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留白”是一种艺术。在教学中,老师抓住文本中的“留白”,发挥孩子们独特的想象力,给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风格和文本写作的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特色和写作风格,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获得作文方法的借鉴,语言表达的示范,为孩子们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阅读 ;补白;背景;拓展;情境
很多课文留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的空白点或生发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情节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让学生通过写一写,说一说这样的环节,给课文补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带来让人难忘的精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例子。学课文,我们不仅要读懂课文内容,还要获得作文方法的借鉴,语言表达的示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给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促使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独立思考,正确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意图,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为孩子们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背景补白,激发学习兴趣
文本的风格和文本写作的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特色和写作风格密不可分,要了解文本首先要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特色以及他当时的写作风格。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对文章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才能有正确的理解。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背景的补白。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各种书籍、上网搜索资料等方式,了解有关文章的时代背景、历史演变、地理环境、物质条件和人物的身份、资历、性格特征等等的事实材料,再在课堂中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进一步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初步理解人物(事物)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使学生更感兴趣地学习课文。例如,在教学《月球之谜》一文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搜索有关于月球的故事和月球的一些天文数据。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当老师提问:同学们课前了解了月球哪些方面呢?从哪儿知道的?
生1: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登月(介绍有关登月的故事)
生2:月球上共有30多万座环形山,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源,这里寸草不生,十分荒凉。(介绍月球的有关地形、地貌)
生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地球384400千米。半径1738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81.30。(介绍有关月球和地球的一些密切的关系)……
当学生把自己搜索的资料都陈述出后,让学生再去阅读文章,并提出问题:“月球究竟有哪些不解之谜?”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把有关的问题整理出来。这时学生自觉地进行阅读文章,利用自己的学习过的阅读方法,在文章中进行圈、点、勾、画,并自觉地进行小组合作,把有关的问题整理出来进行讨论。通过学生查找有关月球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里面提出的一些有关月球之谜的问题,激发学生寻找月球之谜的新认识,提高学生探索月球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有了明确认识,老师在讲课中就能得心应手地讲读课文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就会主动学习。
二、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行个性补白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一些直观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感知,因此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情境创设,能充实学生的语言,使学生能在直观的语言环境中尽情发挥个性化的想象空间,喷发出极具创造性的潜力。
(一)创设再现生活情境进行补白
教师在预设的教学环节中播放精彩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补白,会深深吸引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求知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这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重现生活的情境,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境进行补白,畅谈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生活的幸福。
(二)创设音乐情境进行补白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音乐美妙音符中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好的音乐会赋予我们美妙的想象空间,让我们进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欣赏境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在文中巧配音乐引导学生补白,以独特的音乐情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既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系统诱导,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教师创设的音乐情境,展开想象翅膀,进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三)创设体验情境进行补白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一方面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很难融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另一方面作者写作的年代与学生所在的年代也很大的差别,导致学生不理解作者但是写作的时代背景。因此,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补白,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能有效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寓意。
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感悟的深刻影响。只有学生积累了丰富生活经验,才产生无限的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选择重组,结合文章的意思,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景,再进行积累内化成为自身的生活经验,达到深刻体会,大切大悟的感觉。
(四)创设对话情境进行补白
对话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更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创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境进行补白,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减少对文章内涵的误解,并可以发挥学生独特的创造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深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
三、课外拓展延伸,让“补白”更具实效
很多优美的文章在最后都是戛然而止,给人言有尽而意未尽的感觉,这也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不少文章省略号处、结尾处都仍有无限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补白艺术重在教学过程,对于留有想象空白,饱含丰富内涵的文本材料,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课堂中的教学补白各有特点,形式多样,文本中蕴含大量的拓展方法、补白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地挖掘。教师应挖掘各种具有启发性的个性补白,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想象、拓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拓展文章丰富内涵,让学生喷发出想象的无限潜能,实现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的课堂教学境界,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焕发生机,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 ;补白;背景;拓展;情境
很多课文留白,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的空白点或生发点,引导学生依据课文情节内容,结合生活体验,展开想象,让学生通过写一写,说一说这样的环节,给课文补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氛围,带来让人难忘的精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书面表达,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例子。学课文,我们不仅要读懂课文内容,还要获得作文方法的借鉴,语言表达的示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给文章“留白”的地方进行个性补白,促使学生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独立思考,正确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意图,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为孩子们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利用背景补白,激发学习兴趣
文本的风格和文本写作的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特色和写作风格密不可分,要了解文本首先要了解文本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特色以及他当时的写作风格。只有知道了这些,才能对文章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对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才能有正确的理解。因此,在课前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背景的补白。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各种书籍、上网搜索资料等方式,了解有关文章的时代背景、历史演变、地理环境、物质条件和人物的身份、资历、性格特征等等的事实材料,再在课堂中向同学们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材料,进一步让同学们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初步理解人物(事物)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感情,使学生更感兴趣地学习课文。例如,在教学《月球之谜》一文的时候,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搜索有关于月球的故事和月球的一些天文数据。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当老师提问:同学们课前了解了月球哪些方面呢?从哪儿知道的?
