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肺病:“中西医结合”疗效好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211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门诊,我经常会遇到有患者来咨询:“医生,我上次检查做了个胸部CT,诊断报告说我患了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是不是我的肺不好了,病情严重吗?” 的确,在很多老百姓看来,“间质性肺病”这个名词似乎闻所未闻。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近年来,间质性肺病(肺纤维化)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危害也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以特发性肺纤维化为例,其发病率目前约为1.63%,起病后3年内急性恶化发生率为20.7%。预后差,生存期中位數为2.9年,5年生存率低于50%,几乎与恶性肿瘤无异。当然,这也并非表示一旦被确诊为间质性肺病,就等于被判了死刑。只要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间质性肺病还是能够被有效控制的;部分早期病变,甚至可以被逆转。
  间质性肺病分两类
  间质性肺病可分为有明确原因及原因未明两大类。有明确原因的间质性肺病包括:与职业相关的如尘肺、矽肺、石棉肺等,与药物相关的肺炎,与毒物相关的百草枯肺,以及与结缔组织疾病相关的间质性肺病等。而原因未明的,就是我们常说的特发性肺纤维化。
  特别提醒:有明确病因的间质性肺病,应以解决病因为主要治疗目标。部分找不到任何原因的间质性肺病患者,不要看到“纤维化”三个字就惊慌失措,因为原因未明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是有病程分期的。
  CT是发现间质性肺病的主要手段
  无明确原因的特发性肺纤维化,往往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是在体检中,或在有咳嗽等症状做肺部CT时被偶然发现。那么,被CT诊断为肺纤维化,就一定是病入膏肓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根据此病的诊疗指南,其主要确诊方法是肺部高分辨率CT (HRCT)。HRCT显示中下肺斑片状毛玻璃阴影,为早期可逆性病变;若病情进一步发展,HRCT显示肺部网状阴影,则称为肺纤维化;到了晚期,HRCT显示肺部广泛蜂窝状阴影。“蜂窝肺”常累及中下肺野,形成直径约1厘米的肺囊泡,逐个排列,如蜂窝或蜂巢样外观。
  蜂窝肺
  特别提醒:医生在评估肺纤维化的严重程度时,并非单纯看肺部高分辨率CT 检查报告,而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来综合判断。因此,患者不要因为看到HRCT报告肺纤维化,就断定自己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分期治疗,中西医结合
  笔者通过对疾病病程的变化及临床观察,将该病分为轻、中、重三期。三期患者的症状及生活方式有着明显差异,轻症患者不影响日常生活,而中、重期患者由于肺功能减退,需静养休息,减少活动,甚至需要长期氧疗。中医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病位在肺,并与脾肾相关。
  在轻症阶段,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以干咳为主,可见少量黏痰、偶有痰中带血等。肺部HRCT检查常表现为轻度肺间质改变。此期病情尚可逆,可采用清肺养阴类中药,如桑叶、川贝母、天竺子、炙百部等。
  在中期阶段,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气促、咳嗽、痰多质黏。此期有肺泡结构变形和破坏,应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通过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结合中医泻肺化痰通络法以改善症状,减轻激素的副作用。
  在重症阶段,患者的肺部高分辨CT往往表现为“蜂窝肺”,常见临床表现为胸闷、气短,动则气喘明显,呼多吸少,甚至出现唇甲紫绀、咳嗽、咯黄色痰,可伴有发热。治疗上以西医治疗为主,首选糖皮质激素,必要时应住院治疗。因其“蜂窝肺”可导致肺功能严重下降,很多患者出现低氧血症、呼吸急促,病情危重者必须应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纠正低氧血症。
  目前研究表明,依维莫司、伊马替尼、干扰素等药物在间质性肺病治疗中属于无益药物,不宜应用。在尚无更好的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安全性良好、费用较低的药物,如乙酰半胱氨酸、吡非尼酮等药物。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以选用西地那非、波生坦等药物。同时,应加强非药物治疗,如氧疗、康复治疗等,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熊旭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大内科副主任、急症研究室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专家门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西院)周四上午
其他文献
