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记录月旦人物的“私语”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min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棔柿楼’外,绿树一庭,翠色迎眉,花香与鸟语相伴,读书、写字、作文,极是宜人。”这是扬之水1991年6月15日日记中的一段。此段之前,尚有一句:“得姜德明先生所赠《书香集》,读一过,草成小文。”此段之后先是记上午带孩子去医院,中午和《读书》编辑部的诸位同人去吃披萨饼,然后是给谷林先生送去样书和校样,并借了几本知堂文集。
  在此之所以引述这一天的日记,因以上内容恰好体现了扬之水此时的社会身份和工作生活:《读书》编辑,书评人,年轻母亲,拥有适合读书写作的生活环境,与前辈文人学者有密切的交往并沉醉于阅读求学。
  继《〈读书〉十年(一)》之后,现在面世的是第二卷,所记是1991年到1993年,也正是“思想淡出”,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于“务实”的转折期,这卷日记从个人角度,以《读书》杂志为交汇点,留下了一份真实的记录。不管是涉及到的前辈学者,还是同辈朋友;不管是精神层面的交流,还是寻常的一次聚餐的记录,点点滴滴,从细节上保留了立此存照的文本档案。
  因是日记,也就愈加显得有私密性,所记所述,无所顾忌,但今天出版,显然是为尊者讳,或有其他考虑,有些人名便以空格代替,如此一来,便也有了猜谜填空的乐趣和苦恼,乐趣自然是阅读时前后文上挂下联猜出了空格代表的名字,苦恼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如1991年12月28日所记——赵萝蕤说起“近来对某某的宣传太令人反感”,赵萝蕤说:“我只读了他的两本书,我就可以下结论说,他从骨子里渗透的都是英国十八世纪文学的冷嘲热讽。十七世纪如莎士比亚那样的博大精深他没有,十九世纪,如拜伦、雪莱那样的浪漫,那样的放浪不羁,他也没有。”
  这个“某某”不难猜测,当是钱钟书。再“核对”之前的日记——1991年4月15日:扬之水去赵萝蕤家时,赵萝蕤正在读《读书》第三期上赵一凡谈《围城》的文章,扬之水便问赵萝蕤是否读过《围城》,赵回答:《围城》是早就看过的,但对书中所描写种种,并不熟悉。并说她和钱钟书是清华研究院时的同学,钱比她低一班,和杨绛也挺熟,当年她还和陈梦家参加了钱杨在杨家举行的婚礼,赵萝蕤说,她和钱钟书的生活圈子不同,钱是有生活阅历的,而她却没有。这段日记之后,扬之水又顺带一笔:“想起陆灏曾提到,施蛰存对他讲,《围城》中唐晓芙的原型即是赵萝蕤,钱当年是追求过她的,不知确否。”
  在1992年5月9日星期六的日记里,扬之水写道:“萝蕤师八十寿诞。请她到新开业的麦当劳吃汉堡包……”扬之水问起赵萝蕤当年的事情,赵说在大学中,她是同年级中最小的一个,王世襄、萧乾等年岁都比她大,但班级都低于她。那时赵的外号叫林黛玉,有许多追求者。“但她却追求了陈梦家”。赵属意陈梦家的原因不是因为陈梦家的诗,对于“新月派诗人”陈梦家的诗,恰恰是赵萝蕤“最讨厌”的,赵萝蕤追求陈梦家的原因用赵萝蕤的话说:“因为他长得漂亮。”
  关于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日子里的交往,从这些不同时间的日记里,若集中对比起来看,一个丰富的赵萝蕤的形象就呈现出来。同样,扬之水日记里的徐梵澄、谷林、金克木、叶秀山等等,莫不如此。
  再如1992年1月17日的日记,记叙了和徐梵澄先生的对话,徐梵澄谈到了某人,扬之水说:“您不是不喜欢□□□吗?”徐说:“对,我是不喜欢□□□,阿世,一贯的,在重庆时,就为蒋介石政府捧场,后来又为四人帮。”扬说:“可他写了一本《□□□□□》,很诚恳地检讨。”徐说:“那更不必,要就不做,做了,又何必去检讨?总是不甘寂寞罢了。”这番对话是从徐梵澄称赞《读书》1991年第12期《读书》上李慎之的一篇写□□□的文章谈起的。其實用不着再去找出当年的杂志来看,也不难猜测这两处的空格当为冯友兰和《三松堂自述》。读到这些地方,在正文边上,将这些空格填满,也是一种读书之乐吧。
  日记的好处就在不雕琢,就在随手的白描,就在这些琐碎的日子里,一段段白描留下了一位位人物的精神风貌或说某个侧面。这在那些正式的文章里是很难如此记录的。这也是日记的价值之所在。日记里也留下了扬之水对某些名家观点的不苟同,如1993年5月8日日记:关于陈寅恪的一次座谈会,座谈会上“李慎之包了大半个天下,余者皆不过插话而已。但他对清朝的一番评议,实在不敢苟同。”
  1993年9月17日星期五,扬之水在日记里写:“昨日黄昏一场秋雨,晨起顿觉溽暑阑而清霜至。虽络纬悲啼,蟋蟀宵征当伴白露斯零,但清风之下,耳畔唯有鸟鸣。秋阳融融,持唐鲁孙一册窗下展读,好不快哉!”读此,也实在是羡煞妒煞,好不快哉。
其他文献
在当武警前,他喜欢—个人在家里打沙袋、打树子。离家20年来,他从未联系过父母。  一个纵横三省一市,涉嫌犯下7宗枪击案,杀害6人、杀伤4人的退役武警曾开贵,被疑于1月6日,再次在南京犯下人命大案。  如果一切真的如此,那么,外号“四娘”的曾开贵至此已经是第8次出手了。  此前,重庆、长沙、昆明三地公安共悬赏百万,誓要将其捉拿归案,但如今已是追捕的第17个年头。  很显然,曾开贵依然身体健康,依然在
