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考核 不妨“急功近利”一点

来源 :中国计算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关注“面向流程的绩效”而非“面向部门的绩效”了,他们越来越系统地谈到面向流程的绩效体系,关注怎样从三大既有绩效考核模式即KPI/BSC/EVA整体切换为“面向流程的绩效体系”,流程指标的设定如何用复杂而缜密的算式得到。我想,可以借
  用易中天的《破门而入谈美学》这个题目来谈谈我的看法。
  
  全面考核为时过早
  
  易中天《破门而入谈美学》的书名,是想把自己区别于“系统的讲究框架的美学阐述”。他更关注的是,对于读者而言,美学有哪些新鲜好玩又与个人提升有关的,值得花个下午茶时间、花个20元钱买这本书看。
  我借用“破门而入”这个表述方法,是想阐明“面向流程的系统的全面的框架的考核”,对于99.9%的中国企业还为时太早,不具備土壤。为什么这么说?
  举例来说,人力资源部门一般都认为,系统的全面的框架的考核是份内的事,但有多少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熟悉流程、面向流程、对流程已经亲切而熟捻,且紧迫到要开展“面向流程的系统的全面的框架的考核”了呢?我看到的现实是,每当培训推广人员接通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电话时,很多HR还不知道流程是在讲什么,和他们天天做的职位设计/绩效薪酬是什么关系。
  因此,要实行“面向流程的考核”,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怎么切入,怎么快速见效,怎么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而是让流程变更好,业绩变更好。破门而入,这其中有“破门一脚,进得门去才算这脚踹成功”的意思。
  
