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两年,徐兆寿就透露将有一部作品出来,现在终于出来了——长篇小说《荒原问道》。
徐兆寿先后经历了青春书写、热点书写两个阶段。前者是以一个执著的诗人和诗坛殉道者的身份出现的,代表作品有《那古老大海的浪花》等;后一阶段的代表之作则是长篇小说、也是徐兆寿前年些最有影响的作品《非常日记》。
《荒原问道》与徐兆寿以前的作品完全不同。如果早期是在追逐文学之梦,继而关注校园现象和社会热点,那《荒原问道》则是创作和思考上的一次飞跃——开始了文化与心灵的叩问。
小说中,有着一个中年文化学者、作家多年的人生体悟。可以说,《荒原问道》突破“非常”,成功“转型”!
从性文化的角度,来切入小说的叙述,中国好多成名作家都已有过尝试。上个世纪的寻根文学,以及贾平凹的《废都》都属此例,甚至陈忠实的《白鹿原》也不乏大量的性描写,《荒原问道》也在作这样的尝试,不乏这样的叙述。
小说的跨度比较长,从1950年代一直写到“新时期”:夏木作为一个右派,先后经历了改造、饥饿、逃亡、隐姓埋名、结婚、考大学、衰老等不同阶段,写出了夏木的全部遭遇和体悟。故事由“我”的故事和夏木的故事两部分组成,“我”其实是夏木故事的叙述者,重心还在于夏木的故事,夏木的故事包含着书中全部的沉郁和悲怆。
夏木作为一个历史和政治的受难者,他在民间获得保护和新生,这种民间的、西部的、底层的文化很有必要进行考察,徐兆寿以传统的文化视角与多年的性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双重视角,来书写夏木如何成为夏忠。
长期以来,由于受新文学中启蒙主义的影响,民间往往是一个需要启蒙的阶层。其实从现实中来说,民间和知识分子构成了一种互相启蒙的过程,我启你蒙和你启我蒙的故事。在《荒原问道》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许多熟悉的然而鮮有作品涉及的东西,这是它的另外一处价值所在。
徐兆寿名成于大学校园,生活、工作于大学校园,“大学校园”给其作品提供了足够的营养源,如果离开了大学校园,徐兆寿的作品或许会失去标签意义。所以,在《荒原问道》这部书中,同样有许多章节写了大学校园。
作为大学生的夏木是传奇的,他的才情和多年来民间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经验,成为他身上的深厚底蕴,后来作为大学教师的他也不乏吸引人的地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注定成为大学“游戏”规则中的边缘人,因为他钟情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
徐兆寿先后经历了青春书写、热点书写两个阶段。前者是以一个执著的诗人和诗坛殉道者的身份出现的,代表作品有《那古老大海的浪花》等;后一阶段的代表之作则是长篇小说、也是徐兆寿前年些最有影响的作品《非常日记》。
《荒原问道》与徐兆寿以前的作品完全不同。如果早期是在追逐文学之梦,继而关注校园现象和社会热点,那《荒原问道》则是创作和思考上的一次飞跃——开始了文化与心灵的叩问。
小说中,有着一个中年文化学者、作家多年的人生体悟。可以说,《荒原问道》突破“非常”,成功“转型”!
从性文化的角度,来切入小说的叙述,中国好多成名作家都已有过尝试。上个世纪的寻根文学,以及贾平凹的《废都》都属此例,甚至陈忠实的《白鹿原》也不乏大量的性描写,《荒原问道》也在作这样的尝试,不乏这样的叙述。
小说的跨度比较长,从1950年代一直写到“新时期”:夏木作为一个右派,先后经历了改造、饥饿、逃亡、隐姓埋名、结婚、考大学、衰老等不同阶段,写出了夏木的全部遭遇和体悟。故事由“我”的故事和夏木的故事两部分组成,“我”其实是夏木故事的叙述者,重心还在于夏木的故事,夏木的故事包含着书中全部的沉郁和悲怆。
夏木作为一个历史和政治的受难者,他在民间获得保护和新生,这种民间的、西部的、底层的文化很有必要进行考察,徐兆寿以传统的文化视角与多年的性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双重视角,来书写夏木如何成为夏忠。
长期以来,由于受新文学中启蒙主义的影响,民间往往是一个需要启蒙的阶层。其实从现实中来说,民间和知识分子构成了一种互相启蒙的过程,我启你蒙和你启我蒙的故事。在《荒原问道》中,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许多熟悉的然而鮮有作品涉及的东西,这是它的另外一处价值所在。
徐兆寿名成于大学校园,生活、工作于大学校园,“大学校园”给其作品提供了足够的营养源,如果离开了大学校园,徐兆寿的作品或许会失去标签意义。所以,在《荒原问道》这部书中,同样有许多章节写了大学校园。
作为大学生的夏木是传奇的,他的才情和多年来民间生活所形成的文化经验,成为他身上的深厚底蕴,后来作为大学教师的他也不乏吸引人的地方,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注定成为大学“游戏”规则中的边缘人,因为他钟情于传统文化和现代哲学的探索,不屑于职称评定和学术论文写作,也不屑于与学术投机者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