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即将面对人生转折的情况下,中职生会遇到许多心理问题,如自我认识、人际关系、事业规划、学习方向、日常生活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切实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扩大教学对象范围,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学校优势资源,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措施。本文就新时期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作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几年来,职业中学学生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又对中职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许多中职生都有躁狂、抑郁、孤独症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开展心理教育已成为必然。在学校课程中引入心理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克服中职生心理问题,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缺乏正确交流方式,人际交往能力差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还会对身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中等专业学生为青少年,他们在感情上所经历的心理创伤使其易与身边之人发生冲突。这种矛盾不只存在于朋友之间,还表现为与教师的互动以及亲子交流之间。中职生无法迅速地适应现阶段的交友关系,无法迅速地调整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这是造成团队冲突的重要因素。另外,中职生由于缺少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语言表达不畅,语言的偏激,常常造成师生关系的不良。家族关系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率和家长管教方式变化速度不匹配是造成家庭紧张的主要原因。
(二)人际关系紧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走进校园后,其人际交往方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表现在师生关系上,也表现在活着的人际关系上。随着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教育方式、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逐渐成为学生间的磨合阶段。另外,在新兴媒体环境下,由于资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中职生更容易通过新兴媒介来进行沟通,减少与现实沟通的机会,使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进而产生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一部分学生不擅长听取意见,不能进行正常而有效的感情交流和思想交流,因而人际交往的进展受到限制。
(三)缺乏自信与自尊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在普通高校无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影响。许多情况下,学生会感到自己的实力低下,受过教育,缺乏自信心。对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全新生活,学生们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会造成破罐破摔,不懂得有尊严地尊重自己。
二、在创新媒介环境下,健康教育模式的更有效举措
(一)利用网络新兴媒介拓宽教育途径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心理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平台。因为它还具有互动、平等等特性,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能减少心理教师间交流的障碍。与此同时,由于新型媒介的虚幻和隐蔽性,学生们能够在无需警惕的环境下与外界沟通,摆脱迷茫、痛苦、忧郁,并积极地向教师寻求心理上的敏感问题。运用新型媒介进行心理教学,能满足中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有效地促进在线和线下心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心理教学质量。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可充分利用已有的新型媒体网络资源,建立心理教育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知识,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另外,通过建立网上咨询热线,通过新媒体和其他网络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组织在线的身心健康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减轻精神压力。借助于网络平台的身心辅导服务,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身心干预,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感受力,有效地克服虚拟网络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育
家庭心理环境在教育中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平等、民主、包容、平等的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作用。除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教学环境外,还应做好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将教师的家庭关系与学生的心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更为方便的心理沟通方式、良好的家教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心理教学价值观。为此,应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父母关系,建立平等、坦诚、相互信任的家庭关系。
通过家长学校、班主任家长活动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家教宣传。透过举办心理健康家教论坛,父母能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认识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它转变成良好的自我教育方式,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儿童心灵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学校也可邀请家教专家举办讲座,介绍成功家庭教育案例,采用科学的方法,协助家长分析判断,全面改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素质。
(三)成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辅导
中职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人际交流不足是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青少年时期,中等职业学生通常具有很强的反叛情绪,对于粗暴的殴打和体罚则起到反作用。为此,学校还可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了解中职生的情况。就职业生涯而言,通过建立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室,学校可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使之成为一种社会群体,更好地促进心智健康成长。
(四)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为学生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课外活动、社团实践活动、演讲比赛、答辩竞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学业。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账户等新型媒介,传播精神卫生知识,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结语
总之,中职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心理咨询室,保障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学校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建立健全评估制度,以保证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晓燕.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945.
[2]王琳娜.基于新媒體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1):7-8,45.
[3]杨海玲.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环球市场,2020(1):277.
