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写作技巧 提高写作能力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钥匙;方法;议论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7—0097—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笔者积极投身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浪潮中,努力学习,积极改革,打破作文教学传统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探讨,创出了一些新路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把观察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学生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记叙、议论、抒情等综合能力的好方法。开始,学生不会写,层次混乱、结构无章,中心不明。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决定首先把观察的方法教给学生。
  观察人物,要注意行动
  在一次作文课上,笔者向学生提出要求:把教师从推门进教室的一系列动作、言谈、举止和着装如实地写出来。学生完成后进行总结:“要写好观察日记,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人物行动。”
   观察事物,要注意分解
   在观察事物时,要求学生采用分解的办法,把要观察的事物分为若干个方面,先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去观察,然后再进行综合,把观察的结果具体准确地描写出来。比如写景物,大致从形状、大小、姿态、色彩、变化、环境等几个方面去观察。
   观察生活,要注意认识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引导学生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形成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比如带着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贸市场做社会调查,面对繁忙的市场,学生们指指点点看着问那,每个学生都带着观察的任务。有同学写道“徜徉在集市贸易的人群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市场这样繁华,东西这样齐全,市场真是太丰富了,我要经常来这里了解体验社会”。
  二、把联想的钥匙教给学生
   文思苦涩,内容贫乏,无病呻吟,是学生写作中常见的毛病。因此,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启发他们借助联想去发掘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是一种必要和可行的办法。还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地启发他们去联想,引导使学生打开思想的闸门。
   形似与神似都是联想的依据,神似尤其重要,象征手法的运用多是取神似的。但是在生活中,事物与事物常常有另一种联想,那就是形相似而意相反,或者两者完全相对,这也可以作为联想的依据,在写作上就称为对照的写法。这种写法可以收到衬托中心,突出主题的效果。
   比如以《黄叶》为题,要求学生展开联想,写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为了具体说明什么是联想以及该怎样联想,先让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白杨礼赞》,想想该文的创作手法。这样一点拨,学生们顿时豁然开朗,文思泉涌。有的学生由黄叶联想到人生的短暂,时光的宝贵,因而应抓紧分分秒秒,努力学习,早日成材:有的学生则由飘飞的黄叶联想到秋天丰硕的果实:还有的学生由黄叶的枯败联想到自己----由于学习不努力,没有收获,反而欠账,成绩不好无颜见爹娘……
   三、把议论的路子教给学生
   初中学生最感头疼的是议论文,往往是提出论点之后,写到二、三百字就无话可说了。因此,要想使学生写好议论文,就得设法拓开思路使学生变“无话可说”为“有话可说”。开拓思路通茅塞,只要把议论的路子先交给学生,他们就会从这条路上入门,学会走路,直至飞快地跑起来。针对学生写作议论文困难的情况,我把从语文教学刊物上搜集来的有关议论文的写作经验整理成四句话教给学生,让他们按这四句话来写,也就是踩着规矩的路子入门,进了门往前走就不困难了。这四句话是:正面说,为什么,怎么样,找证明。
   正面说,就是正面提出观点。这是文章的灵魂,任何一篇议论文都是必不可少的。
   为什么,怎么样,即根据论点的要求怎样具体去做,怎样为达到论点的要求去实践。
   找证明,也就是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来论证论点。
   教学实践证明,效果是不错的。当然,在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生搬硬套,而是灵活多变,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对这四句话有所取舍。另外,我还告诉学生,在每一段落的具体论述中,也应仅仅抓住“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把打开思路闭锁的金钥匙。所以,凡是知道这四句话的学生写议论文时心中都觉得有底,写起来都很顺手。后来,我又为学生归纳整理出关于条件作文写作的一般构思过程。把引述材料放在“正面说”的前边,使“四句话”变为“五句话”,即:引述—评语—论证—深化—总结。
   在作文教改的路上笔者迈出的步子不大,但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感到: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就必须把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
  编辑:刘於诚
其他文献
外侧裂是位于额叶、顶叶、颞叶和岛叶之间的蛛网膜下腔,是大脑的自然裂隙,内含诸多血管和蛛网膜结构。正确利用其局部解剖特点,对顺利开展经外侧裂手术入路很重要[1]。现回顾
【关键词】 诗歌;意象;组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1—0090—01  意象是构成诗的意境的元件,意境好比是一座艺术宫殿,意象就是建成这座宫殿的建筑材料。  诗歌意象的组合形式千变万化,形态各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剪影式。是将若干富于典型的意象放在同一平面,构成一幅瞬间画面,富于凝固感。如柳宗元《江雪》:“千山
〔关键词〕 德育;创新体系;德育理念;德育内 容;德育体制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1—0027—0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所谓“万育德为先”。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灵魂,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占很大一部分比例。教育成效的评价标准中,德育效果是最重要的指标,即使在最新的人才素质衡量中,德育素质也是排在首位。在新的形式下,
创设问题情境是学科核心素养本位美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关键,它能激励学生有目的地选择和获取知识与技能。创设问题情境要学会以学生为主体,从现实生活情境中选择合适的主题,
【摘 要】小学数学内容繁多而复杂,而且内容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很是困难,很难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学生;动起来  长久以来,数学教学一直被学生比喻成“魔鬼”课堂,无穷无尽的计算、呆板的公式,枯燥乏味的应用题,都会让学生感觉窒息,学生害
<正>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以阅读文章为主,将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和写融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学困生的阅读基本功比较差,阅读课文时常常遇到不认识的字,预习之后还是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