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优秀影视作品进行学生道德教育的探索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有利于疏导学生心理,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影视作品道德教育和谐校园
  
  影视传播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电视媒体是党的宣传文化阵地,这决定了影视传播的政治属性,因为影视作品主要是通过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的。现在,电视已成为当今大众媒体中的强势媒体,具有技术先进、传播速度迅捷、覆盖面广阔、收视率高、内容生动直观等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优势和特点,收看电视已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电视的内容很丰富,有重要的国内外大事包括党中央和政府的精神,有社会文化知识与各种服务性的信息,还有大量的综艺、娱乐和欣赏类的影视节目,其中影视作品所占的比例很大。显而易见,正因为影视传播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等一些优势,必须充分发挥它在公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如何对学生开展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一直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思考的话题,发挥影视资源的教育优势不愧为一个重要举措。
  
  一、利用影视作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其中运用影视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践证明:优秀的爱国主义影视片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艺术内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这种教育活动也是促使中小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观:弘扬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志向:逐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
  用优秀影视片对广大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已成为国家、社会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措施。影视、音像对大学生道德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审美的熏陶。影响之大,是父母和老师教诲的强有力的补充。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将成为大学生知识教育、科学普及、了解社会和个性发育的重要选择之一。我们认为,电影电视作为宣传媒体,必然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加深对影视作用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能动地利用这个有效工具。为素质教育服务。近年来,我们通过向学生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国防教育专题片等优秀影视片,积极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大学生影视教育活动,将影视手段运用于深化素质教育。陶冶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道德品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科学态度和艺术感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影视教育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多彩的影视世界为学生提供了多维的信息途径,学生的精神素养有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发展。
  影视传播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创新的精神搞好影视作品的创作。1、在题材选择上,要积极拓展创作领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向前发展,人民群众的实践领域是无限的,为影视作品的创作和选择题材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可供选择的内容很多、很丰富。要深入现代化建设的火热生活中,开掘创作的源泉,从中选出受人民欢迎的题材,让观众满意,要不断塑造体现新时期道德要求的各类新人。引导人们树立高尚的情操,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昂扬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2、在思想性方面。必须积极健康,昂扬向上。影视传播作为党的文化阵地,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的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也就是要唱响主旋律。要充分利用影视传播受众面非常广泛的优势。歌颂和塑造社会主义新人。鞭挞腐朽和阴暗的社会现象,帮助人们培养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在全民族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不论作品的题材和风格样式如何,其思想内容必须有益无害。3、在艺术上,要不断创新,追求完美。影视工作者自身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要明确的责任意识,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在为观众提供高品位的艺术审美享受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敢于攀登艺术创作的高峰。
  广大电影电视工作者制作了大量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创造意识、科学精神、高尚道德情操都可以体现。影视片中,各种优秀人物的高尚品质正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筑建人格长城的素材。我们在影视教育中有的放矢地给同学播放了不少塑造我们党众多领导干部光辉形象的影片,如《孔繁森》、《抉择》等,在学生心中筑起坚固而崇高的人格长城,使学生能以自己的独立人格、良好道德来抵御不良风气影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一代新人。
  搞好这个工作,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究实效。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视片,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在改善办学条件的过程中,逐步配备有关器材。目前有电影放映或录(放)像设备的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制订放映计划,安排场次,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没有条件的学校,要主动与当地电教馆(站)和电影发行、放映单位,影剧院(场)联系。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农村、边远山区要采取灵活办法。组织电影放映队,定时、定点、定片目为学校提供服务。以保证学生按规定看到一定数量的影视片。
  应切实做好组织领导和服务工作。利用优秀影视片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教育工作。各地有关部门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协作,做好组织和服务工作。各地应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统筹安排:教育部门负责组织落实、检查指导:广播影视、文化等部门负责提供片源、宣传材料及必要的条件支持。
  
