网综合管理等5个业务大类。配网管理业务通过各领域具体业务的分工协作,完成各类业务处理,为配网的建设管理、运行管理和配网规划决策提供支持,同时通过配网管理与其他业务的有序协作,提高整个电网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度。
1、配网建设与拓展
配网建设业务是指从变电站或开闭所出线的整条配电线路的建设需求信息收集、线路规划、设计,线路建设设备选型及材料配备,线路建设及设备安装、线路建设实施过程质量与进度管理、线路建设完成与中间验收管理、线路建设完成的投运管理。配网拓展业务是指由于用电业务的发展,原建设的线路不能满足供电要求,需要在原有线路上加装配电变压器与用电设备或延伸线路并加装配电变压器与用电设备。配网拓展的管理包括延伸规划、设计,延伸线路建设设备及材料配备,延伸线路建设实施过程质量与进度管理、延伸线路建设完成与中间验收管理、延伸线路建设完成的投运管理。用户设备接收管理是指原属于用户产权的配电线路或设备拟转移为公司产权前的核实、记录及线路当前运行的设备明细及运行状况包括缺陷等的核定,并提出线路接管后将来的运行方式。 配网建设与拓展工作基本是围绕营销工作展开的,因而工作来源的触动点是用电业务报装和营销业务市场拓展的配合规划。这就要求配网建设与拓展业务在系统实现时要充分利用一体化企业级信息平台与营销管理业务形成紧密的耦合业务流。通常由营销业务发起供用电需求,在一体化信息平台中从营销业务应用中发送供用电相关需求信息到生产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根据业务需求信息分发到相关分类的业务项,在生产管理中完成配网建设相关的管理工作,待配网建设完成后再把相关的信息发送到营销业务应用中,由营销业务应用完成后續管理工作。
配网建设工作也包括线路及设备的退出管理,即由于原线路及设备的运行不能满足需要或由新的线路及设备替代,或者用户退出或停用退出,以上2种情况引起线路退出及设备停用并拆除是配网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也纳入配网建设管理中,所管理的范围包括线路及设备的拆除前的勘查、工程进度管理、拆除废品的登记、入库、综合管理,配网运行管理配网建设与拓展异常管理资产管理验收。
2、配网运行管理
配网运行管理以基础资料管理为入口,主要包括配网设备运行管理及配网运行方式管理。基础资料管理根据配网建设过程从设计到实施及验收中的资料核实与完善,对归口的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归档。设备运行的管理,主要是对已经投运的线路及设备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配网负荷监控、正常巡视计划的编排、特殊巡视计划的编排、巡视工作执行、巡视过程记录、巡视结果分析,对于巡视中发现的缺陷纳入缺陷管理。缺陷管理业务主要是指对缺陷内容的描述与登记、缺陷定级、缺陷处理方式的确定、缺陷处理、缺陷处理进度及工作质量
管理。配网运行方式管理是复杂配网运行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配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配网中存在互联互供的联络段的供电方式和各负荷段的供电来源的管理,以及对运行负荷的实时监测并根据负荷对配网运行方式进行调整。运行方式管理包括配网故障及
配网检修工作许可管理,在调度下达配网运行方式变更许可时要做好配网运行方式的变更管理,包括许可工作、工作完成恢复供电和停电期的售电损失的估算等。配网运行方式不仅是配网调度的主要工作,而且还是地调及更高调度管理部调度运行的主要依据,因此,配网
运行要与调度管理进行实时信息交互。另外,配网负荷监控对营销报装工作给予智能化支持,在营销业务应用中受理用户报装并制定供电方案时,系统可根据配网或配变的现有负荷、新增负荷和可承载负荷自动审查供电方案的合理性,从而保证供电和配网运行的可靠性。
3、异常管理
异常管理是指对配网运行中的异常信息的搜集、整理和汇总分析,异常信息主要来源于急修服务、用户举报、运行巡视。异常的内容主要是指对配网运行中出现的影响配网正常运行无法向用户可靠供电的故障或不经处理会导致无法向用户供电的故障。风险预测管理是指对配网运行中各故障点的发生情况和发生频率进行分析,预测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并提出降低故障率的措施。
4、资产管理
资产管理是对涉及配网设备及资料的采购、购置物品验收、出入库管理及设备的修试调试管理及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资产管理包括设备和材料购置管理、工器具管理、库房管理、设备修试管理;设备和材料购置管理包括申请、审批、采购、验收、入库;工器具的
管理包括安全用具、工器具、个人工具和设备调试仪器等的购置、入库、领用和保管;设备库房管理是指对库房的房间和物品架柜、设备归类存放和库存的定期盘存。资产管理要紧紧围绕配网建设与拓展业务和运行维护开展。
5、综合管理
综合管理是在配网基础业务管理全面纳入信息化管理后,以全面的配网信息为支撑,实现配网建设和运行过程的全面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可靠性管理、运行分析、综合查询。安全管理是对配网建设及运行中相关工作安全生产的指导与管理,包括定期检查监督现场工作的计划、安全生产工作调查、事故或故障勘查、分析和处理;质量管理是对配网建设及运行中相关工作中工作质量的定期检查监督、工作质量问题分析、处理;综合查询是根据不同条件或设备及线路分类对运行或库存设备的查询;运行分析是指结合调度电能信息、营销售电信息、用户负荷信息、配网运行方式和日常运行工作对配网运行状况的分析;可靠性管理是指通过配网日常运行的记录,分析配网的运行可靠程度。
三、 结语
随着深化应用可逐步实现电力配网管理与线路基础设备全流程化的闭环管理,完成配网资产管理与物资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推动生产管理与营销管理智能化相互支撑,实现电力营销市场需求推动输配电网架的合理规划和建设,监控供用电负荷情况并达到经济合理运行,使得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更加经济。
参考文献:
[1]王凯. 浅谈电力配网管理的有效途径[J]. 机电信息. 2012(21)
[2]韩志. 抓运行管理是抓配电管理的关键[J]. 今日科苑. 2008(12)
[3]李春. 供电企业配网信息管理探析[J]. 信息通信. 2012(03)
[4]徐翀. 坚强智能电网下的资产管理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