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初探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定向运动作为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对定向运动开展状况、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研究。研究表明,定向运动在进入我国普通高校后发展迅速,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定向运动在普通高校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普通高校 定向运动 初探
  一、定向运动概述
  定向运动是利用一张详细精确的地图和一个指北针按照规定顺序,独立寻找若干个标绘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时间跑完全部赛程为胜的体育运动项目。定向运动是一项集智能与体能于一体的时尚运动,在国际上被称为“智者”的运动。
  定向运动起源于瑞典,最初只是一项军事活动。“定向”一词在1886年首次使用,意思是:在地图和指北针的帮助下,越过人迹罕至的地带。真正的定向比赛于1895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和挪威奥斯陆的军营举行,这标志着定向运动作为一项体育比赛项目的诞生。
  二、定向运动在我国的发展
  定向运动从1983年传人我国内地,1987年定向运动在我国被正式列为体育项目。但是早期的定向运动基本上都是作为一种军事体育项目,主要以军队和教育部门的军事训练、测绘部门的科普工作为中心进行的,这其中教育系统在定向运动的推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6年6月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殊手段被逐步引入到学校体育课程中。在普通高校中除了一部分大学如清华大学、湖南大学、东南大学继续将定向运动作为国防教育的内容外,还有一部分大学如浙江大学、湘潭大学、汕头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等已将定向运动列入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中。定向运动真正开始以体育项目的形式走进了普通高校体育课堂。
  三、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及作用
  (一)定向运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定向运动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浓厚的趣味性,可以使大学生在愉悦的心态下在各种地形上进行奔跑、跳跃等活动,暂时忘记生理极限所带来的疲劳和不适,最终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锻炼身体,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定向运动能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协作精神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在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当今社会而言,社会适应能力就意味着要与别人充分合作,协作意识与协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定向运动本身就是一项需要参与者相互交流、互相协作的项目,学生只有通过相互切磋、积极协作才能完成任务,自然就抛开了“自我中心”和各自为战的态度,最终经过团队的努力找到了目标、到达了终点,可以充分体验到合作带来的快乐。
  (三)定向运动有利于大学生独立判断能力的培养
  定向运动参加者在比赛过程中必须准确判断自己的方位,还要快速正确的决定前进方向和路线,另外,参加者对前进的路线、方向、站立点、目标点的判定要快、准,对出现的情况能果断处置。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
  (四)定向运动能提高识图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增强国防素质
  能够熟练的运用地图,是定向比赛中取胜的关键。因为,点标与点标之间的路线并不固定,学生需要自己做出选择,这种路线的选择能力,以及借助地图来快速按顺序到达目的地的能力便是定向运动的精髓所在。定向运动是普及地图应用,传播识图用图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定向运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在课程中、体育锻炼过程中培养识图用图能力并增强国防素质。
  (五)定向运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定向运动要求参与者除了具备定向运动的相关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体育理论、体育卫生、自然常识等知识,以便在运动中科学地分配体力,合理地呼吸,跑的姿势,速度的控制,从而正确地判断体力的消耗,以及运动中的伤病预防,自救和互救。定向运动又是一项技术简单、容易掌握的体育运动,任何喜爱户外运动的人都可以参加,即使大学生走出高校同样可以经常参与定向运动,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四、小结
  (一)定向运动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却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普通高校的发展更加显示出它的优势来。在普通高校开展定向运动具有广阔的前景。
  (二)因定向运动具有技术性、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既可以培养普通高校大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能力,又可以在自然界中陶冶情操、锻炼身体,从而能够起到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良好作用。
  (三)定向运动对体育场地、器材的要求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非常简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普通高校体育设施紧张的压力,将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纳入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能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激情,活跃课堂气氛,丰富大学体育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何晓知.定向运动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J].体育学刊.2001(6):68-69.
  [2] 方信荣.定向运动在国内的回眸与展望[J].贵州体育科技.2005(4):15-19.
  [3] 赵开尔,黄永良,王玉瑛.学校体育课程中开发定向运动内容的可行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101-104.
  [4]孙永生,姜晓天.野外生存[M].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普通高校田径教学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分组对抗”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适宜的分组。做好课的设计,包括实践操作、课外作业、课内外的教学指导、协调学生组内的合作交流等各个教学环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相互帮助和互相协作学习而收到良好的成效。通过学习评价方法的改进来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关键词
摘 要 通过对医学院校康复保健课教学的实践研究,探讨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开设适应性体育课程的效果和可行性,形成一套以医疗保健、体育疗法、心理教育和运动处方为一体的教学模式,为进一步完善高校康复保健课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体育 保健课 运动处方  我国《体育法》第十八条规定:“学校应当创造条件为病残学生组织适合其特点的体育活动”。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
摘 要 体育音乐是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深刻而生动地诠释体育所蕴含的高尚精神和合理内核。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活动中,体育音乐隐性内涵具有如下作用方式:全面阐释了体育运动中人性的光辉,生动演绎了体育运动的和谐内核,推动了体育艺术化进程,完善了自然与人的契合过程,有效激发了运动员的创造灵感,构建了体育文化新平台。在提高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体育音乐的本质、特征,为培养新时
摘 要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生本”和“学会学习”两大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的第一线,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大程度的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校的特殊环境和学生的自身优势是可以利用的最好的教学资源,利用本校的有利资源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到体育课堂上的探索和实践,阐述生本课堂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摘 要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他们精神振作、情绪高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学 情感教学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包含了对学生心理和情感教育的内容。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情感的产生是必然的,情感因素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周围环境、事物的影响。而情感教
摘 要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性阶段,对学生加强终身体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仍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障碍,也影响到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完成,针对这样的情况,提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学生 终身体育教育 对策  一、前言  所谓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学校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
摘 要 互动式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不是留一部分时间让教师来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互动式教学应该是从根本上对教学进行改革,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互动式教学在教学中的应用一定会使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大幅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加理想。  关键词 软式排球 教学 概念 原则 特征  一、互动式教学法概念的界定  “互动式教学又称交互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