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分析2004至2013年全国中孕期母血清产前筛查室间质量评价的实验室结果,为提高产前筛查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2004至2013年卫生部临检中心每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发放5个不同浓度的质控品,要求各产前筛查实验室检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报结果,评价实验室检测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free β-HCG)、未结合雌三醇(uE3)的能力。
结果2004至2013年参加实验室数量从57家增加到500家;AFP的稳健变异系数2.77%~18.98%,HCG稳健变异系数5.6%~36.12%,β-HCG 稳健变异系数4.69%~24.38%,free β-HCG稳健变异系数2.66%~81.54%,uE3稳健变异系数3.83%~26.51%;AFP的合格率93%(463/496),HCG的合格率66%(35/53),β-HCG合格率85%(137/161),free β-HCG (μg/L)的合格率从52%(24/46)增加到94%(248/264),free β-HCG(mIU/ml)的合格率为47%(18/38),uE3的实验室合格率达84%(252/299)。
结论中孕期产前筛查AFP项目检测水平较好,其次为β-HCG项目,其他项目仍存在一定问题,我国仍需重视室间质量评价、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中孕期母血清产前筛查的检测水平。(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270-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