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及缓解措施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月,开学季,也是小班幼儿入园哭闹最厉害的一个月。开学的第一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情况:刚刚被父母抱着还笑容满面的幼儿,一看到快要进教室了,他们一下子就变了脸,怎么也不肯进教室,孩子们第一次离开温暖的家庭,进入集体生活,不安全感油然而生。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早期的分离焦虑如果比较严重,会降低幼儿智力活动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幼儿的创造力及社会的适应能力。
其他文献
一、问题提出  自尊也称自尊感或自尊心,是社会评价和个人的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映,是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国内外诸多研究表明,自尊作为个体人格的核心因素之一,它的发展状况不仅与个体的心理健康直接相关,而且作为一个中介变量,它对个体的认知、动机、情感和社会语言均有广泛的影响。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开始萌动和增强,学生会在成败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自我概念,而自尊水平则反映了学
语文教学中离不开想象。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思维才能纵横驰骋,凌空翱翔;正是有了想象,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问题进行创造、探索,创造出突破前人的璀璨文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从学科特点分析,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特别是那些脍炙人口、富有文化底蕴的精美华文,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
现如今,教育改革更加突出素质教育基础。其中,一门对学生素质提升影响深远的学科,即小学科学,在锻炼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意义重大。小学科学的重要思想就是重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帮助、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探和研究,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同时,也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得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科学,在科学的指导下认识生活。小学科学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孩子的科学兴趣和
一、前言  经典诵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诵读教学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教学效率低下、成效差已经成为普遍问题。鉴于诵读教学对学生影响深远,教师有必要在教学实践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从经典文学中受益。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现状分析  1.认识不足  经典诵读中的“经典”实际上包含许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文言文,还包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看到科学课堂上经常呈现这样一番景象:学生通过操作实验材料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实验材料成了小学科学课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也是科学探究有效性的一个基本保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科学实验材料直接影响科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一个成功的实验可以减少许多烦琐的叙述,往往能起到“千言万语
一、一点一面,延伸科技触角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一节课只能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探究,而全校性的科技活动则可以通过项目的设置,对某个知识点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比如,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习到的《看不见的空气》,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针筒的挤压,探究空气能否被压缩。对压缩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只能通过图片介绍;而在科技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各种利用压缩空气的活动项目,如:1.通过打气筒往管子里打气,当气压足够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