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习教学是提高学生汽修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加强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关键是提高本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笔者在本论文中深刻的阐述和剖析了汽车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培养汽修类人才的重大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将如何改进实践教学的技巧方法。
关键词:汽车维修;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一、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内逐渐有了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高科技电子化检测维修设备及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维修行业内迅速的成熟和推广开来,旧的检测维修技术和设备完全不可以供应市场的需要,更新检测诊断设备、转变旧的维修观念以及方法、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各大维修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但是,现在的维修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参良莠不齐,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只是经过简单的一些培训或者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就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这也是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的重要隐患。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要有一定的理解及运用天分,更需要纯熟的动手能力。培养优秀的汽车专业型人才是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一个很关键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关键。但是,现在的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实训教学内容单一。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综合素质能力,而且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不怎么关注社会的需求,只是注重理论上的细节,因此才造成了学员脱离社会需求的现象。
2、实训考评的方式单一。实训教学的课程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考试成绩高低也是依据理论课程,实训的成绩为辅,在总评成绩中占有非常小的几率,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考核方法。除此以外,实训成绩的考核方法是实训教师给出成绩,测评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训报告,因此,实训教学考核并不能完全掌握学生对实训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
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优秀汽车专业人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潜能使其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更高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掌握先进设备操作的专业人才的重要方法。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中职汽修专业院校的总体方向是培养汽车维修、检测等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这些目标具体规划到相关的专业,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在教授中如何能够将这些培养目标定位到具体的职业层面上,并没有明确确定出来。因此,中职院校在制定怎样提升学生的能力、如何的构建素质知识体系,尤其是涉及到的如何提升学生汽车职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相关导向性,造成培养中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模糊。近年来,汽修专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呈现多样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汽修专业系统一般由:运动、结构、职能、动力、感知等五大重要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目前,汽修专业综合实践的方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汽修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开展教学中应当要依据内容、方法及设备几个方面开展来。结合汽修专业技术的综合性、实践应用特点开展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内实习。汽车维修实践课程主要是根据实训基地所具有的实际条件进行开设的,具体的计划与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出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标准等具体量化的内容。除此以外,还要设置具有专业课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学生对基础知识有着感性的认识,为自身打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实训项目则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模块三个方面内容分类。
2、校外实践。校外实践主要分析汽车出现的故障,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以及进一步的修理工作,要学生充分的理解、判断并且确定汽车各种故障的处理方法和维修的技巧
3、加强教学规范化的管理。在汽车维修实践教学的实施进程中,应该加强规范化的教学制度管理,同时注意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健全性,以及对设备、仪器和实践材料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样,学校就能够以较低的教学成本,来保证教学进度能够顺利、有效进行。我国开设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时间不长,专业人才缺乏,因而,汽车维修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培养和配备也是开办好汽修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4、改变原有教学方法。汽车维修实践教学应该采用依照实践,分析实践以及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由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解演示,学生被动的接收过渡到学生自我的完成,学生由原来的纯理论学习过渡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来,由此看来,对教学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应该建立在构筑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教学思维,应该和当前教育“提倡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要求相符合。
5、测评方法的多样化是检测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避免传统考评方式所出现的诸多弊端,教师应该采用基于实践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模式,在学生考核的成绩里面充分体现出学生全程实训的每一个环节的表现情况。总体的说来,从参与中的表现、实践的能力以及其交纳的实训任务书等三个方面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的测评。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实施,使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效果。学员在学校期间取得的职业综合性技巧和实践的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实训课程,最能直接体现高等职教育效果的课程,以实践教学为先机,积极的推行课程改革与发展建设,实施实践教学的模式。显示出其独有的实用价值和创新价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一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随着企业发展对学生质量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中职院校的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中职院校教育发展中长远的话题,实践教学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化改革,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洪昌.关于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研究[J].科技探索.201010).
[2]范沛龙,韩民义.中职院校汽车维修实训教学的改革[J].济南交通高级技工学校.2010(1).
[3]王浩.关于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23).
[4]梁敬贤.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江门市新会高级技工学校.2012(05).
