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太焦虑,恐怕你是缺“练”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cch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锻炼身体不仅能增强免疫力,保持好身材,还能帮你赶走焦虑,让你的大脑获得更多“平静、愉悦”的正能量。如果你总是被负面情绪困扰,赶紧动起来吧!
  运动让神经元兴奋,却能缓解焦虑
  运动让人感到兴奋,精力充沛,这是因为运动能够促进神经元(脑神经细胞)的新生,而这些新生神经元很容易兴奋起来。当我们面对危机的时候,这些神经元就会“燃烧”起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逃走还是战斗的决策,以保住性命。但是,有的时候危机并不致命,却会一直困扰着你,如果大脑中的大量神经元持续兴奋,就会导致焦虑情绪,反而变成了一种负担。按理说,热爱运动的人更容易感到焦虑不安,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实际情况恰好相反,不论是动物还是人类,运动都能够帮助其减轻焦虑情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运动让负面情绪得以缓冲
  实验中,体育锻炼的确会让大脑海马体产生大量新生神经元。海马体是负责思考和情绪反应的大脑部位。除了促进易兴奋的神经元新生,体育锻炼还会让大脑产生另外一拨功能相反的神经元。这些特殊的神经元会释放一种名为GABA的神经递质。GABA能抑制大脑的活动,让其他易兴奋的神经元不会过于兴奋。这些特殊的神经元就像是大脑的“保姆”一样,在需要的时候安抚它焦躁的情绪。
  例如,将动物或人置于冰水中时,不致命但是让人不舒服的温度会刺激其大脑中大量的神经元兴奋起来。如果一直待在冰水中,大量持续兴奋的神经元就会导致焦虑。但相比平时缺少锻炼的动物或者人,长期跑步的动物或者人的神经元能很快恢复平静。这是因为长期锻炼使大脑产生了更多的“保姆”神经元,其释放的GABA神经递质能快速安抚其他躁动的神经元,从而及时遏制了焦虑情绪。
  總结一下,就是运动不仅会促使大脑产生更多活跃的神经元和突触,也会让大脑产生更多有抑制性的神经元,起到一个情绪缓冲的作用。另外要说明的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中,动物在接受情绪刺激之前24小时内,所有动物都没有进行任何体育锻炼。这意味着,运动对大脑情绪方面的影响并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存在的。在对比缺乏运动和长期运动的动物的大脑时,研究者也发现,两者的海马体有明显不同。
  运动让我们变得更积极
  除了增加大脑中能够缓冲情绪的神经元,运动还能够通过其他方式来帮助我们保持好的情绪。
  运动会刺激大脑释放内呔啡。它是大脑中的天然“吗啡”,有较强的镇静作用,会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自然就能够减轻抑郁和焦虑的情绪。
  运动会使体温升高,起到安抚情绪的作用。
  运动能调节免疫系统。免疫系统中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加重抑郁情绪,而运动可以减少这些化学物质的产生。
  运动可以提高你的自信。在运动中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例如学会了滑雪、成功减肥等,会提高自己的自信心,而这会让你的心情也好起来。
  转移注意力。如果你一直陷在负面思维中不可自拔,运动可以帮助你转移注意力以及尽早走出负面情绪的阴影。
  运动会增加你结交新朋友,以及跟人保持感情联络的机会。在社交中,友情能够让你保持愉悦的心情。
  经常运动的人生活方式也更健康。常运动的人大多没有酗酒和吸烟等健康恶习,因为他们能够在运动和社交等健康的方式中释放和安抚自己的情绪,不需要借助烟草和酒精的力量。长期来看,烟草反而会加重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如何才能坚持下来?
  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们什么都不想做,更别说无聊的跑步或者游泳了,到底如何才能够坚持运动呢?
  1选择喜爱的运动。慢跑、游泳等运动当然对情绪有好处,但是未免有些单调,让人难以坚持。不妨选择你喜欢的运动,例如打理花园、和孩子打羽毛球、遛狗、去郊外骑车等等。
  2制定合理计划。制定合理和能够完成的计划,然后再一点点地增加运动量和时间,否则无法完成计划的挫败感会让你的情绪更加低落。
  3别把运动当任务。如果把完成运动计划看做一项任务,你将感到很大的压力,应该尽量把运动当成一种放松的休闲方式。
  4扫清障碍。认清到底是什么在妨碍你运动。如果因为住家附近没有健身房,那就做做户外运动,如果是因为自制力不够,那就找个同伴互相监督。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2019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开展相关研究,依据等量随机电脑法分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选择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方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例数少于对照组,腰腿疼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生脉散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7月就诊的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进行生脉散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气阴两虚型心悸诊断标准,入组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接受三联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内,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1)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应用MRI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治疗与关节镜治疗效果的评定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针灸康复科及关节镜科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住院患者共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中医保守治疗组(中医治疗组)、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组(关节镜治疗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像学改变MRI检出情况。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88
期刊
摘要:目的:知柏地黄丸治疗阴虚热盛型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取东阳市中医院2019年1~8月收治的170例阴虚热盛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5例)与治疗组(85例),治疗组服用知柏地黄丸+胰岛素降糖,对照组使用安慰剂+胰岛素降糖。结果: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FB g、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臨床药物治疗心血管内科心绞痛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心血管内科心绞痛患者,在2018年12月开展研究,在2020年6月结束研究,共84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随机编号处理,编号为奇数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编号为偶数的42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的社区规范化管理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管理措施,观察组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管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骨密度、血碱性磷酸酶、血钙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各指标较干预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的体外抑菌试验,观察黄连素液的抑菌效果,并以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用医院自制的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进行处理后,用电镜观察细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电镜下,经黄连素液处理的耐药菌株菌体分散,部分菌体固缩死亡,而陰性对照组表现为细菌菌体聚集成团,表面光滑,细胞结构完整、胞质均匀,可见有丝分裂。结论:黄连素液对耐甲氧西林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暴力伤医事件的社会心理诱因与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某地区管辖范围内受到暴力伤害的200名医生资料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生暴力伤医的因素主要包含不当归因引发认知偏差、相对剥夺引发患者愤懑情绪、非合理期望造成心理挫折感、社会燃烧要素引发患者方暴力伤医。结论:暴力伤医事件的发生和诸多社会心理因素有关,通过借助心理学结构的框架理论,全面阐述暴力伤医的社会心理因素,
期刊
摘要:目的:胃溃疡患者应用泮托拉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止痛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治疗的胃溃疡患者360例,按抑酸剂的不同分为泮托拉唑组120例、奥美拉唑组120例、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120例,对比三组胃溃疡患者临床疗效及止痛效果。结果:泮托拉唑+奥美拉唑组临床疗效及疼痛缓解率均高于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P0.05)。  1.2 治疗方法  三组均给予抗菌、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