2016年8月,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王卫庆教授团队开展的糖尿病相关研究成果在《美国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证明,配偶之间一些相同的生活方式会影响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征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糖尿病是怎么“传染”的呢?本文特邀王卫庆教授进行详细解读。  2型糖尿病2大病因:遗传与环境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疾病。  遗传因素决定了个体的糖尿病易感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测算,全世界每年食物浪费量惊人。除去食物浪费所导致的极大经济损失、劳动浪费外,触目惊心的浪费以及浪费施加于气候、水土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消极影响,使全球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破坏,严重影响人类社会和生存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浪费,皆因“饮食喜好”“面子问题”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食物资源并不丰富,但是食物浪费现象却广泛存在且比较严重。受粮食加工技术、设备及管理模式、饮
每到秋冬季节,家长就开始担心孩子会生病,但无论多么小心,很多孩子总是免不了要感冒发烧。其实,孩子秋冬季节容易生病真的不是家长关心、呵护不到位导致的,而是因为秋冬季节的干冷气候特别有利于某些病毒、细菌的生存和繁殖,如流行性感冒病毒、轮状病毒、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同时,秋冬季节气温低,人们大多生活在室内环境中,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流通不佳,更有利于病毒、细菌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导致孩子生病的概率
晚期恶性肿瘤可转移到包括骨在内的任何组织或器官。随着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不断增多,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肿瘤骨转移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在各类恶性肿瘤中,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概率居第一位(晚期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65%~75%),其他常见的骨转移恶性肿瘤还有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肾癌、鼻咽癌、黑色素瘤、结直肠癌、胃癌、骨与软组织肿瘤等。  骨转移≠肿瘤终末期  肿瘤骨转移的最常见表现是骨痛,疼痛随时
“高医生,您还认识我吗?”这位走进诊室的第七位患者,一米八的个头,穿一身得体的深灰色西装,着一副褐色框架眼镜。我打量着他,感觉确实有点眼熟,但一时记不起他的姓名。见我迟疑,他便自我介紹说:“我是尚XX,三个月前因为肥胖、糖尿病、肝功能不好住在病房,您当时来查过房。按照您给的秘方,我的体重下降了12千克!我今天是来复查的。”  听他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三个月前的一个周二下午,科室大查房,主治医生选
脊柱健康靠自己保護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程黎明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脊柱健康却“退步”了。统计数据显示:长期伏案工作的人,颈椎病、腰椎病的整体发病率已达15%,是非伏案工作人群的4~6倍。要保护脊柱,避免发生颈椎病和腰椎病,必须从保持良好姿势、养成健康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开始。  1. 保持正确姿势  站立位时,两侧膝关节轮流保持轻度屈曲位,可减少腰椎前凸程度,减少腰椎
生活实例  三个肺小结节病人的故事  第一位病人,女性,53岁,体检发现右肺下叶结节。胸部CT显示:右肺下叶有一个直径0.8厘米纯磨玻璃的结节。定期随访7年,病灶无变化。  第二位病人,女性,44岁,因咳嗽2周去医院就诊。胸部CT显示:右肺下叶有一个直径7.2厘米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经抗感染治疗2周后,咳嗽症状缓解。半年后复查CT,病灶基本消失。  第三位病人,女性,6D岁,因咳嗽2周就诊。胸部C
“胃喜为补”之说,首见于清代医家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虚劳》:“食物自适者,胃喜为补。”意思是说,人体乐于接纳的食物,正是脾胃所喜欢的,可起到调补作用。早在《黄帝内经》中也有相关论述,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所谓“气味合而服之”,也是强调根据个人禀赋不同,口味各异,以摄取适合自身的多种食物,起到补精益气的作用,即所谓“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不同的食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常为老百姓津津乐道,其作为一种简单可行的养生方法已经深入人心。通常认为,饭后运动有助于食物消化,对促进身体健康有很大作用,能改善体质、延年益寿。然而,是否每个人都适合“饭后百步走”?答案是否定的。特别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如果饭后盲目运动,反而会损害健康或加重已有的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病患者,“饭后就动”危害大  人进食以后,胃部充盈,需要大量血液供给来帮助胃蠕
为规范急救医疗服务,维护急救医疗秩序,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救死扶伤的宗旨,《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自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规定,院内急救机构应当依据急诊分级救治标准,按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并决定救治的优先次序。也就是说,今后去医院看急诊,医院将按照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救治的次序。  一声叹息,急诊不急  医院急诊科主要救治急危重症病人。遗憾的是,目前约有30%“挂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