  二、运用影视教育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作品是艺术与科学的产物,它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可信、感染力强的特点。也是素质教育极其有效的手段。影视片可以直观的、形象的再现客观事物,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本来比较抽象、枯燥的材料变得生动形象,使教学时空的得以拓展,教学模式得以更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了统一,深受学生的欢迎。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学生不管在课内课外,学起来都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和愉悦。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运用影视手段,延伸课堂教育。影视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影视中的形象。是影视主创人员把日常生活中的各类社会现象加以高度的集中、概括、提炼、加工。再通过合理的想象塑造出来的,因此。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之余,组织学生观摩 优秀爱国主义,反映主旋律的影片。可以通过教学目标的改变,教学观念的更新,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进一步了解社会现象,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扩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范围,比较全面地掌握社会发展主旋律,
  随着电子技术普及,当代青少年正在从读写时代逐步进入视听时代,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铺天盖地而来的电影、音像产品对青少年价值观、人生观和人格的养成有更大的影响。然而,他们平常接触到的大多是二三流的东西,甚至是色情、暴力的东西,而对真正代表人类文明的影视精品却缺乏足够的了解。我们就有责任组织引导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影视作品教育,爱国主义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产品,包含着一系列潜在的民族符号。
  
  三、利用影视作品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
  
  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或民族,所以能够久经劫难,颠仆不破,屹立于世界大国之林。舍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再无其他途径。中华民族素以刻苦耐劳、聪明智慧、勇于进取、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著称于世。民族文化与意识、传统都有其传承演绎的完整过程,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探险家、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为我们后来人留下了宝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万分珍爱、发展、弘扬、继承。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责任。江泽民主席1995年1月30日讲话中明确提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我们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而神农文化更不用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炎黄子孙的精神支柱。二十世纪初曾有人这样说:“一民族而能立国于世界,则必有一物焉。内之足以统一群力,外之足以吸收文明,与异族抗,兹物名之日国魂。”这国魂就是自强不息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是个人安身立命的崇高人格境界,其中包含着个人对社会的神圣责任,它有助于调整心态,健全心理,直面人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痛苦磨练是人生成功的必经之路,人的修养是和环境的磨练分不开的。充满艰难险阻,非常人能忍受的逆境不仅不会成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障碍。相反是造成促使能人志士建功立业的有利条件。只有经过这样的艰苦卓绝的奋斗过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有能力开创自身生存发展环境又能造福社会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利用优秀的影视作品则可以促进这个目标的实现。
  某学校利用现有的校园广播电视系统设备,组织全校学生观看影视教育片——《一个独生女的故事》,将影视作为德育特色教育的载体,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影片中描述了一个不到10岁的女主人公鸣鸣,在父亲病逝、母亲患重病的情况下,毅然以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照顾家庭重任的故事,表现了女主人公鸣鸣在生活的磨难中迈着坚实的脚步前进,勇敢地面对生活挑战的坚强意志。影片通过细微情节的描述和女主人公鸣鸣真情的演绎,使学生在道德、情感、意志等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很多学生深受教育,甚至有的学生都流出了感动的泪水,纷纷表示要学习鸣鸣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一部值得每一位青少年观看的德育影片。影片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使学生在欣赏影片的过程中,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心灵。这种将影视“活教材”与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兴趣欣赏的同时又自觉地接受了教育。
