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3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64-01
  笔者自2005年4月——2010年6月对100例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0例,男25例,女75例。年龄41-82岁,平均68岁。其中骨性关节炎(OA)74例,类风湿关节炎(RA)18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合并高血压48例,冠心病25例,糖尿病8例。单膝关节置换35例,双膝关节置换65例。住院天数20-31天。
  2术前护理
  护士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以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格及心理状态耐心细致的讲解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有关知识,手术目的,术后疗效及可能发生的问题,使其对疾病有初步的认识,通过谈话增加患者对手术的认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术后的康复极其重要。
  2.1健康评估
  2.1.1询问病史,重点询问是否有血栓栓塞史,糖尿病史,高血脂,下肢静脉曲张。近期是否使用止血药,是否进行过牙科治疗,体内其他部位是否有感染病灶。术肢皮肤有无红肿感染。
  2.1.2入院后要进行体格检查,了解膝关节的活动力量和对线;摄下肢X线片,了解关节畸形情况及关节损坏程度,必要时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2.2健康指导
  2.2.1术前要戒烟,因为尼古丁可以刺激静脉血管收缩,引起血液回流障碍。
  2.2.2学会使用助行器或拐杖。
  2.2.3术前1天常规备皮,术前8小时禁食水,术前晚上要精神放松,必要时使用镇静药,保证良好睡眠。备足术中用血。
  2.2.4指导病人床上训练大小便。
  2.3术前功能锻炼目的是让患者了解在术前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使肌力增强,防止肌肉萎缩,便于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2.3.1股四头肌的锻炼:绷紧大腿肌肉,不限次数,每天1000次左右。
  2.3.2直腿抬高运动:伸直膝关节,足跟抬离床面20cm,保持5-10秒。每日2-3次。
  2.3.3呼吸训练:可以吹气球锻炼肺活量。
  3术后护理
  3.1术后常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伤口渗血,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定时查看患肢足背动脉搏动,皮肤色泽、温度、感觉、活动及肿胀程度;保持患者全身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扣背,预防褥疮发生。
  3.2心理护理因此,护士应与患者进行很好的沟通,向病人宣传锻炼的意义和方法,使病人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康复目标,而积极地配合功能锻炼。
  3.3肢体的护理术后应抬高患肢,用弹力绷带从患肢远端向近心端均匀包裹,在足跟部垫一软枕,伸直膝关节,并在膝关节上压一沙袋,沙袋重约2-4kg,每次30分钟,每天3-6次,甚至晚上睡觉时,可以压一晚上。膝部肿胀明显时,可用冰袋冷敷在关节处维持在0℃以下,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3.4引流管的护理严密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及时换药,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清洁,引流管持续负压,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脱落。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倾倒引流液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引流液倒流,污染关节腔,一般术后48h引流量<50ml时,即可拔除引流管。
  3.5疼痛的护理疼痛是影响病人患肢功能恢复时间和强度的主要原因,早期(2周)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如盐酸曲马多100mg,每日二次,口服,塞来昔布200mg,每日二次,口服等,另外,术后静脉止痛泵的应用也有较好的效果。功能锻炼疼痛是必然的,它会随着活动量的加大,手术后炎性反应的消失而逐渐减轻。
  3.6并发症的护理
  3.6.1预防伤口感染术后护理过程中如发现引流不畅,可用50ml注射器加压吸引,在遵医嘱拔除引流管后一般应剪除中间一段送细菌培养,与此同时,使用有效广谱抗生素,并且手术后6小时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为患者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痰液,痰液黏稠时尽早雾化吸入。
  3.6.2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流缓慢、血管损伤、血液呈高凝状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预防血栓形成,临床上我们常采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单位。每日一次,脐周皮下注射。一般7天左右,可以显著降低其发生率,而且安全。
  3.7术后功能锻炼
  3.7.1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以下活动锻炼①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每次持续5分钟,每小时1次;2进行股四头肌等长舒缩,即大腿肌肉绷紧放松练习,绷紧保持5秒,放松2秒为1遍。每次100遍,每天3-5次;3进行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腿下垫枕头,足跟用力下压保持5秒,放松2秒为1遍,每天200-300遍。术后2天继续以上练习,加大强度及次数;同时开始进行直腿抬高练习,最大力度伸膝,直抬腿至屈髋30°,并保持极限。
  3.7.2被动运动术后第2天应用CPM机给予患肢被动运动,起始角度为0°,终止角度为30°,以后每天增加10°直至达到膝关节活动120°每天2次,每次30分钟-1小时,在1周内屈膝接近90°。
  3.7.3步行锻炼术后3-5天即可进行步行锻炼,可以先用步行器行走,行走时,患肢膝关节尽量抬高,然后垂直落下,并注意安全,身边尽量有人陪伴。每次下床前,应先床上坐→床边坐→床边走→室内保护下行走→室外保护下行走。
  4讨论
  膝关节置换手术操作复杂,术中术后失血较多,病人多年龄较大,术前术后配合较困难,而且全身器官功能问题较多,风险较高。而术前术后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功能锻炼,手术后的效果就不理想,所以围手术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术前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向病人介绍本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消除其思想顾虑并鼓励其早期就进行功能锻炼,还要从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对病人进行指导,使其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療,术后的功能锻炼对日后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改善起到关键作用,尤其是术后CPM机的使用可以减少膝关节粘连的发生,增加术后关节活动度,为以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起到决定作用。另外,术后进行的膝关节活动度的训练时一个比较长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对孕妇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对胎儿心血管急性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 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的4380例孕妇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诊断为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孕妇进行随访调查,观察产前超生诊断这种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共检查出有28例胎儿有心血管畸形的现象,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有21例诊断准确,7例拒绝进行尸体检查。结论 对患者进行产前超声诊断能够在早期进
目的 评估在健康自我管理小组中使用防跌倒工具包的干预效果.方法 抽取上海市长宁区6个健康自我管理小组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10人.对照组采用发放宣传册等常规
【摘要】 目的 为了进一步证明循证护理(EBN)在临床急救工作中具有明显优于普通护理模式的优势。方法 临床从2011年5月1日——2013年5月1日间我科接诊的需急救护理的病患中随机选取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对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而对照组用普通护理的方法,而后通过询问记录病人对治疗后的满意情况(用满意率代表)及通过病人恢复情况记录治疗效果(分为痊愈、基本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以更好地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照顾。方法实验阶段为2009年11月——2012年11月,随机抽取其中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随机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护理为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护理为优质护理,观察比较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其肺部功能各个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肺结核X线影像分析,了解肺结核病影像特征,以提高肺结核正确诊断率。方法:收集2010年~2011年到陆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检查诊断为肺结核病的门诊病历病案临床资料及其X线影像。结果:肺结核患者男多于女,中青年多发, 咳嗽为首要就诊症状,病变累及中上部肺野为主,继发性肺结核多见。结论:仔细分析肺结核病的临床资料,观察病灶X线影像的形态特征、周边改变,加强基层医师对肺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