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模式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g52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学生处于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键阶段,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对学生的三观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心理叛逆是高中学生的普遍特征,传统的管理方式无法处理好这种叛逆心理,而柔性管理方式可以化解这种矛盾。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中班级管理;管理理念
  传统的高中班级管理方式是以强制性为主要手段,班主任对班级下达命令,即使是学生反感的命令,班级成员也要进行彻底的执行。这就会使逆反的学生对班主任的命令进行反抗,加重班主任的管理负担。柔性管理方式是顺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进行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班级管理效率,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是一种对班主任和学生来说双赢的管理策略。
  一、柔性管理方式的概念
  柔性管理方式是相对于目前班级管理普遍适用的专断性管理方式而言的。柔性管理概念是摒弃传统管理方式的专断性,班主任为学生、学校和家长建立起有效沟通的桥梁,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提升学习成绩,增强个人能力,最终达到三方共赢的管理效果。
  二、柔性管理方式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班级管理制度
  构建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制定方法没有学生的参与,学校和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要求制定规章制度,不考虑实际隋况,造成学生的反感。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班级规章制度的构建,就是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参与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中来,班主任为这个过程进行把脉,使制定的制度能够切实可行。班主任要对学生强调对自己负责任,不要让自己制定的制度成为空谈。
  (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管理制度规定了学生行为的标准,而班级文化则可以让学生在思想上得到提升,班级文化和班级管理制度相辅相成,是班级管理的两大利剑。先进的班级文化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境界,改善班级的文化架构,为学生提供人生正确的导向。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下,班级文化仅仅是对学习成绩的追求,哪位学生的成绩好,在班级中就能“高人一等”。这种片面的班级文化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柔性管理下的班级文化,不仅仅是对学习成绩的追求,更是要求学生进行全面发展,对高中生的生活起到升华的作用。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与传统的管理理念相比,柔性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内涵是以人的发展为根本,以高素质的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实现自我的价值,学生的发展与班级的发展目标相融合,把班级管理制度的强制性实施,改变为学生自觉遵守和执行,这是对严格规范管理的升华。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要求班主任时刻贯彻有教无类的教学精神,针对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管理,秉持“鼓励多,批评少”的原则,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人文关怀,让学生感恩教师,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配合班主任的日常管理。
  (四)加强班委和班会的建设
  班委和班会是学生进行自治的工具,柔性管理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利用班委和班会的影响力,实行对学生的管理。在学生自我监督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放任不管,应该对学生进行指导,实现班级学生人人都能接受的班级管理和监督机制。
  三、结语
  柔性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管理方式应运而生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方式的重点是依据不同的学生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尽量实行学生自我管理,从班级制度建设、班级文化形成,到监督机制完善等各方面交给学生,班主任起到指导作用。柔性管理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制力,让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本文根据我的实践进行总结,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責编:唐琳娜)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教育于小学生而言是培养创造力的良好手段,对小学生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融入乡土资源,能激发小学生的创作热情,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美术创作,能让小学生更好地走进自然,感受自然。本文主要探讨了乡土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将乡土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程中,提高小学生在美术教育中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乡土资源;小学美术课程;创作热情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
摘要:汉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汉语言和汉文化已经对其他民族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少数民族地区教授汉语和汉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少数民族的学生了解汉族文化历史和文化沉淀,能够让少数民族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当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将汉语教学和汉文化教学进行结合,能有效地促进汉文化和汉语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及,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是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独有的民族特征,
摘要:幼儿园的自然角是幼儿认识亲近大自然、走进科学的窗口,让幼儿的各种能力均可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成长,让幼儿的眼界变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当前幼儿的科学目标在于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同时可以发现存在于自己四周的各种有趣之事,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更希望可以和小伙伴一起研究,并且学会用适当的表达方法来传达自己的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针对小学生如何快速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是当下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小学数学的学习路径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研究课标,目标分解;学前测试,确定目标,确定学习的起点;教学实施,课后巩固的模式。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不断调整,不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路
摘要:“好妈妈不教而教”,提高“妈妈”的素养,避开督促,涵养好家风,让家庭的精神引领和学校的品质教育相得益彰,帮助孩子升上初中后逐步从他律进入自律,茁壮成长。  关键词:孩子;初中;妈妈;升级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家长应对社会负责,对后代负责,要讲究教育方法,培养子女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汕头市在“凝聚正发展、正能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在教育方面注重家校共育,积极培养优良家风、校
摘要:我们都知道,作业的设置与布置是课堂的延续,是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将知识回归运用的实践,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和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窗口。作业的精心设计,可以与课堂教学紧密配合,不仅能查缺补漏、巩固知识,也能促进学生兴趣、思维、智力等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策略  如今的课堂是创新的课堂,是关注学生数学素养落地生根的课堂。而作为教学重要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一
摘要:亲子日常数学问题解决是指家长和幼儿一起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家庭生活中的日常问题。家庭日常数学问题解决能为幼儿积累丰富的非正式数学经验,萌发数学问题意识,发展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要积极创造家庭亲子数学问题解决的机会,支持幼儿运用已有的数学认知经验解决问题,亲自参与探究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注重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亲子交流,营造良好的家庭生态环境。这让幼儿在家庭亲子问题解决过程中不但获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在小学教学当中,数学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数学思维都会得到提升。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自身逻辑思维的发育是缺乏完善性的,所以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需要结合当前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的现状,继续进行途径探索。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必要性;培
《诗经》中有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高尚的品德是每一位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的必需品,也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教师与学生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开展与知识学习过程中存在误区,认为数学教育就是单纯的知识性教学过程。其实不然,数学知识的教学仅仅是数学课堂教育的一部分,教师还需要借助数学知识的传递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与道德素养。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详细论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品德教
摘要:区域活动以游戏为载体,旨在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而且区域活动在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索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所以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该按照幼儿的心理完善教学实践,将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究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本文主要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分析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主性探索能力的重要性,然后探究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旨在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区域活动;幼儿自主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