关键词:新媒体;中职;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近几年来,职业中学学生的暴力事件层出不穷,这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又对中职教师提出了巨大挑战。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许多中职生都有躁狂、抑郁、孤独症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开展心理教育已成为必然。在学校课程中引入心理教学,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克服中职生心理问题,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缺乏正确交流方式,人际交往能力差
中职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还会对身心产生重要影响。由于中等专业学生为青少年,他们在感情上所经历的心理创伤使其易与身边之人发生冲突。这种矛盾不只存在于朋友之间,还表现为与教师的互动以及亲子交流之间。中职生无法迅速地适应现阶段的交友关系,无法迅速地调整个人和团队之间的关系,这是造成团队冲突的重要因素。另外,中职生由于缺少交流,思想和情感的语言表达不畅,语言的偏激,常常造成师生关系的不良。家族关系方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率和家长管教方式变化速度不匹配是造成家庭紧张的主要原因。
(二)人际关系紧张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走进校园后,其人际交往方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表现在师生关系上,也表现在活着的人际关系上。随着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教育方式、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逐渐成为学生间的磨合阶段。另外,在新兴媒体环境下,由于资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中职生更容易通过新兴媒介来进行沟通,减少与现实沟通的机会,使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进而产生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一部分学生不擅长听取意见,不能进行正常而有效的感情交流和思想交流,因而人际交往的进展受到限制。
(三)缺乏自信与自尊
中职学生大多数是在普通高校无法进入普通高校学习的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有一定影响。许多情况下,学生会感到自己的实力低下,受过教育,缺乏自信心。对于在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的全新生活,学生们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会造成破罐破摔,不懂得有尊严地尊重自己。
二、在创新媒介环境下,健康教育模式的更有效举措
(一)利用网络新兴媒介拓宽教育途径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出现,为心理教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平台。因为它还具有互动、平等等特性,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能减少心理教师间交流的障碍。与此同时,由于新型媒介的虚幻和隐蔽性,学生们能够在无需警惕的环境下与外界沟通,摆脱迷茫、痛苦、忧郁,并积极地向教师寻求心理上的敏感问题。运用新型媒介进行心理教学,能满足中职学习者的个性化需要,有效地促进在线和线下心理教学的有效衔接,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心理教学质量。为此,中等职业学校可充分利用已有的新型媒体网络资源,建立心理教育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各种心理知识,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另外,通过建立网上咨询热线,通过新媒体和其他网络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组织在线的身心健康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减轻精神压力。借助于网络平台的身心辅导服务,对学习者进行有效的身心干预,可以帮助学习者了解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感受力,有效地克服虚拟网络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育
家庭心理环境在教育中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平等、民主、包容、平等的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况具有重要作用。除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教学环境外,还应做好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将教师的家庭关系与学生的心理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更为方便的心理沟通方式、良好的家教环境,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心理教学价值观。为此,应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父母关系,建立平等、坦诚、相互信任的家庭关系。
通过家长学校、班主任家长活动等方式,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家教宣传。透过举办心理健康家教论坛,父母能更好地掌握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认识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把它转变成良好的自我教育方式,更加全面、客观地了解儿童心灵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学校也可邀请家教专家举办讲座,介绍成功家庭教育案例,采用科学的方法,协助家长分析判断,全面改善家庭环境,提升家庭素质。
(三)成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辅导
中职生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难题。人际交流不足是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表现。在青少年时期,中等职业学生通常具有很强的反叛情绪,对于粗暴的殴打和体罚则起到反作用。为此,学校还可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了解中职生的情况。就职业生涯而言,通过建立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室,学校可开展心理健康辅导,使之成为一种社会群体,更好地促进心智健康成长。
(四)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为学生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如:课外活动、社团实践活动、演讲比赛、答辩竞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完成学业。利用微博、微信朋友圈、公众账户等新型媒介,传播精神卫生知识,营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结语
总之,中职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有深入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心理咨询室,保障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另外,学校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建立健全评估制度,以保证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罗晓燕.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3):945.
[2]王琳娜.基于新媒體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1):7-8,45.
[3]杨海玲.新媒体环境下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析[J].环球市场,2020(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