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网络社会到来,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舆论在近七成(67%)的事件中起到了推动行政部门解决问题的积极作用,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中的一股重要的"主流"积极力量,但是网络对行政管理也有其负面影响。本论文着重论述网络对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关键词:网络化 行政管理 作用 影响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改变我们生活,现如今,网络迅猛发展,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数已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站总数达413.7万余个,域名总数超过2230万个,这些数据可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庞大数量人群的参与社会管理力量已经是势不可挡了。与以往的行政管理相比,网络时代的行政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现代行政管理多运用网络,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一、网络传播信息的固有特点
1.形态多样。信息传播的形式多样,不论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或数据,无所不包。 网络信息中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通过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内容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这就对读者有了很强的吸引力。而正是基于此,网络聚集了庞大的民众,让他们在阅读内容、感受网络的感观刺激。网络信息涉及到了游戏、时尚、服饰、汽车、音乐、体育、影视、国内外大的新闻等多个行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冲击。
2.信息量大。网上的各类信息量极大。小到生活细节,大大到国家大事,无论是游戏体育还是音乐影视等,无所不包。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开浏览器,随时都可以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量大的优势还可以体现在网络传播的专题报道和数据库中,网络传播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储存和传播信息,运行各种信息数据库,使得读者可以对历史文件随时进行检索。对新闻传播来说,网络传播的这一重要功能开拓了实施“深度报道”的新的纵深途径,它能够保证读者对新闻发生的广阔背景及所波及的影响进行全程观察,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生存环境发生的真实变化。
3.传播快捷。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受众对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心理期待,进一步提高,人们要求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网络传播的及时刷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可以使受众不需受媒体传播时间的限制、可按自己需要随时进行信息的接收(包括阅读、收听、收看)。网络新闻传播使边吃早点边看新闻的人、边喝午间咖啡边关心当天消息的人,或是习惯睡前了解一天动向的人可按自己的需要来接受信息,而无须赶早问新闻而睡眼惺松,或为晚间新闻而耽误了休息。
4.传播面广。任何上网信息都是全球性散布和全球性接收的。这使得对网络传播机构表现的评判和对信息内容的解读,都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行为。各种标准和价值观之间的学习和冲撞,也无法避免。网络传播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无阻碍化。网络上的新闻传播不是单一文化而是跨文化的传播。互联网则成了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传播的方便和迅捷的信息交流渠道。在互联网成为现实之前,世界各国人民想要了解国外的信息,几乎只能经由本国的大众传媒。
5.开放性、匿名性、平等性。网络在民众面前是开放的,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各种信息,也可以针对某一社会问题在微博、论坛、评论系统中匿名进行分析、探讨来表达自己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世界的所有话题,民众都可以在电子论坛里找到,并随时参与发表意见。更关键的,这种参与是匿名性质的,即没有任何人知道用户的身份和个人资料,成为网上论坛极其活跃和可以畅所欲言的根本原因。至于可以进行实时讨论的聊天室的功能,就更是传统传媒所望尘莫及的了。
二、网络使公众有了更多的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
1.网络使公众有了更多选择信息的权利。在以往,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公开、透明程度不够,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主流资讯。但现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各方各面的信息,也可以自由地以自己满意的方式获取自己满意的信息,可以听到来自各方面的多种声音。公众还可以通过网络获悉不被政府发布的一些社会热点事情。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提供了最快捷、最便利自由广泛的传播平台。公众也借助着这个虚拟空间,极大地扩大了信息源,增加了社会的透明度。
2.网络使公众有了更多对政府的监督的权利。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通道与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改革,主要表现在网络监督、网络问政方面。网络监督可以让民众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举报腐败行为;网络发帖、评论的传播可以使监督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声势,从而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监督机关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三、网络对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
