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领唱“科学的春天”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vina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高兴地向大家推荐《哥德巴赫猜想》一文。老作家徐迟同志深入科研单位写出的这篇激动人心的报告文学,热情讴歌了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科学高峰中的顽强意志和苦战精神,展示了陈景润对解决哥德巴赫猜想这一著名世界难题的卓越贡献。”这段“编者按”,刊登在1978年2月16日的《光明日报》上。当日的这份报纸,只有4个版,却拿出了两个半版面的篇幅,从头版整版开始,转载了《人民文学》杂志当年首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领唱“科学的春天”
  转载这篇报告文学时,《光明日报》“编者按”还写道,广大科学工作者和知识分子“会从这里受到鼓舞,受到教育,受到鞭策”,而普通读者则“一定会为我们国家有这样优秀的科学家和这样出色的科研成果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精准而又切合实际。
  《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徐坤当年就是在《光明日报》上读到这篇文章的,“读了一遍又一遍,‘陈景润’‘皇冠上的明珠’‘(1+1)’‘自己撞在树上,还问是谁撞了他’,这些关键词和生动细节,一直刻在脑海里,印象太深了”。
  作家叶梅初读《哥德巴赫猜想》则是在田间地头。1978年,她在湖北恩施偏远的山区生产队蹲点。当时由于父母受到冲击,她经常遭遇莫名其妙的批评,心里很压抑。就在田间劳动时,她接到了家人寄来的当年首期《人民文学》杂志,站着一口气把《哥德巴赫猜想》读完了,“那个感觉,现在想起来都忍不住热泪盈眶,真是云开雾散、豁然开朗,天地是如此明亮”。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当时14岁。他跟着大人,听着广播喇叭里朗诵《哥德巴赫猜想》,“没有人组织,大家都听进去了。感觉喇叭里的这个声音,给我们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在李敬泽看来,这部作品敏锐地捕捉了时代精神,是文学对社会历史进程一次非常有力的参与,让人们重新认识到科学技术和知识分子的价值,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美好前景。
  “《哥德巴赫猜想》是‘科学的春天’这首大歌的领唱。”《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说,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在当时甚至就是报效祖国、攀登科学高峰的代名词。这是一个时代的新风尚。文学艺术出色地参与了这一重知识、爱科学、得民心、有力量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哥德巴赫猜想》是站在思想巅峰之上的写作与思考。它的长久生命力表明,文学最为重要的还是思想品质与精神品相。”报告文学作家徐剑说。
  一万八千字,就像一首诗
  “……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吃力地迈动步伐。在抽象思维的高原,他向陡峭的巉岩升登,降下又升登!……他无法统计他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金属梯子。……一张又一张运算的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铺满了大地。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忽然化为膝下群山,雪莲万千。”《哥德巴赫猜想》中的这些句子,历来为人称道。
  “读《哥德巴赫猜想》为何让人激动不已?因为诗人的激情排山倒海一般涌来,字里行间有着饱满的诗性。”叶梅说。
  在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副主任李朝全看来,一万八千字左右的《哥德巴赫猜想》就像是一首诗,将抽象、玄奧的科技术语和概念形象化,变得生动可读,“充分彰显了报告文学创作短、平、快、新、实的特点,实现了报告性、新闻性和艺术性、文学性的完美统一与融合”。
  “可以说,《哥德巴赫猜想》有力地界定了报告文学这个文体的内涵和外延。”李敬泽说。
  要“厚积薄发”,不要“薄积厚发”
  徐迟动手写《哥德巴赫猜想》时已经63岁了。“读这篇报告文学,你分明能感受到他的古典文学修养,很典雅、高贵,文字有韵律感。”报告文学作家徐剑说。
  不仅传统的底子深厚,徐迟还是翻译家,他的译著《瓦尔登湖》至今都是权威版本。他19岁开始写诗,写过一系列的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徐迟文集》共计10卷。他写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是真正的“厚积薄发”。