房价走势依然不明朗,涨跌口水战也越来越激烈,而这些却丝毫没有影响购房者的行动,只是在购房时,考虑得更多更细致,比如说,在购买二手房的时候,到底应该找中介捆绑的按揭公司?还是自己去找按揭公司?  调查发现,通过中介找按揭公司的话,按揭费用在1%~1.2%之间。按揭公司的收费底线一般都是0.6%,高过这个数目的,大多都是返给中介,一般来说,中介介绍一单按揭业务能获得数千元返佣。而绕开中介以个人身份去咨
自从文章为马伊琍新剧《风和日丽》好收视裸泳后,裸泳风风靡娱乐圈,男星们好像一下子找到了营销之路,半推半就地立下豪言要裸泳,女星也纷纷求男星仰起来。先是羽凡微博表态若白百何参演的新电影票房破亿,就躺着裸泳50米起,“若白百何童鞋参演的《浮沉》或参演的新电影票房再破亿的话,偶躺着裸泳50米起!请文座监督。”不少网友“幸灾乐祸”地表示:“文章没办到的事,坐等羽凡来办,那些求仰泳的女星到时可别跑。”  还
近期,中国影迷纷纷表示,“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得快”。全因中国电影界磐石般的存在,似乎在爆棚的市场面前失掉了冷静,乃至本性。导演圈中最有文化底蕴的陈凯歌,展开了《搜索》,告别旧文言,向现实浮华靠拢。反观靠着“磨嘴皮子”上位的屌丝代言人冯小刚,却拉着刘震云干起了《温故1942》的买卖。  然而这等角色互换的背后,硬说沦落或上升,都是外界扣的大帽子,一切不过是中国导演自身成长的一桩显征—无论从深及浅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词中句:“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该词句化用的是《孟子·尽心下》中著名的说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表达出一种“今人”面对“当下”时超拔前人,不完全以前人怎么说为标准的实践态度,尽管儒家一般说来是法先王、向回看的。孟子和辛弃疾所言均非写作之事,其意,更在面对历史和现实秉道持行,挺出我在,但我们可以将他们的说法引申至写作以及与写作直接相关的阅读上来。不论
北极星  夕阳铺洒在庄严的星罗山脊  阴影与光芒清晰如巨人的侧影  它脚下的一切暗了下来  人们归家的行迹如夜空的星点  阿其拉神山雕塑般伫立  从山巅朝脚下的盆地张望  父亲在井边抽烟  不停吐温柔的烟圈  北极星,我永恒的北极星  此刻在山顶望着我  像一只哭过的动人的眼睛  归 隐  候鸟隐入丛林,丛林隐入夜晚  我隐于家族疲惫的  鼾声,用一次休息返回童年  奔跑的指针指向看不见的时间  
一  我的故乡袁浦,又叫钱塘沙上,大唐年间,沙泥堆积,元末明初,露出头来,是由千百个钱塘小洲连成的一个美丽群落。  水鸟将此地作了憩息天堂,飞起落下,原生的鱼虾鳖蟹,随这浪遏沙洲,坦露平沙,水去时,带腿的急速跑窜开去,鱼虾不及避,上了岸,慌了神,赶紧颠着跳起,七弹八跃奔江而去。  据爷爷讲,五百年前,钱塘江里的一条船翻了,一个人游到沙洲上,捡了条命,这人的名字已无从知晓,从此却引来数百年的迁徙,开
享有中国古典小说“第一奇书”之誉的《金瓶梅》,刚一问世,便在当时的文坛和社会引起了震动,至今虽历经四百多年,仍毁誉不一。  对《金瓶梅》的评论与研究,或许也要在这悖论中打滚。有细心的学者为《金瓶梅》人物补作了“起居注”,统计其中性描写总有105处,其中大写大描36处,一笔带过的33处;其中西门庆参与的99次,占68%,潘金莲参与的53次,占36%。  第一禁书  《金瓶梅》成书的具体时间至今仍是一
岁月是把杀猪刀,《傲慢与偏见》里面二八佳人伊丽莎白在2012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里面变成了正当年华的少妇,当年的达西先生却饰演了看上去有点滑稽的少妇他哥,裘·德洛把原著里面虚伪残忍的卡列宁演绎成成熟隐忍的深情绅士,而那个花花公子渥伦斯基竟然是个90后!当然这些都不会影响到我们观影时的感受,反正阔别许久,我们中的多数人是认不出其中的几个人了。  伍尔夫曾经热烈称赞过俄国的文学作品,俄国作家在表现
按照2014年中央1号文件有关推进信息进村入户的部署要求,遵照汪洋副总理的指示精神,农业部自2014年开始在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南、甘肃等10省(市)的22个县整县推进,开展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  一年多来,农业部和试点省(市)、县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开拓创新,扎实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进展。截至2015年3月10日,已建成运营村级益农信息社3669个,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