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点带线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1.扩大和积累词汇量。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高中学习阶段要求掌握和使用3500左右的单词和500左右的词组或习惯表达及搭配。所以,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记单词,如何提高词汇量。英语单词不能单纯靠死记硬背,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运用科学的、趣味的方法,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積累。
2.掌握和应用五种基本句型结构。任何一个英语句子都能分析和找出它的主干部分,而主干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五种基本句型结构。这五种基本句型是:①S+V;②S+V+O;③S+V+P;④S+V+IO+DO;⑤S+V+O+C。我们在平时进行训练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基本句型,进行补充、扩展和延伸。只有熟练掌握了基本句型的应用,才能进一步接触、了解和应用更为复杂的长句、从句。
3.结合英语语法知识。词汇为英语学习的奠基石,英语语法则是英语学习的框架,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比如知道句子的基本结构后,如何正确应用时态、语态?如何正确理解介词、副词的搭配?如何区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形式的不同?如何判别和写出从句?英语学习中一共有以下几大类从句:①定语从句;②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③状语从句。要想写出结构合理、句型优美的句子就必须要懂得从句的结构。语法学习不仅仅应用在英语写作上,还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之中。掌握了词汇和语法,也就掌握了英语学习的大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用线带面,注意写作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英语写作不能一蹴而就,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笔者要求学生从高一进校的时候就坚持每天在校写英语日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写作的能力。
到了高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时,英语写作就从日记改成了周记。每周一篇,但是质量要高。无论是句法还是语法知识,都必须贯彻到每一篇周记中。学生经过不断自我反思和总结,反过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法知识。
进入高三,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和强化型的训练了。根据高考时间的分配,书面表达往往是10~15分钟左右,学生这个时候,往往审题、解题和检查是一气呵成的。因此要避免句子结构的不完整,句意不连贯,没有语法错误,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同时要注意各种文体的训练,如书信、通知等,一步一个脚印前行,这样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三、紧扣考题,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一般高考给予书面表达时间约10~15分钟,所以必须要求学生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认真审题,紧扣考点。审题时要看清题目的每句话,每个要求,认真分析和审题,在脑海中形成这个题目的考点,迅速理出一个大概的解题思路。按要点答题,明确考试的内容,连点成文。切忌拿到题目动笔就写,不分析,不审题,等到发现方向不对时才修改,那样不仅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卷面的整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情绪。
2.句型合理,语法正确。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连点成文。注意句型的结构,语法的正确使用,表达恰当。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英语翻译本身就是形式多样,此路不通,还有其他办法。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正的不行,就反其道行之。要脑子活、反应快,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3.仔细检查,认真修改。笔者在平时教学考试以及监考时,发现很多学生都有不检查的习惯。在考试的时候,这是很忌讳的,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经常会容易犯各种错误而失分。在平时的批阅中,这些错误体现在:①单词拼写不正确,冠词胡乱搭配;②格式体裁不对,内容不当,文章走题;③句子结构不完整,成分的遗漏和多余;④时态、语态不对,主谓一致错误,名词单复数混乱。所以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仔细检查,认真修改,提高正确率和得分率。
四、细到微处,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任何一门学科考试,其实都是一门艺术的展示,所以,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学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要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例如卷面的整洁度、字迹的清晰度、书写的美观度等。这些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所在,其次才是你的智力因素。如果你的卷面不整洁,字迹混杂,书写潦草,这样的印象还能好吗?所以书面表达中,一定要强化这些非主观因素。
五、注重讲评,提倡形式科学化和多样化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提高,仅靠学生的学是不够的,还有教师的教。比如,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后,如何批阅和评价?笔者在平时的批阅中更注重的是面批。因为如果像其他作业一样,全批后发下去,很多学生都不细看错误之处。有的看了,还是不懂错在什么地方,尤其是对那些基础知识比较弱的同学而言。所以,选择面批,当面指出错误的地方,并指导其改。学生听懂后,要求学生订正错误重新上交,这样就起到一个很好的学习反思作用。