生1: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载人登月(介绍有关登月的故事)
生2:月球上共有30多万座环形山,由于月球上没有水源,这里寸草不生,十分荒凉。(介绍月球的有关地形、地貌)
生3: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距地球384400千米。半径1738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的0.27,质量相当于地球的1/81.30。(介绍有关月球和地球的一些密切的关系)……
当学生把自己搜索的资料都陈述出后,让学生再去阅读文章,并提出问题:“月球究竟有哪些不解之谜?”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文章,把有关的问题整理出来。这时学生自觉地进行阅读文章,利用自己的学习过的阅读方法,在文章中进行圈、点、勾、画,并自觉地进行小组合作,把有关的问题整理出来进行讨论。通过学生查找有关月球的背景材料,使学生对月球的基本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里面提出的一些有关月球之谜的问题,激发学生寻找月球之谜的新认识,提高学生探索月球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有了明确认识,老师在讲课中就能得心应手地讲读课文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就会主动学习。
二、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行个性补白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具体形象为主,对一些直观的事物能产生积极的感知,因此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情境创设,能充实学生的语言,使学生能在直观的语言环境中尽情发挥个性化的想象空间,喷发出极具创造性的潜力。
(一)创设再现生活情境进行补白
教师在预设的教学环节中播放精彩生活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补白,会深深吸引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求知欲,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觉。这时学生的头脑中就会重现生活的情境,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情境进行补白,畅谈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生活的幸福。
(二)创设音乐情境进行补白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音乐美妙音符中字字句句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好的音乐会赋予我们美妙的想象空间,让我们进入“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欣赏境界。语文阅读教学,可以通过在文中巧配音乐引导学生补白,以独特的音乐情感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既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系统诱导,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再结合教师创设的音乐情境,展开想象翅膀,进行深层次地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三)创设体验情境进行补白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一方面由于生活经验有限,很难融入到文章所表达的意境中,另一方面作者写作的年代与学生所在的年代也很大的差别,导致学生不理解作者但是写作的时代背景。因此,学生在阅读这些文章的时候,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生活经验的补白,从而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能有效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寓意。
叶老曾说:“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句话,道出了生活实践对语言感悟的深刻影响。只有学生积累了丰富生活经验,才产生无限的联想,将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选择重组,结合文章的意思,体会作者当时的情景,再进行积累内化成为自身的生活经验,达到深刻体会,大切大悟的感觉。
(四)创设对话情境进行补白
对话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更可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创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情境进行补白,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减少对文章内涵的误解,并可以发挥学生独特的创造能力,加深对文章内容的认识,深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
三、课外拓展延伸,让“补白”更具实效
很多优美的文章在最后都是戛然而止,给人言有尽而意未尽的感觉,这也往往是一篇好课文审美价值的体现。不少文章省略号处、结尾处都仍有无限悬念,给学生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我们可以在此安排一些适当的口头补白或练笔,延伸情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补白艺术重在教学过程,对于留有想象空白,饱含丰富内涵的文本材料,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进行补白。课堂中的教学补白各有特点,形式多样,文本中蕴含大量的拓展方法、补白方式需要教师不断地挖掘。教师应挖掘各种具有启发性的个性补白,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补白、想象、拓展,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拓展文章丰富内涵,让学生喷发出想象的无限潜能,实现以情生情,以思引思的课堂教学境界,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焕发生机,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和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