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多样化教学的策略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w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多样化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充分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展多样化教学包括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小组讨论、设计开放性练习等。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生活情境;小组讨论;开放性练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5-0031-0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开展多样化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还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题,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初中数学课堂充盈魅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熟悉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分式》时,教师在课堂伊始,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2010年,有成千上万的游客到上海世博会参观。有人对某一时间段内的参观者人数进行了统计。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我们可以知道,前a天里,平均每天到此来参观的人数大约为35万人,后b天里,平均每天大约有45万人,那么在(a b)天内,平均每天有多少人到世博会参观呢?”学生被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所吸引,求知欲望十分强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了相应的算式:(35a 45b)/(a b)。然后,教师又继续提出了几道实际应用题,并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在解决完这些实际问题后,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随后,学生观察到这些算式,并产生好奇,问:“这些算式有什么特殊之处吗?为什么教师所给的问题,最后所列出的算式都是一种貌似分数的形式呢?”此时,教师引出分式的概念。
  创设生活情境可很好地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独木难成林。”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习他人的长处,从而达到集思广益、共同进步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教师没有选择直接给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将课堂交给学生,并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有学生在小组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已经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间接地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这一性质。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一性质出发,探究、验证平行四边形的其他性质。”此时,又有学生说:“我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我还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验证了我的猜想。首先,我画出了一条对角线,并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一些角相等,最后又找到一条公共边,利用SAS的判定方法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得出对应边相等,最后得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相等。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整个课堂教学非常顺利。
  小组讨论活动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与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活跃学生的思维
  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开发、发展的重要阶段。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练习,促使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一道找规律的练习题:观察下列的一些等式,并根据这些等式中的规律,写出第五个等式。
  x2-1=(x 1)(x-1);
  x4-1=(x2 1)(x 1)(x-1);
  x8-1=(x2 1)(x 1)(x 1)(x-1);
  x16-1=(x8 1)(x4 1)(x2 1)(x 1)(x-1)。
  学生都陷入沉思中。这时,有学生发现等号的左边都是x的n次方减去1,并且这些指数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都是上一个指数的2倍。很快,学生便想到,第五个等式等号的左边为x32-1。然后,学生开始探索等式等号右边的规律。此时,有学生说:“每一个算式都包含上一个算式等号右边的算式。”学生就这样观察、分析这些算式,并从中寻找突破口,大膽地创新验证。很快,学生得出最后的结果:x32-1=(x16 1)(x8 1)(x4 1)(x2 1)(x 1)(x-1)。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设计开放性练习,有效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 钟伟芳)
其他文献
[摘 要] 乔姆斯基语言观是一种关于语言自身的哲学思考,其终身致力于人类语言的研究,探索人类语言共同的语法机制。乔姆斯基认为研究语言学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人类所有语言中的共同规律,进一步发掘普遍的语法规则。文章简述乔姆斯基的语言观和普遍语法及国内外语言学者的相关研究,探讨其理论的研究价值与局限性及其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关键词]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语言观;局限性;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35
[摘 要]翻转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课堂的互动性,能提高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师首先要合理制作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其次优化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最后完善评价机制,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探讨。翻转课堂的应用,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的不利影响,保证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正常进行,为学生的生物学习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对政治学习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教学,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法,可从精心设计讨论话题、搭建自由讨论平台、给予学生耐心的点拨引导、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四个方面着手。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讨论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摘要]给学生作文写评语是跟学生交流、指导学生的珍贵机会,教师仔细写好每一次评语对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和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非常重要,尤其充满爱心的鼓励性评语就是把爱心与温情化作甘甜的雨露,适时滋润学生渴盼的心田。  [关键词]作文;评语;饱含爱心;切中问题;打开心结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2901  作文评语可谓丰富多彩,没有固定
文章以初一一节语文课为样本,从评课入手,分析传统评价方式与课堂观察技术的异同,认为两种评价方式应相辅相成.
[摘 要]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目标,以其独特的身份和主体地位通过教与学的直接活动而形成的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教师要明确“亲”“清”师生关系的含义与核心,“亲”“清”师生关系的必要性,“亲”“清”师生关系的实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和谐的环境,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师生关系;“亲”“清”;人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
“科赫雪花”是以等边三角形三边生成的.每条科赫曲线的长度是无限大,它是连续而无处可微的曲线.这是一节为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而设计的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