当然,有的时候教师自身时间比较紧张,可以选择几篇文章,要求学生先自学,然后集中分析讲评,再给予范文。让同学们看看范文中好的地方,并适当记录和摘录,注意积累。在注重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也要有适当合理的激励性评价和激励机制。尤其对那些后进生,更为重要。要不断地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1.扩大和积累词汇量。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了高中学习阶段要求掌握和使用3500左右的单词和500左右的词组或习惯表达及搭配。所以,首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记单词,如何提高词汇量。英语单词不能单纯靠死记硬背,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运用科学的、趣味的方法,在平时学习中注重積累。
2.掌握和应用五种基本句型结构。任何一个英语句子都能分析和找出它的主干部分,而主干部分就是我们常说的英语五种基本句型结构。这五种基本句型是:①S+V;②S+V+O;③S+V+P;④S+V+IO+DO;⑤S+V+O+C。我们在平时进行训练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基本句型,进行补充、扩展和延伸。只有熟练掌握了基本句型的应用,才能进一步接触、了解和应用更为复杂的长句、从句。
3.结合英语语法知识。词汇为英语学习的奠基石,英语语法则是英语学习的框架,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语法知识。比如知道句子的基本结构后,如何正确应用时态、语态?如何正确理解介词、副词的搭配?如何区分谓语动词和非谓语形式的不同?如何判别和写出从句?英语学习中一共有以下几大类从句:①定语从句;②名词性从句,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③状语从句。要想写出结构合理、句型优美的句子就必须要懂得从句的结构。语法学习不仅仅应用在英语写作上,还贯穿于整个英语学习之中。掌握了词汇和语法,也就掌握了英语学习的大半,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二、用线带面,注意写作方法的训练和培养
英语写作不能一蹴而就,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笔者要求学生从高一进校的时候就坚持每天在校写英语日记,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写作的能力。
到了高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这时,英语写作就从日记改成了周记。每周一篇,但是质量要高。无论是句法还是语法知识,都必须贯彻到每一篇周记中。学生经过不断自我反思和总结,反过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法知识。
进入高三,就必须进行有针对性和强化型的训练了。根据高考时间的分配,书面表达往往是10~15分钟左右,学生这个时候,往往审题、解题和检查是一气呵成的。因此要避免句子结构的不完整,句意不连贯,没有语法错误,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同时要注意各种文体的训练,如书信、通知等,一步一个脚印前行,这样才能走的更远、更稳。
三、紧扣考题,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一般高考给予书面表达时间约10~15分钟,所以必须要求学生注意一下几个方面:
1.认真审题,紧扣考点。审题时要看清题目的每句话,每个要求,认真分析和审题,在脑海中形成这个题目的考点,迅速理出一个大概的解题思路。按要点答题,明确考试的内容,连点成文。切忌拿到题目动笔就写,不分析,不审题,等到发现方向不对时才修改,那样不仅耽误了时间,影响了卷面的整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情绪。
2.句型合理,语法正确。在掌握要点的基础上,连点成文。注意句型的结构,语法的正确使用,表达恰当。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英语翻译本身就是形式多样,此路不通,还有其他办法。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正的不行,就反其道行之。要脑子活、反应快,这样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3.仔细检查,认真修改。笔者在平时教学考试以及监考时,发现很多学生都有不检查的习惯。在考试的时候,这是很忌讳的,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经常会容易犯各种错误而失分。在平时的批阅中,这些错误体现在:①单词拼写不正确,冠词胡乱搭配;②格式体裁不对,内容不当,文章走题;③句子结构不完整,成分的遗漏和多余;④时态、语态不对,主谓一致错误,名词单复数混乱。所以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仔细检查,认真修改,提高正确率和得分率。
四、细到微处,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任何一门学科考试,其实都是一门艺术的展示,所以,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学生在参加考试的时候,要强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例如卷面的整洁度、字迹的清晰度、书写的美观度等。这些是给人的第一印象所在,其次才是你的智力因素。如果你的卷面不整洁,字迹混杂,书写潦草,这样的印象还能好吗?所以书面表达中,一定要强化这些非主观因素。
五、注重讲评,提倡形式科学化和多样化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提高,仅靠学生的学是不够的,还有教师的教。比如,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后,如何批阅和评价?笔者在平时的批阅中更注重的是面批。因为如果像其他作业一样,全批后发下去,很多学生都不细看错误之处。有的看了,还是不懂错在什么地方,尤其是对那些基础知识比较弱的同学而言。所以,选择面批,当面指出错误的地方,并指导其改。学生听懂后,要求学生订正错误重新上交,这样就起到一个很好的学习反思作用。
当然,有的时候教师自身时间比较紧张,可以选择几篇文章,要求学生先自学,然后集中分析讲评,再给予范文。让同学们看看范文中好的地方,并适当记录和摘录,注意积累。在注重形式多样化的同时,也要有适当合理的激励性评价和激励机制。尤其对那些后进生,更为重要。要不断地鼓励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