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2047-9

来源 :发明与创新(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M0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梦境
  
  “躺好,孩子。”
  “我已经躺好了。”
  “用最舒服的姿势躺好,别用力,别想任何事情。”
  “这个姿势就是最舒服的了,医生。我睡觉的时候最爱这样躺。”
  “好,孩子。咱们聊点什么吧。”
  卢克医生看看眼前这个孩子——不到10岁,还有30年的漫长岁月等待着他呢。如果这个时候就去“那边”,真是极大的损失。对他、对社会,都会是极大的损失。
  “我做了个梦。”孩子说。
  “你跟我说过了。一个很有趣的梦一”
  “其实不是一个,”孩子改了口,“是每天都做这个梦,每天。”
  “是吗?给我讲讲,是个什么样的梦。”
  “晚上睡着后,我闷得很。”孩子说,“不是真的闷,是梦里的那种闷。好像很久没喝水,很久很久不许你说话的那种闷。我一个人走着——在梦里走着。我觉得街道又黑又窄,天花板非常低。压得我很难受。这儿是个我不认识的地方,旁边也没有人。后来……”
  “它们就来了?”医生说。
  “它们人不多,只有三五个人。它们的身子一节一节的。”
  “你是说,像节肢动物那样?”医生低声说。
  孩子睁开了眼睛:“什么是节肢动物?”
  医生摇摇头,他知道这孩子从没见过任何昆虫,包括苍蝇和蚂蚁。他说:“闭上眼,继续说吧。”
  “它们有红有绿,我从没看到过这么有趣的东西。它们在前面走,我就跟上,有时候,它们还回头向我招手呢。街道就不见了,我们到了一个大大的房间里,别提多大了!有很多种颜色的光,还有声音,还有味道,都是很多种颜色的。”
  医生微微点头,孩子已经开始渐渐沉入对梦的回忆,他的语言显示了这一点。
  “你也在吗?你在那个大房子里吗?”医生注意使自己的声音尽量柔和并有亲和力。
  “我也在,我看不见自己。”孩子说,“那儿的地板上有些奇怪的花纹,还有些伸出金属细脚的黑色板块。它们带我往前走……
  “房间打开了!外面是很好看的景色,非常好看。我知道,那些是植物和动物,我在电脑学校里看到过的。那个地方大极了,比我们的街区大了好多倍;也很高,高得看不见天花板,只能看到一片蓝色。你知道,那时候我身上可暖和了。它们已经不见了。”
  “那儿有很多人,可是一点都不挤。我想去那儿,但是房间慢慢关起来,你知道,那种慢不是你能阻止的慢。它慢慢地关了,黑下来了,我想到那个地方去,但没办法。我又回到街上了。这时候,我就醒了。”
  医生等到孩子的声音完全没有了,呼吸也已平静,就说:“这没什么,我会告诉你妈妈,让你在这儿待几天。我会让你不再做这种梦的。等你不再做梦的时候,你再回家。好么?”
  孩子说:“好的。”等了一会儿,他说:“医生,那边是这样的吗?就像我做的梦一样?”
  医生想了片刻:“没有去过那边的人怎么知道呢?”
  “爸爸已经去了,但是他没回来告诉我。妈妈说他不会回来了。”
  医生没说话。
  