1.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在传统方式下,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一般需要层层批转、签章后才能转到具体职能部门,最后将办理结果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包含许多环节和程序。但现在通过网络,公众可以用交互式的方式,直接将要求、意见和建议反映到有关职能部门,并与职能部门一起共同落实解决。这样,简化了许多环节和程序,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一大大降低了行政的成本。
2.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设。在网络时代,更多的政府信息都会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在制定政策、做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公众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了解政府工作进程和工作业绩,监督政府行政,发表自己见解,公众与政府从传统的迂回沟通转为了直接沟通,从而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勤政建设。
四、网络对行政管理的负面影响
“所有的模式和风格,都有其优点和缺陷”。在网络对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1.可能损害政府威信。由于民众可以随意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人不经理性思考,对政府的一些行为进行强烈抨击,可能严重损害政府的威信,给政府造成不好的负面影响。现阶段的中国,承受不了舆论失控的后果。应该看到,我国的发展进步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对思想舆论多样化的承受力已大大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多发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
2.可能导致民主的泛滥。众所周知,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网络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都可以是信源。受传者不再是毫无主动性可言的“靶子”,传播者也不再占有绝对的话语主导权和控制权。其主体在现实社会里可能是遍布全球,各种肤色、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网络在赋予这些可能性的同时也造成了輿论主体的泛化和分散。
五、结语
网络对行政管理有它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
对待网络公众,一是要抓紧网络的管理立法,加大网络的依法管理力度,二是要加强网络诚信宣传教育和指导,三是要进一步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平台,通过论坛、微博等载体,公众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强调网民的自律,提倡有理论理,有事说事,有问题谈问题,有意见讲意见,,要文明上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通过代表人民利益的各级领导人的推动和实践,民众的积极参与,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在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和突破式进展。
参考文献:
[1]社科院.近七成事件网络舆论推动政府解决[EB/OL].:互联网,2011-7-13.
[2]关梅.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意义、问题与出路分析[J].新闻界,2009(03).
作者简介:李沅真(1992—),河南洛阳人,汉族,现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研究生。
关键词:网络化 行政管理 作用 影响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改变我们生活,现如今,网络迅猛发展,截至2015年7月,中国网民数已达6.68亿,网民规模全球第一,网站总数达413.7万余个,域名总数超过2230万个,这些数据可以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网络大国,庞大数量人群的参与社会管理力量已经是势不可挡了。与以往的行政管理相比,网络时代的行政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现代行政管理多运用网络,以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
一、网络传播信息的固有特点
1.形态多样。信息传播的形式多样,不论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或数据,无所不包。 网络信息中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通过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内容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这就对读者有了很强的吸引力。而正是基于此,网络聚集了庞大的民众,让他们在阅读内容、感受网络的感观刺激。网络信息涉及到了游戏、时尚、服饰、汽车、音乐、体育、影视、国内外大的新闻等多个行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冲击。
2.信息量大。网上的各类信息量极大。小到生活细节,大大到国家大事,无论是游戏体育还是音乐影视等,无所不包。民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打开浏览器,随时都可以浏览各种各样的信息。量大的优势还可以体现在网络传播的专题报道和数据库中,网络传播可以不限时不限量地储存和传播信息,运行各种信息数据库,使得读者可以对历史文件随时进行检索。对新闻传播来说,网络传播的这一重要功能开拓了实施“深度报道”的新的纵深途径,它能够保证读者对新闻发生的广阔背景及所波及的影响进行全程观察,从而更准确地判断生存环境发生的真实变化。
3.传播快捷。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受众对于信息传播速度的心理期待,进一步提高,人们要求更快速、更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网络传播的及时刷新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可以使受众不需受媒体传播时间的限制、可按自己需要随时进行信息的接收(包括阅读、收听、收看)。网络新闻传播使边吃早点边看新闻的人、边喝午间咖啡边关心当天消息的人,或是习惯睡前了解一天动向的人可按自己的需要来接受信息,而无须赶早问新闻而睡眼惺松,或为晚间新闻而耽误了休息。