  企业流程的速效药
  
  至于如何实行“系统的框架的面向流程的职位设计/绩效薪酬”,我建议先看企业是否满足两个前提:是否是中国企业100强,是否企业高层每个人以及HR已经到了“见了流程格外亲”的程度。否则,谈也白谈,空谈。
  那么,怎么切入,怎么快速见效呢?我简要列几条建议。
  1.先别提考核,先找个紧迫的流程,记录这个流程的表现情况。我们要在记录中去发现问题:这个流程什么时候表现超好/差/稳定/不稳定,影响因素是什么。这里有大量的功课值得去做。
  2.流程的绩效指标,不在于多而复杂,甚至用加权公式,重点在于是否能找到一个简洁、有洞察力、面向最终产出而不是各部门视角的指标。要把这个指标给研究透了,需要很多工作。比如,AMT咨询在帮助某快速消费品企业优化新产品上市流程时,发现仅仅对于“新产品上市成功率”这一点就有很多工作要做。因为对于什么是新产品,就连企业内部的理解都不一样,更别提一开始就对“新产品上市成功率”有一致的认知了。再比如,某企业想衡量人力资源部门在“员工士气”方面的积极作用,就在厂门口放一红绿灯按钮,员工气闷就按“红”,气爽就按“绿”——多么有“破门而入”的魅力!
  3.能把一到两个关键流程记录并考核起来就很好了,不要求所有流程都进行考核。要追求短期成效,用事实说话,时机成熟了自然会推广到所有流程的。把所有精力摊薄到所有流程,就好比让一个草窝里面孵1000个鸡蛋,估计哪个也孵不出小鸡。对于这一到两个关键流程,要把流程优化研讨会例行化、定期化,每两周对照记录的数据,思考一下到底怎么优化。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最终还是要面向业务。
  4.流程的绩效指标谁来背?不可能有人自发自觉来背,那么流程的经理/拥有人/所有者是谁,这个角色有没有足够的授权和魅力,在流程上能领导、组织起其他部门的资源。
  如果在企业的一个流程上,各个部门谁也不服谁,都等副总甚至一把手发话,那么面向流程的系统考核再漂亮华丽,也只有副总甚至一把手才是真正的流程经理/所有者,靠的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而不是流程上的授权到位,到时候还是人治。就目前情况看,如果各个部门都单独负责不了,可以考虑设置一个委员会来负责,这个委员会谁是主席,参与人是谁,参加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决策机制是什么,有很多细节值得去研究。在某省会城市的中国移动公司,他们的考核由两个部门管,面向业务、业绩、流程的考核,由运营部实施;面向人的发展、全面能力素质提升的考核,由HR来实施。
其他文献
如何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整合,目前最为流行的办法是把企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和整合寄托在ERP上。   然而花费了大量资金后,企业发现收效甚微,难道ERP遇到了天花板?   信息资源的整合,一般有三种方式或建设路线:构筑企业门户、建立数据中心和实施ERP。   建立企业门户系统,通俗地说就是把企业的各种应用系统统一到企业级的门户网站上。通过实施用户权限的受理、分配和认证,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将各
随着2003年初机构重组的完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通信领域里。但由于以往各所分处不同的属地,各研究院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机构重组后,研究院管理层发现员工重复劳动现象严重,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急需建立一个统一的内部信息管理平台,以打破部门壁垒,加强交流与协作,支撑全院的日常工作。于是,信息化建设被迅速提上了日程,新组建的信息管理中心决定以办公自动化系统为切入点,提出了建设“以知
经过“十五”期间的调整和探索后,我国电子商务开始步入务实发展的轨道。电子商务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支撑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电子商务的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为今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那么,“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如何完善电子支付体系的建设?怎样大力发展电子认证服务?我国电子商务标准体系框架是什么?在2007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的电子商务支撑环境分论坛上,与会领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2006年2月5日,优派(ViewSonic)在农历春节过后的第一天,便拿出了大手笔,将旗下两款19英寸大屏液晶显示器VA902和VA912的价格一举下调至2499元,调整幅度分别达到400和500元,将19英寸液晶一举推上主流宝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优派这次价格调整的意义不仅在于创下一线品牌19英寸液晶的价格新低,更为重要的是,优派的这个动作标志着继2005年17英寸液晶取代
业界关于数码厂商纽曼是否要进军手机市场的传闻,今日终于得到了官方的证实。经过长达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及申请,并经过信息产业部对其相关资质的严格审查,纽曼于12月5日最终取得了手机牌照,成为中国数码行业内首家取得手机生产牌照的企业。  纽曼总裁唐未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纽曼前期在建设工厂及研发、生产方面已经投入8000万元。在手机牌照审核的过程中,纽曼已经开始手机新品研发。因此,在今年年底纽曼手机就会
Sybase日前宣布,Sybase与软件开发服务商福建榕基软件股份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榕基“任务管理平台”I-TASK将与Sybase数据库软件ASE、分析型数据仓库引擎Sybase IQ捆绑销售。  Sybase将在市场宣传、渠道推广等方面为榕基提供支持;榕基也将在用户群中优先推荐Sybase数据库解决方案。
信息检索技术已经成为我们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技术,它帮助我们从无限的信息海洋中查找我们需要的水滴。随着使用的普及,信息查询技术自身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7月23日至27日,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办了第30届国际ACM SIGIR(美国计算机协会信息检索专业组)年会。SIGIR是信息检索领域内最重要的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演示新系统、新技术的国际论坛。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专家与学者参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和危害十分严重,病毒的传播方式和破坏方式也越来越网络化,一旦病毒爆发,肯定会给企业网络系统带来很大损失。江民杀毒软件设计了全新的KV网络版,部署简易,管理方便,使用简单,有足够的灵活性和扩充性。整个系统由控制中心、客户端、移动控制台三个子系统组成,各子系统相互关联、协同工作,构筑成一道安全的立体联动的防毒体系。它既适用于包含若干台主机的单一网段网络,也适用于
近日,红帽公司宣布,美国运输部下属联邦航空局IT平台迁移到红帽企业Linux后,数据中心运营和升级费用节省超过1500万美元。联邦航空局主要系统向红帽企业Linux迁移所花时间只是原计划的1/3,运营效率却比之前的系统提高了30%。此外,向红帽企业Linux迁移帮助联邦航空局节省了50%的费用,只用了不到1000万美元就完成了最初估计需要2500万美元的项目。  美国联邦航空局管理的美国国内航空公
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IT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中国,其已经显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2006年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用户的突出需求,单纯的网络安全硬件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而整体安全解决方案将成为用户的首选,这是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东软以软件与解决方案起家,其核心产品线网络安全产品也是行业的领军品牌。今年东软推出“安全魔方---因需而变 因御而安”的新理念。同时发布了NetEye S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