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坐书房做书痴

来源 :现代青年·精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
  金钱、俸禄、美女,与书联系在一起,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之所在,书故而成为一种信仰与宗教般的什物。想想也是,穷文富武,那时候,一介寒儒连粥都喝不上,没有一点理想激励他,早把书本扔在脑后了。
  书与书生,似有一种递进转换互补的关系。明人于谦诗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很准确地道破了这层关系。人们往往先是读书、买书、找书,甚至偷书、抄书,学问一旦做大了,这种主仆关系开始转换,变为批书、评书,当然还有著书、编书和印书。司马迁写《史记》,藏之名山传诸后世,那是读完了书之后为书立下的汗马功劳;李贽、金圣叹批书评书,也属书们的真正知音;曹雪芹蘸着血泪写红楼,高鹗先生又涕泗横流地补齐,二人都应列入书痴队伍;只有玩世不恭如清人龚自珍,才能吟出“著书都为稻粱谋”句,换句话说是商品意识,以文换米,著书便多了一重别样的目的。
  我曾请友人镌一印,文曰:“避斋主人稻粱谋士。”“避斋”是我为书斋取的名,当时我所住的楼层是13楼,阿拉伯数字“13”组合在一起就是个英文字母“B”,取其谐音,就是“避”。再往深处说呢,还是龚自珍的影响吧。
  谈书、谈书斋、谈书房,写到这个时候,本来高雅的书房空间好像透出世俗气。其实不然。面对着书房里这一摞摞、几柜子的书,忆及自己与书的交往,其实全由大俗引发,具体点说,与少年时代的“偷书”有关。
  偷者窃也,读书人窃书不为偷,先贤曾多有辩白。只是我“偷书”时是云南军营中的一名新兵,还够不上“读书人”三个字。
  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当时我17岁多一点。当然还没有自己的书房,不过却受命管理着一个炮团暂时被封存的图书馆,那真是一个别样的文学空间!我挖书山不止,经常偷看里面的世界名著和各种文学经典,记忆中有《战争与和平》《白鲸》《巴乌斯托夫斯基选集》《神秘岛》《红岩》和《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杨家将演义》《说岳前传》等等。身为团广播员、放映员和图书保管员,我有权进入这个图书室,尽管有点“监守自盗”的意味,但这个“隐秘的书房”却给我后来的人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那段时间我本瘦若竹竿,但每自图书馆出来,腰围顿见肥硕,较之今日之腰围有过之而无不及。书们也似乎谅解我的痴迷,给我诸多好处,当时虽无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但有那暗夜里的星光、久旱中的猛雨、饥渴交并时的饕餮大餐。书待我不薄,今日能操笔墨生涯,便是当年的馈赠。
  书中自有什么?三个字:你自己。有时候独坐书房,静夜自思:“著书都为稻粱谋”吗?其实未必。你可以一字不写地生活,打打麻将,看看电影、电视,听听音乐,这都是人生中的赏心乐事;但你一旦走上了与书相伴的笔耕生涯,让你扔掉这支笔去做别的,你会精神忧郁直至崩溃,你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
  你的岗位在书桌,你的天地在书房,你的文学空间就在此时此地。“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谁说得这般明白?陆游。一个居“书巢”的迂夫子,我心中的偶像。你的人生乐趣在读书、评书、购书、存书,还有写书,这已成为溶在血液和连在神经上的一种习惯。“百无一用是书生”,对,就当一名这样的书生,挺好。
  书中自有……自有什么?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只管翻阅就是。
  也许什么都有,也许什么都没有。
  我书房的墙上挂有两位朋友的字,一幅是汪曾祺老人1991年给我写的“避斋”二字,一幅是10年前搬家时向陕西文友贾平凹先生求字,他信手给我写下的“眼前无一物,笔下有洪波”。这两幅字在我的书房中,像警示牌,提醒我珍惜文学,珍惜我所拥有的文学空间。虽然汪老已经远去,但他的潇洒,他的从容,他的文笔让我至今思念不已,而平凹兄笔耕不辍,杰作迭出。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次全国散文評奖在无锡举行,贾平凹当时给大家写字,我很喜欢他的书法,但跟他还不太熟,没好意思要字。10年前,我们已经成为很熟的朋友了。墙上的“眼前无一物,笔下有洪波”,好像一个老朋友站在我旁边,提醒我:洪波,别放下你的笔!