其他文献
相机的色彩管理  不同品牌以及不同型号的数码相机,在色彩方面是存在差异的,色彩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色彩的准确还原以及色彩在不同设备间的一致性。所以对相机的色彩管理就是帮助摄影师还原拍摄环境中的色彩,并且为后期调整提供标准的参考颜色和数据。通过拍摄爱色丽的灰卡,我们可以确定灰平衡及测量准确的曝光,校正相机内的自定义白平衡,获取精确的色彩还原,专业的精度可以达到140色。  显示器的色彩管理  数码相
一则“魅力千灯”全国摄影大展征稿启事,迎来了17833张投稿作品,时间仅有9个月,足见影友的“狂热”,足见千灯的魅力。在一个地方性的摄影大展中,能够得到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影友的强烈响应,着实少见。其中作品只有135幅入选,可谓百里挑一。    魅力古镇    千灯是江苏昆山市的一个小小古镇,东邻上海,西接苏州。烟雨蒙蒙,似梦似雾的春雨常常将古镇装饰得如同仙境。百花争艳的秀色,
[摘要]跨文化交际是外语学习的手段和目标,而当前的大学外语教育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以单纯的外语语言教育为主。本文主要从当今时代需求出发探讨如何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用电影作为手段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网络教学 大学英语 英语电影    一、引言    随着中国的入世和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市场上对于有自己专业同时能熟练操作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自从二十世纪90
在纪实、人文摄影中,现场光所营造的气氛是令许多摄影师为之迷恋的,尤其是在配以浅景深效果时。这就要求镜头的光圈必须足够大,特别是对于纪实、人文摄影师常用的广角镜头更是如此。但是其制造难度无疑也是相当大的。像尼康新近推出的AF-S 24mm1∶1.4G ED全画幅广角镜头就是其中一个代表,因为这还是尼康首次在这个焦距段推出这样大光圈的镜头,填补了多年以来的空白。  该镜头采用了ED(超低色散)玻璃镜片
逃离春“劫”  没想到时过5年,2013年的春节,早已回国工作的我不但没回家过年,反而“逃”到了泰国。时值年根,80后的剩女,你懂的。还记得2012年春节七大姑八大姨轮番轰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妞妞,二姨单位有个小伙子,条件特别好,初六吧,我帮你约他见个面?”不容我说话,二姨便自顾自的打起电话来“晓明吗?过年好!我是你张姨……”  “妞妞啊,我同学的儿子和你年纪相仿,我和他妈妈40年前就是同
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试验九号卫星发射成功  3月12日1时51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完成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发射。  长征七号改遥二运载火箭由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改进研制而成,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载能力不少于7吨。  本次发射的试验九号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62次飞行。噬菌体中的“隐藏基因”可开发抗生素  德州农工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
[摘要] 李安通过对张爱玲小说《色·戒》情节的有意填充和细节上的修改,背叛了文本的主题。却在这种填充和修改下讲述自己的故事:在革命叙事和爱情叙事的互相交织推动下,表现乱世中一对被扭曲的男女间复杂的关系,并试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家”的伦理体系,来达到疗救人性的目的,最终却不得不屈从于时代的重压,走向失败。  [关键词] 《色·戒》 张爱玲 李安 革命叙事 爱情叙事 家    《金锁记》里曹
[摘要] 与法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的电影符号学理论相比,洛特曼的电影符号学思想有着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点,在洛特曼这里,对电影的符号学研究既不是对电影文本中的离散符号的解析,也不是对抽象的电影语法结构的提炼。洛特曼把电影文本看作是一个面向现实和观众开放的符号系统和交际系统,洛特曼的电影符号学理论不但具有巨大的独创性,而且还成为电影叙事学的先声。  [关键词] 电影符号学 电影语言
领导的支持    平庄煤业公司有关领导对此次活动非常重视。公司党委副书记刘欣声,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公司干部处处长隋福国等领导亲自到会祝贺。刘欣声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词,他说,摄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摄影现已经深入企业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和角落,并成为企业文化和百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广大员工通过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摄影素养和摄影水平,在《大众
摘要 1997年底,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亮相北京,在电影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其后,冯小刚导演的几部贺岁片《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都获得了极高的票房收入,创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神话。也创造了冯氏的贺岁品牌。  关键调 冯小刚 贺岁片 品牌 卖点    1997年底,冯小刚导演的贺岁片《甲方乙方》亮相北京,制作单位是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这部讲述梦想与现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