  谁是诱拐者
  
  等孩子跟助手走后,他在自己的电脑上打开病例记录,输入了“2047-9号”这几个字。
  “诱拐?”梅警长似笑非笑,“卢克医生,您在说什么?用梦来诱拐儿童?”
  医生可没笑:“新年才过,这已经足第9个孩子来找我了。他们都做相同的梦,就算不一样,也相差无儿。你能怎么解释?传染病?精神疾病?”
  “这跟诱拐有关系吗?”梅睁着很好看的眼睛。她今年32岁。
  医生说:“这个梦有很明显、很强烈的意向,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对那边的渴望。这些孩子都是网迷,每天在电脑上消磨很多时间。他们和现实生活的心理联系本来就很薄弱,稍加诱导,他们就有可能……”
  “有可能什么?发疯?”梅仍然在笑。
  医生伸手阻止她,其实是想借机摸一下她的头发:“别笑。听我告诉你吧,今年找我医治的这9个孩子当中,除了现在这一个外,有两个因为来得及时,我的治疗方法也比较对头,刚刚痊愈。”
  “另外六个呢?”
  “都去了那边。”医生说。
  梅这才严肃起来,她扬扬眉毛,示意医生继续讲。
  卢克医生说:“他们哀求自己的父母,想提前离开这个世界,到那边去,否则他们就会死。心理治疗无效,只有满足他们的愿望。”
  梅低头不语,好一会儿才说:“有人故意引诱他们?”
  “嗯,引诱他们离开现实,到那边去。”
  “动机?”梅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是在问医生。医生却没回答。
  梅自己开始分析:“让咱们想想:这个诱拐者在哪里?”
  医生颇有兴致地瞧着梅警长。
  “别闲待着!”梅说,“我要那几个孩子的资料,快给我拿来。咱们要看看那个家伙为什么要诱拐他们!”
  医生说:“等一下,梅。我自己也是一个患者呀,这些天我总做同样的梦,作为心理医生我没法解释它。你听我说吗?”
  梅说:“行,说说看。”
  “像那些孩子一样,我梦见漆黑的、狭窄的街道,低矮的天花板。这一切是多么压抑,多么灰暗,多么单调!全世界竟然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给我们的心灵一点慰藉。我在街道上走着,跟那些孩子的梦不同,我看见许多人,但他们都是灰色的,他们没有脸。突然,我看见一个女人,看她的样子,应该是个亚非混血儿……”
  “得啦!得啦!”梅笑起来,“你的心理疾病没人能治。”
  “你可以。”医生也笑着说。
  “卢克医生,你有过几个女人?”
  “两个,我还有一个儿子呢。”
  “你今年……”
  “38岁,”卢克说,“还有两年的美好时光,足够我享受爱和美。” “两年之后呢?” 医生拉着梅的手:“两年之后,我去那边,你在现实世界继续过着幸福的生活……”
  梅甩开他的手说:“帮我弄好这件事,我大概可以考虑一下。”
  “那咱们可要抓紧,我的时间不多了,一分钟也不能浪费呀。”医生说。
  
  进入虚拟世界
  
  作为一个城市的副警长,梅有特权可以随时进出“那里”,当然只是一小会儿。她会充分利用这一点时间。
  在自己家的办公室里,梅把个人终端接在后脑的插口,瞬息间进入了虚拟世界。完成形象加工后,她前往“那边”访问她的老朋友。
  前任警长保持着40岁时的微胖而智慧的模样,坐在花木环抱的一座小木屋里。梅觉得这环境真美,可她并不羡慕前警长的清福。她才32,还有八年呢。
  警长说:“我们今天发明了一个新游戏,听我说……”
  梅说:“还是先听我说吧,我时间有限。”
  警长抱歉地说:“好吧,自从来这儿之后,我渐渐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没想到你是有急事来的。”
  “是很急的事。城市里九个孩子遭 到诱拐,罪犯却还无影无踪。”梅简要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警长沉吟着。他是那些出类拔萃的人之一,他们在“去那边”之后还能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在虚拟世界,有许多这样的人,在从事咨询、信息处理、网络管理和工厂自动控制等事业。
  梅虽然很急,但仍平静地等待着。
  警长说:“关键是他的位置。”
  “什么?”
  “他在哪儿?那个罪犯,他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这里?知道了这个我们才能推测他的动机。”
  梅说:“这我明白。”
  警长继续说道:“那些孩子,他们来这儿之后会怎么样?自然,有他们的年长的亲人照顾他们。对了,这时候他们的父母还没过来呢,只有让祖父母照顾。祖父母……”
  他停住,警长捧着头说:“请原谅,我的心思很乱……”
  “有什么事吗?”梅关切地问。毕竟他们曾是共事十年的好友,至今还保持着思想上的亲密关系。
  警长说:“我听到了一个坏消息。”
  “什么?”
  警长停了一会儿,说:“你不要告诉别人……昨天我得知,政府在新年通过了秘密决议,把这边的人的寿命从80年削减到50年。”
  “什么!”梅叫道,“这是什么决议!这简直就是谋杀!”
  警长深明大义地说:“因为存放躯体的营养数量有限,存放空间也有限,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正在扩大。所以,所以……”
  “他们就此削减你们的寿命,给现实世界的人让出地盘?!”梅愤愤不平。
  “这是必然的。”警长的语气有些凄凉,但并无愤怒,“据说单独储存活体大脑的技术快要成熟了,那么,存放空间就不再是问题了……”
  “每一个人最终都要来这里的,”梅说,“他们作出的决定总有一天要轮到他们来承受。”
  “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呀……”梅发觉警长似乎老了。
  警长还说:“千万别告诉其他人,我也是通过非正当的渠道知道的……”停了一阵儿,他小声说,“是前任老市长告诉我的。”
  “这个决议就不能更改吗?”
  “大概不能了。大局已定,咱们还是说说那些孩子吧。很遗憾,今天我好像帮不上你什么忙……”
  
  替代孩子?!
  