其他文献
父亲打来电话说:“你妈住院了。”60多岁的母亲极少生病,聽到这消息着实吓了我一跳,准备买票奔回老家。  父亲安慰说:“别急,无大碍。”  原来母亲是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住院,以前一直有腰腿痛的毛病,她总是忍一忍就过去了,这次压迫腿神经,腿痛得下不了床,整晚都睡不着觉,实在忍不下去了才住了院。  经过几天住院针灸理疗后,疼痛减轻了许多,母亲才能接电话。在电话里她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气若游丝,而是略带兴奋地跟
1  林小小读高一时,偶然听见一首老歌,然后她着了魔似地喜欢上那位十几年前的歌手,把这位歌手演唱过的所有歌曲听了一遍又一遍。那些纯美又略带忧伤的老歌让林小小如痴如醉。  小时候的林小小是个活泼快乐的女孩,她在少年宫学唱歌,连音乐老师都夸她像只百灵鸟。后来上五年级那年,林小小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由于药物的副作用,身材瘦小的她日渐长胖,变成了大家眼中的胖子。  那一年,林小小参加了最后一次唱歌比赛。
在你的生命中  有蜜蜂親过  也有蝴蝶舞过  鸟儿恋过  或许什么也没来过  你热烈地绽放  默默地凋零
夜晚更火。  这是初来海口的游客姚宏对海口市的最深印象。7月27日晚,他在本地朋友的带领下,来到海甸三西路,体验了一回几乎每晚都人气火爆的海大南门夜市。“整齐划一的摊位,数不尽的特色小吃,颇有中国台湾夜市的感觉。”姚宏说。  实际上,海口夜市的建设,正是借鉴了中国台湾等地的经验。如今,十多个已经开业的夜市,各具特色,不仅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也极大地促进了旅游消费,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形象。  以夜市为
53万微博粉丝,3座围棋世界冠军奖杯,年收入700余万元……当这些光鲜诱人的标签都集中贴在一人身上,搁谁可能都会有些飘飘然,何况头顶这些光环的人是年仅18岁的少年天才棋手柯洁。  当谷歌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在全球瞩目的“人机大战”中击败世界冠军、韩国棋手李世石九段,柯洁凭借一句“就算阿法狗(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但它赢不了我”,立即成为网民偶像。  有人说他太狂了,而柯洁则笑着说:“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高考的日子即将到来,行将高中毕业的我,心情也不免紧张了起来。尽管作为一名留学预备生,我并不需要参加这场考试,但是,看到身边同学、好友们忙碌复习的身影,我还是会有一种飘忽、朦胧的参与感,即便自己不会踏入考场,也仿佛置身其中。曾经有长辈对我说,每一届高考,都是整整一代人共同的烙印——如今看来,诚不我欺也。  2017年,我升入了理想的高中,踌躇满志地准备向大学和成年人的世界迈进。当时
七月的盛夏,透露着晴空万里,游走的翠绿与瓦蓝的天空遥相呼应,随风飘移的云絮短暂而美丽,好似一幅展开的画卷,向天地间蔓延……  网红城市重庆早已是烈日炎炎,想要逃离主城的酷暑,寻一座风光秀美的休闲养生之城,过一个舒适清凉的夏天,离主城仅30分钟车程的綦江,全年平均温度只有 15℃ ~ 22℃,这里有浪漫唯美的横山仙花谷,巍峨雄奇的古剑山,清澈秀美的綦河水,还有全国最美乡村,定是你“想来、想留、想念”
2019年12月初,海南省首届传统工艺高峰论坛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活动,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行,有关黎锦的话题在主旨演讲和嘉宾研讨中,占了很大的分量。  作为海南唯一的世界级非遗项目,黎族织锦纺染织绣四大技艺在十年间经历了哪些事,政府和民间都做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2009年10月1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以下简称“
在敦煌,时间是一种特别的存在。  时间是静止的,上千年的文明仿佛凝固在一尊尊雕像、一幅幅壁画上;时间又是流动的,一代代莫高窟人在这里孜孜以求,奉献青春。  据敦煌文献《莫高窟记》所载,十六国前秦建元年间,禅师乐僔途经敦煌三危山,在此地开窟修行。此后渐渐有僧人、民众来此开窟造像。有人认为,“莫”原指“漠”,意为“沙漠的高处”。后因“漠”与“莫”通用,故改称为莫高窟。  莫高窟,对游客来说,是新鲜的奇
上映日期:2020年12月31日  导演:韩延  主演:易烊千玺、刘浩存  类型:剧情  地区:中国大陆  由韩延执导,易烊千玺、刘浩存领衔主演,朱媛媛、高亚麟主演,夏雨特别出演,岳云鹏友情出演的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于2020年12月31日跨年夜全国公映,上映仅半个月票房就破10亿,成为中国影史第79部破10亿的影片。  2015年,韩延导演将熊顿的抗癌漫画《滚蛋吧!肿瘤君》搬上大银幕,感动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