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校没有对教师任教年级进行循环安排,加之教师不能有意识地梳理各册教材,因此不少教师不能从宏观上来看待教材,对教材的来龙去脉茫然无知,因此实施教学时很容易把学生想得“高”了,或想得“低”了,找不准阻滞学生思考的“症结”,在这种状态下教师所组织的教学预设很难对学生的学习起到有效的指导帮助作用。哪么,如何在教学中探寻学生的真实思维过程呢?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