  “孩子问我:‘先生,去那边会疼吗?…卢克医生说,’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他来得太晚了……”
  梅不出声,她还在想前任警长告诉她的事。
  “那时,我脑子里就出现了一个疯狂的主意。”
  “什么主意?”梅心不在焉地问着。
  医生说:“我要自己去抓住那个家伙!”
  “你?”梅抬起眼睛,“您?医生您?”
  “是的。”医生激动地说,“我亲眼目睹九个孩子被他伤害,其中的六个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的世界,而我竟没有一点办法!”
  “你是医生,警察是我。”梅提醒他。
  医生说:“你们有什么办法吗?没有。我倒有一个:让我假装那个孩子,被他诱拐、我会发现他的真面目的。”
  “得了吧,别没救出孩子倒搭上一个好医生。社会需要您……”
  医生一摆手说:“我们不开玩笑!我只有两年了,如果我的亚非混血的美人儿对我不屑一顾,这两年时间又算得了什么呢?”
  梅的眼睑垂下又抬起来。说:“您有什么主意?”
  “把孩子的插口板移植到我头上!当然是暂时的。我代替他去受诱拐!”
  “您疯了?”
  “是没人这么试过,但是我相信,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这样做都没什么危险。”
  梅说:“但危险可不是生理和心理的呀!”
  “我只要求,你守在我的躯体旁边,只要脑电波出现异常就把我唤醒。行吗?”
  梅沉默了一会儿,医生又追问:“你答应吗?”
  梅说:“行啦,我知道你就想让我守在你床边……”很久之后,梅点了点头:“但你要保证自己没有危险。”
  
  奇怪的笛声
  
  我现在叫江波。医生不断提醒自己:我九岁,是个没有父亲的男孩子。我渴望有朋友。
  有效的心理暗示很快让医生进入状态,他去了这孩子常去的聊天室。江波给自己设计的形象是戴着一个眼罩、头发蓬乱的小强盗。这能体现他的某种性格,他害怕受伤害,有内在的热情。
  聊天室里已有了三个孩子,屋子是紫色的,窗户很明亮,外面有一个小花园。这些布置让现实世界黯然失色,但据说还远不如“那边”。难怪……
  “江波,你昨天没来。”一个小女孩说。
  “我昨天病了,妈妈硬让我去看医生。”医生——不,江波回答。
  “你昨天听见好玩的音乐了吗?”女孩问。
  江波说:“没有。”
  “真太可惜了。”另一个男孩子插了进来,“我们都听见了,就是在昨天晚上。它们说:‘来吧,快来吧……”’
  “但是我病了呀。”
  “到这儿来就不会生病了。”女孩说。
  “爸爸也不会打我了。”第三个男孩说。
  江波问:“你们都跟我一样吗?我晚上做的梦,你们也做了吗?”
  “什么意思?咱们不是都说过了么?”女孩说,“你昨天得了什么病?”
  “就是做梦的病,”江波试探着,“妈妈很担心,她让我去看医啦了。”
  一个男孩说:“你说这是生病吗?”
  “是我妈妈说的。”江波急忙解释。
  孩子们的嘴都扁起来,这是嘲讽的意思。
  江波正想再解释一下,但发现不起作用。孩子们的注意力被新出现的事情吸引过去。
  那是……是音乐!是一种古老的乐器……是笛子,欢快、明朗的笛子声。啊,多好听啊,叫人忍不住想踏着节拍走起来。来,来吧,瞧,一队队的玩具小士兵走得多威风。一、二、一!没有人拦住你们,小小的军队,没有谁管你们。朝着光亮的地方走……
  聊天室里的孩子们甩着手踏起步来,江波也一起踏步。他们绕着屋子走了一圈又一圈,但是没法出去。
  “走啊,走啊……”女孩高兴地说。
  一种想要行动,想要做点什么的兴奋感觉也像潮水一样淹没了江波的大脑。作为心理医生,他对这种感受太熟悉了……
  