4.传播面广。任何上网信息都是全球性散布和全球性接收的。这使得对网络传播机构表现的评判和对信息内容的解读,都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行为。各种标准和价值观之间的学习和冲撞,也无法避免。网络传播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或者说物理上的空间概念,网络信息传播实现了无阻碍化。网络上的新闻传播不是单一文化而是跨文化的传播。互联网则成了不同国家之间跨文化传播的方便和迅捷的信息交流渠道。在互联网成为现实之前,世界各国人民想要了解国外的信息,几乎只能经由本国的大众传媒。
5.开放性、匿名性、平等性。网络在民众面前是开放的,平等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各种信息,也可以针对某一社会问题在微博、论坛、评论系统中匿名进行分析、探讨来表达自己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世界的所有话题,民众都可以在电子论坛里找到,并随时参与发表意见。更关键的,这种参与是匿名性质的,即没有任何人知道用户的身份和个人资料,成为网上论坛极其活跃和可以畅所欲言的根本原因。至于可以进行实时讨论的聊天室的功能,就更是传统传媒所望尘莫及的了。
二、网络使公众有了更多的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
1.网络使公众有了更多选择信息的权利。在以往,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公开、透明程度不够,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主流资讯。但现如今,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各方各面的信息,也可以自由地以自己满意的方式获取自己满意的信息,可以听到来自各方面的多种声音。公众还可以通过网络获悉不被政府发布的一些社会热点事情。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网络媒体提供了最快捷、最便利自由广泛的传播平台。公众也借助着这个虚拟空间,极大地扩大了信息源,增加了社会的透明度。
2.网络使公众有了更多对政府的监督的权利。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通道与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改革,主要表现在网络监督、网络问政方面。网络监督可以让民众维护自己的权益、也可以举报腐败行为;网络发帖、评论的传播可以使监督形成广泛的共识和声势,从而对行政机关和行政监督机关形成巨大的推动力。
三、网络对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
1.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在传统方式下,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一般需要层层批转、签章后才能转到具体职能部门,最后将办理结果反馈,在这一过程中包含许多环节和程序。但现在通过网络,公众可以用交互式的方式,直接将要求、意见和建议反映到有关职能部门,并与职能部门一起共同落实解决。这样,简化了许多环节和程序,一方面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面一大大降低了行政的成本。
2.有利于廉政、勤政建设。在网络时代,更多的政府信息都会向社会公众公开,政府在制定政策、做出重大决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网络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公众也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了解政府工作进程和工作业绩,监督政府行政,发表自己见解,公众与政府从传统的迂回沟通转为了直接沟通,从而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廉政、勤政建设。
四、网络对行政管理的负面影响
“所有的模式和风格,都有其优点和缺陷”。在网络对行政管理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必须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1.可能损害政府威信。由于民众可以随意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人不经理性思考,对政府的一些行为进行强烈抨击,可能严重损害政府的威信,给政府造成不好的负面影响。现阶段的中国,承受不了舆论失控的后果。应该看到,我国的发展进步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对思想舆论多样化的承受力已大大增强。但同时也要看到,现阶段的中国正处于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多发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
2.可能导致民主的泛滥。众所周知,网络舆论的主体是社会公众。网络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任何个人、群体和组织都可以是信源。受传者不再是毫无主动性可言的“靶子”,传播者也不再占有绝对的话语主导权和控制权。其主体在现实社会里可能是遍布全球,各种肤色、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网络在赋予这些可能性的同时也造成了輿论主体的泛化和分散。
五、结语
网络对行政管理有它积极的作用,也有负面的影响。
对待网络公众,一是要抓紧网络的管理立法,加大网络的依法管理力度,二是要加强网络诚信宣传教育和指导,三是要进一步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平台,通过论坛、微博等载体,公众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强调网民的自律,提倡有理论理,有事说事,有问题谈问题,有意见讲意见,,要文明上网,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通过代表人民利益的各级领导人的推动和实践,民众的积极参与,在中国行政管理中在逐步形成良性互动和突破式进展。
参考文献:
[1]社科院.近七成事件网络舆论推动政府解决[EB/OL].:互联网,2011-7-13.
[2]关梅.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意义、问题与出路分析[J].新闻界,2009(03).
作者简介:李沅真(1992—),河南洛阳人,汉族,现为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