[5]陈元华,王国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
关键词:汽车维修;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一、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近年来随着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行业内逐渐有了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高科技电子化检测维修设备及汽车电子技术在汽车维修行业内迅速的成熟和推广开来,旧的检测维修技术和设备完全不可以供应市场的需要,更新检测诊断设备、转变旧的维修观念以及方法、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各大维修企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但是,现在的维修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参良莠不齐,大多数的从业人员都只是经过简单的一些培训或者都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就分配到相应的岗位上,这也是现代汽车维修业的发展的重要隐患。汽车维修专业是一门应用能力较强的专业,要有一定的理解及运用天分,更需要纯熟的动手能力。培养优秀的汽车专业型人才是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当中一个很关键的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关键。但是,现在的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1、实训教学内容单一。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综合素质能力,而且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传统的实训教学内容不怎么关注社会的需求,只是注重理论上的细节,因此才造成了学员脱离社会需求的现象。
2、实训考评的方式单一。实训教学的课程作为理论课程教学的补充,考试成绩高低也是依据理论课程,实训的成绩为辅,在总评成绩中占有非常小的几率,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考核方法。除此以外,实训成绩的考核方法是实训教师给出成绩,测评的唯一标准就是实训报告,因此,实训教学考核并不能完全掌握学生对实训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
二、实践教学改革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优秀汽车专业人才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潜能使其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更高现代化企业管理能力、掌握先进设备操作的专业人才的重要方法。
最近几年以来,我国中职汽修专业院校的总体方向是培养汽车维修、检测等高素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将这些目标具体规划到相关的专业,比如: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在教授中如何能够将这些培养目标定位到具体的职业层面上,并没有明确确定出来。因此,中职院校在制定怎样提升学生的能力、如何的构建素质知识体系,尤其是涉及到的如何提升学生汽车职业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没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相关导向性,造成培养中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模糊。近年来,汽修专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呈现多样化和智能化的特点。汽修专业系统一般由:运动、结构、职能、动力、感知等五大重要组成部分组合而成。目前,汽修专业综合实践的方法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汽修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开展教学中应当要依据内容、方法及设备几个方面开展来。结合汽修专业技术的综合性、实践应用特点开展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校内实习。汽车维修实践课程主要是根据实训基地所具有的实际条件进行开设的,具体的计划与教学大纲中要明确规定出各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例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标准等具体量化的内容。除此以外,还要设置具有专业课相对应的实践教学内容,要学生对基础知识有着感性的认识,为自身打好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实训项目则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应用模块三个方面内容分类。
2、校外实践。校外实践主要分析汽车出现的故障,对出现的故障进行判断以及进一步的修理工作,要学生充分的理解、判断并且确定汽车各种故障的处理方法和维修的技巧
3、加强教学规范化的管理。在汽车维修实践教学的实施进程中,应该加强规范化的教学制度管理,同时注意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健全性,以及对设备、仪器和实践材料进行规范化的管理。这样,学校就能够以较低的教学成本,来保证教学进度能够顺利、有效进行。我国开设汽车维修专业课程的时间不长,专业人才缺乏,因而,汽车维修教学对教师的专业方面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的培养和配备也是开办好汽修专业综合性实践课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4、改变原有教学方法。汽车维修实践教学应该采用依照实践,分析实践以及模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由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解演示,学生被动的接收过渡到学生自我的完成,学生由原来的纯理论学习过渡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中来,由此看来,对教学要求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应该建立在构筑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的教学思维,应该和当前教育“提倡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要求相符合。
5、测评方法的多样化是检测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衡量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避免传统考评方式所出现的诸多弊端,教师应该采用基于实践过程参与的实训考核模式,在学生考核的成绩里面充分体现出学生全程实训的每一个环节的表现情况。总体的说来,从参与中的表现、实践的能力以及其交纳的实训任务书等三个方面来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的测评。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实施,使专业人才的质量和教师教学的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效果。学员在学校期间取得的职业综合性技巧和实践的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实训课程,最能直接体现高等职教育效果的课程,以实践教学为先机,积极的推行课程改革与发展建设,实施实践教学的模式。显示出其独有的实用价值和创新价值。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一长期而且艰巨的任务。随着企业发展对学生质量的不断提高,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中职院校的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中职院校教育发展中长远的话题,实践教学也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社会的需求。在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不断的深化改革,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洪昌.关于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的研究[J].科技探索.201010).
[2]范沛龙,韩民义.中职院校汽车维修实训教学的改革[J].济南交通高级技工学校.2010(1).
[3]王浩.关于高职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23).
[4]梁敬贤.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江门市新会高级技工学校.2012(05).
[5]陈元华,王国富.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