  真相大白
  
  “啊!”医生惊叫着醒来,梅正俯身看他。他摸摸手背:“你掐得够狠的。”
  “是我们商量好的嘛。”梅说,“出了什么事?”
  “他在诱惑孩子们。”医生说,“用笛子。当然肯定不仅是音乐,他发出的信号直接触动了我们的潜意识。”
  “用笛子?为什么要用那玩意儿?”梅说,“现在的演奏会上,谁还用它?”
  “所以,他肯定想用笛子表示一种什么意思。”医生摸了摸脑袋,“那些孩子会被他拐走的。他要把他们带到那边去,把他们夺走……”
  “我已经组织了70个人处理这个案子。”梅其实很清楚,这些人也许毫无用处。
  为了深入了解,医生继续进人那个梦——
  这个大房间果然有很多种颜色的光,还有声音,还有味道。地板上有些奇怪的花纹,还有些伸出金属细脚的黑色 板块。他想,这是原始的电子计算机内部的样子。他像个微型人一样,被带到电脑里面来了。
  这里是他和那些小怪物的狂欢晚会大厅。它们疯狂地跳着,飞舞着,笛子声充满整个房间。看,房间打开了,好像被巨人连地基一起掀了起来。光从墙壁下面射进来,缝隙越来越大,房子整个被翻开!
  外面真美。
  医生不由自主地迈步向前,但仿佛有堵看不见的墙挡在前面,他无法走出房子。明亮的阳光使他的眼里涌出了泪水,光线好像风一样,带着令人愉快的压力,把他的头发、衣服都吹向后边。都吹得透明……医生眼看着房间渐渐关闭,光线渐渐暗淡。他又回到了黑暗的街道……
  梅把医生唤醒时,发现他满眼是泪。
  “孩子们不能抵挡这样的诱惑。”医生吃力地说,“我们生活的世界本来就太令人失望了。我们的街区像蜂巢一样,没有阳光,人流像蚂蚁……”
  “您发现什么了?”
  “我想,这个人也许觉得自己是孩子的解救者,也可能是想借此强迫政府改善生活环境。”
  “改善得和‘那边’一样?”梅说,“三百亿人口,怎么改?”
  “我要查一查,笛子到底是什么意思?”医生说着下了床,走到电脑边。
  当梅把人造咖啡端到桌边时,看见医生眼睛里闪动着兴奋的光芒。
  “我想,他是在’那边’。”医生说。
  “嗯?”
  “他布置的那个房间是旧式电脑的内部空间,什么人对那样的电脑情有独钟?”
  梅拍了一下医生的肩膀:“好!他一定是个年纪很大的人了!肯定是在‘那边’!”
  “对,一个上年纪的人。”医生说,“瞧我还发现了什么?”
  “快说吧!”
  “笛子!我给你讲一个笛子的故事:在古代,某个城镇老鼠成灾。市民们决定,谁能赶走老鼠,必定给他报偿。一个外乡人,听好。一个外乡人用笛子声把老鼠引走了!”
  “然后呢?”梅有点迫不及待。
  “然后?市民们并没有付给他应得的报酬,反而命令他离开这城市。这个人为了报复,吹起笛子,把城里所有的小孩都带走了!”
  两个人沉默了一会儿。梅说:“他要报复我们这个城市?为什么?”
  “因为他没有得到应得的报酬,因为我们恩将仇报。”医生说。
  “一个年纪很大的,对这个城市有功的人……我们对他恩将仇报……”梅沉吟着。
  “这可以缩小一点怀疑范围吧?”医生问。
  “别打岔!”梅伸一根手指头指着医生。
  她想起了什么?天哪,前任警长,警长跟她说的那个秘密决议!
  把“那边”的人的寿命从80年削减为50年,为现实世界的人们让出空间!
  一个为社会作出了很大贡献的人,被我们伤害了。他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报复……
  梅立刻通过医生的电脑安排搜索。
  她对自己说:“在那边,只有身份很特殊的人才能知道这个消息,只有像警长那样身份的人……这种人很少!他们的躯体都放在一个地方!”
  她安排好后对医生说:“再麻烦你一次,行吗?” “你让我做什么都行。” “只要你再让他诱惑一次。我会在这边保护你的。”
  医生欣然躺在了床上。
  当他被梅叫醒时,他得知嫌犯已被拘捕。
  “谁?你们怎么干的?”医生问。
  “前市长,他已经75岁了。”梅说,“我们从他沉睡的营养里把他拘捕了。”
  “你们怎么抓住他的?”
  “我们只是派人到存放高级官员躯体的地方,在他们每个人的头部都安装了脑波监听器。你知道,高级官员人数是有限的。在他诱惑你时,也同时出卖了自己。”
  “这么简单!”医生叹气道,“看来我没帮上你什么忙。”
  梅拉住他的手:“不。如果你没发现笛子的秘密,这个城市里有一亿二千万人口,让我们怎么去搜索呢?你应该记头功。”
其他文献
我应《发明与创新》杂志社邀请,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参观学习,甚为荣幸。来湖南,我不由回想起,我随解放军南下作战,解放全中国,在解放长沙之后写书的艰难历程。我这文盲战士的处女作《高玉宝》,是我在解放长沙之后,部队在长沙市北面肖家巷驻地休整时,用各种图画和符号代替文字完成的。  我小时上不起学,八岁上不到一个月学,就顶债给地主放猪,九岁和全家逃难到大连当童工,十五岁又顶替有病的父亲当劳工,受尽苦难,
