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1 微视频:
  《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
  看微课完成下列问题:
  ①地球是圆形的吗?
  ②地球表面有高低起伏山川湖泊,为什么地球仪却是正球体呢?
  ③为什么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而不是其他形状呢?
  1.1.2 微视频:
  《如何判定极地地图中的东西经?》
  1.1.3 微视频:
  《东西半球怎样分?》
  关键概念:东西半球、南北半球、 东经度、西经度
  看微课完成下列问题:
  ①东西半球的划分各国标准都一样吗?分界线是什么?
  ②东经和西经的划分各国标准都一样吗?分界线是什么?
  ③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分界线都是赤道吗?
  ④东经都位于东半球,西经都位于西半球,这种说法对吗?
  1.1.4 微视频:
  《如何判定极地地图上的方向?》
  关键概念:极地地图、自转、经度
  看微课完成下列问题:
  ①东经度始终在西经度东方吗?
  ②东经度即东方,西经度即西方,这种说法对吗?
  ③极地地图上如何判断方向?
  地球的运动
  1.2.1 微视频:
  《两小儿辩日问题出在哪里?》
  关键概念:太阳高度、太阳辐射、 直射、斜射、影长
  1.2.2 微视频:
  《晨昏线上所有地方都是同一时刻日出吗?》
  关键概念:自转、晨线、昏线、时区、地方时
  看微课
  完成下列问题:
  ①晨昏线是如何产生的?
  ②怎么区分晨线和昏线?
  ③晨昏线上所有地方都是同一时刻日出吗?
  ④全球的時区是怎么划分的?
  ⑤在光照图上怎么判断地方时?
  1.2.3 微视频:
  《正午的太阳都在同一位置吗?》
  关键概念:正午太阳高度、直射、斜射、影长
  地图的阅读
  1.3 微视频:
  《知道地图的比例尺有什么用吗?》
  关键概念: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范围
  看微课完成下列问题:
  ①比例尺的定义及公式是什么?
  ②比例尺有哪几种形式?比例尺的大小如何判断?
  ③利用比例尺的大小如何判断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
  ④如何利用比例尺可以量算实际距离?
  地形图的判读
  1.4微视频:
  《你认识异彩纷呈的地形图吗》
  关键概念: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绘制
  看微课完成下列问题:
  ①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②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
  ③什么是地形剖面图?
  ④地形剖面图如何绘制?
   本期选用的初中地理微课内容,由广东省肖金花名师工作室开发制作,整体内容、版权及其使用,请与肖老师联系。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心是文章的灵魂,“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是中考作文一类卷的评分标准之一。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掌握线索分明,突出中心;围绕中心,选材组材;详略得当,凸显中心;多种渠道,点明中心等写作方法,实现突出文章中心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学作文;突出中心;线索;选材;详略;点题  从作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作文中心不突出,主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没有学会突出中心的方法与技巧,缺乏
【摘要】听读,是指以学生听为主,而读可以是老师读,也可以适当安排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读,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活生生的口头语言。中高年级是指四、五、六年级,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然后向小学阶段全面推进。我校开展了二年听读能力的培养,本文首先从听读材料的选择,从小故事、散文到《国学》,再到演讲,最后是读国内外经典名著。每个阶段的训练老师都积累确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听读评价机制,如,在班级开展读书分享会、班级辩论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教学探索和实践。  一、加强词句训练,培养阅读基础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
【摘要】小学阶段是幼儿进入学校生活,接触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道德观、法治观和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小学开始,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法规意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传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内容枯燥乏味,课程设计松散,实践性和操作性不强等问题,通过分析广州市部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例,探索运用微课进一步活跃道德
一、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  本课设计以认知理论为基础,以行动研究为指导,遵循任务型教学中“做中学,学中用”的原则。基于新课程标准,就怎样实施语法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在复习活动中巧妙引入、呈现语法;在模仿与语境运用中感知、理解语法;在教师引领下归纳语法;在练习中融化语法;在运用中活化语法,在写作中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整节课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以识别句子中的谓语动词为主线,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教师引
【摘要】“随文练笔”是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合理而巧妙结合文本中的内容而进行的小练笔训练,它注重的是把读和写融为一体,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作用。而这种练笔方式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所以不会对学生造成负担,而且完成的效率高,效果显而易见。笔者经过实践发现,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挖掘文本中的练笔点,根据学情特点、年段特点,确定不同程度的要求,以小练笔为铺垫,将课堂上的这小练笔和习作结合起来,由浅入深、层层渐进形
【摘要】随着英语学习的不断深入,中学生所需要掌握的英语阅读能力更高,技巧性更复杂。为了让中学生可以适应更高难度的英语阅读理解,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进。如对语言内容的深度解读,对文章结构的整体性分析,以及阅读方式的转换培养。本文将结合思维导图模型,初步探讨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在英语课堂上植入思维导图模型思维,以及利用思维导图模式与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英语阅读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国家教育发展规划中,凸显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心理素质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提高其综合素质有其重要的意义。  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源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特别是面对90后学生,从教师的视角看,90后学生表现出来的任性、脆弱、缺乏耐性,表现欲强,叛逆性格明显等,导致遇事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经不起挫折、时有畏难情绪,不相
人类跨入了崭新的21世纪,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的竞争也更为激烈。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人才的竞争力尤为重要,而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人才的竞争力的关键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语文教学,也势必成为提高人的素质和增强人才竞争力的关键。  近年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毋庸讳言,语文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
摘 要:中学美术教育长期以来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缺乏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培养。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很早就提出了美育教育的重要性,但现行教育体制下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美术教育;传统文化;课程改革;发现美;多媒体手段  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美术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现象主要体现在我国教育环境中,中學美术教育课程不是必考科目,学生及家长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存在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