月亮是地球妈妈的孩子,很调皮,整天就想着出去玩。地球妈妈怕他走丢了,就用一根隐形绳索牵住他。这可把月亮急坏了,因为任凭他怎么挣扎,却始终挣不脱绳索。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围绕着地球妈妈转,等把地球妈妈给转晕了,他就可以出去玩了。于是,他就不停地围着地球妈妈转呀转,一直转个不停。  指导老师 刘文东  黄老师点评:引力究竟是什么呢?原來是根隐形的绳啊!为什么要有引力呢?是因为不放心啊!小作者借
学校:广州市番禺区石岗小学  年级:四年级  学名:韦佳芸  小名:大大  年龄:10岁  形象特点:文静、做事一丝不苟  我喜欢  食物:石榴  颜色:粉色  动物:兔子  音乐:儿歌  课程:美术  业余爱好:画画、写作  我最讨厌:没有  梦想的职业:画家  最大的愿望:走遍祖国大好河山  会吸水的杯子  今天,我在妈妈的手机里看见了一个小实验,名字叫:会吸水的杯子。我反复看了好几次,觉得太
1. 三环填数  请将1、2、3、4、5填入空格内,使每个圆环上的三个数之和都得9。  试试看,你能很快填出来吗?  2. 实习侦探  小镇上的一家餐厅里发生了一起奇怪的中毒事件。  两个女孩一起用餐,都点了冰茶。其中一个女孩喝得很快,一次喝了好几杯,另一个女孩只喝了一杯。最后,那个只喝一杯冰茶的女孩因中毒严重陷入昏迷,而喝了好几杯冰茶的女孩却无大碍。警察发现,所有的冰茶中都有毒。  你知道为什么
记非所忆  李开浓    有时候认真地去记住一些人、一些事,并不只是为了往后的回忆作了铺垫,而是为了更好地告诉自己不要让那些弥足珍贵的记忆在脑海中慢慢地如雾霭般消散,如撞礁的轮船慢慢地下沉,并且要竭尽全力地去记住,不能让它如山涧清泉从光滑的石板上流过,不着痕迹。    追忆似水流年    初中三年的时光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奔跑过去了,如脱缰的野马践踏着我单薄的青春。那些人、那些事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变得
人类可以用小的机器制作更小的机器,最后将逐个地排列原子,制造产品。这是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获得者理查德·费曼1959年对纳米技术的最早梦想。从此,人类就开始了对纳米世界的探求。美国赖斯大学的科学家近期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了世界上最小汽车。和真正的汽车一样,这种纳米车拥有能够转动的轮子。只是它们的体积如此之小,甚至即使有两万辆纳米车并列行驶在一根头发上也不会发生交通拥堵。    车身虽小,部件齐全   
本期主题:学生手册。期末考试后,每位同学都会在长假来临之前收到一本“學生手册”,里边有老师写下的评语。拿到手册时,同学们大概各有滋味吧。毕竟这本手册是要交给父母大人过目的……  本期小作者团队:中山市港口镇中心小学  本期大作者:KaKa
几个孩子用橡皮泥捏出了一个小村庄,村庄里每一样东西都是软绵绵的。   村庄里有房屋,房屋摸上去软绵绵。房屋上的烟囱冒出的炊烟不是丝丝缕缕,而是一团一团,摸上去也软绵绵。有只喜鹊好奇地抓了一团炊烟放到树杈上,稍稍改造一下,就成为一个柔软暖和的鸟巢,躺进去舒服极了。  村莊里的小路软绵绵,即使在晴天,人们也要轻手轻脚地走路。那些蹄子尖尖的猪马牛羊就很烦恼,跑着跑着,蹄子会陷进路面,更不用说蹦跳起来以
[考点透析]    我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接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所以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又叫断句读。  文言断句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应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对文言句子能够正确地断句,可以看出同学们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考试说明要求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言文
顶风前进车  石小花    我们以前制作的风力小车都是利用风的推力,顺风行驶,而这辆风动车却是利用顶风变为动力。只要将小车迎面对风,小车就会顶风而上,越走越快,非常有趣。  制作材料:  25×28×8(mm)、3×15(mm)桐木片,自行车钢丝,橡筋圈,大头针,百得胶。  制作方法:  1.叶轮和风叶 按图一所示,用一块25×28×8(mm)的木块锯割成φ25mm的圆木,在此圆木的侧面等距离朝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