  报告文学作家赵瑜认为,现在的部分作品,写的人物只是一个符号,陷入理念化、概念化、数据化的误区。这就越发看出徐迟刻画人物的功力,“他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物,围绕人、人心、人性、人的特征、人的时代代表性来写。他是把陈景润当成文学画廊中的人物来写的”。
  《哥德巴赫猜想》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作品的成色;也是一杆秤,可以称出作品的斤两。
  (摘自《光明日报》王国平/文)
其他文献
安徽省原拟于从2018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但是直到今年秋季开学都没有动静。日前,安徽省教育厅厅长李和平表示,因为时机不成熟,安徽今年暂缓高考改革。   李和平表示:“我們的改革始终有一个底线,就是安全,如果风险把握不准,宁可继续等待也不仓促上马。我们做了详细的研判分析。我们觉得现阶段条件还不是特别成熟。在这个背景之下,我们报省委省政府慎重决策,我们暂缓。”这意味着2018年入学
期刊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它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剃发易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的强制手段,必然会引起反抗的斗争,导致大量人员死亡。   关于“剃发易服”死人的史实,从满族人入侵中原就有了记载。明朝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努尔哈赤率领军队攻占辽阳,随后就颁布了“剃发令”。  但这种法令让当地人不能接受,他们杀死了满族人派来的传令官,然后所有人都逃到了鸭
期刊
在杭州绿城桃源小镇小区里,每天都能听到欢声笑语。一所成立两年多的颐乐学院,让来自五湖四海的老人们聚在了一起。现在桃源小镇这所颐乐学院里,共拥有22个社团,300多名团员。   郑平是桃源小镇颐乐学院的院长,两年多前,开发商提供了一处两层小楼作为活动场地。郑平、谢惠兰、徐芬芳作为颐乐学院第一批志愿者,怀着志愿、公益的心开始组织社团活动。颐乐学院22个社团里,大家没有功利没有利益也没有官僚,自得其乐是
期刊
邓小平总是将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机统一且辩证看问题: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改革开放初他建议开放上海西郊宾馆(改革开放前叫414招待所)即为一例明证。  全国最大花园别墅  1979年7月,75岁的邓小平开始了他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首次南巡。7月16日,邓小平来到上海。16日至25日住进414招待所一号楼。  上海市委市政府直属的414招待所当时是全国最大的花园别墅,位于上海西郊长宁区僻静花园地
期刊
据联合国难民署(UNHCR) 统计,由于委内瑞拉经济陷入空前危机,约300万委内瑞拉人被迫逃离该国,仅秘鲁就接收了超过50万委内瑞拉难民与移民。在秘鲁几乎每个城市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大多是年轻人,受教育水平比较高,也很勤奋。他们的到来给秘鲁社会带来了不少正面的影响。  在首都利马,委内瑞拉人大多从事服务行业,在发廊、餐厅、超市打工,或者开出租车。据了解,委内瑞拉人对工作的态度和时间观念都受到秘
期刊
英语中的中国叫“China”,也是瓷器的意思。随着中国瓷器在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那么,中国青花瓷是如何扬名天下的呢?  大家一直以为唐代没有青花瓷。但是,1998年德国一个打捞队在印度尼西亚海域找到了一艘满载货物的唐代“黑石号”沉船,船只装载着运往西亚的中国货物,仅瓷器就有67000多件,其中有4件青花瓷。这时我们才知道,唐代已经有了青花瓷,已经有了白蓝相间
期刊
第一张水下照片。這幅照片拍摄于1893年,在164英尺深的海底曝光半个小时才拍摄完成。照片中的人,就是摄影师Louis Boutan。  (摘自《光明日报》)
期刊
上了岁数,很多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睡眠质量不高的问题,常常一觉醒来,觉得脖子、肩膀酸痛。以下几种办法可以让老人睡得又香又好。  搂个抱枕睡 用棉布缝制一个长约1米、直径约35厘米的布口袋,用棉絮或海绵填充,做成一个椭圆形的抱枕。睡觉侧卧时,两只胳膊搂住抱枕,长枕下部可垫在大腿下面。如此一来,肩关节可充分打开,减轻上肢关节晨僵現象。  姿势“卧如弓” 老人睡觉以右侧卧为佳,这样有利于放松全身的肌
期刊
最美的艺术,是人心的善良。  有着“东方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Good Design Award 2018设计大奖爆了一个大冷门:谁都没想到,夺得桂冠的竟然是一位年轻的日本和尚!  结果一出,全场都沸腾了!和尚做起了设计?而且还在四千多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要知道,这四千多件作品不少是出自佳能、索尼、松下这样的大公司。共有945家公司参与竞争,而最终摘得桂冠的,却是这位寺庙住持——松岛靖朗(见上图)
期刊
脚底按摩的保健作用虽好,但老人在接受按摩之后,多少会出现一些让他们不适应的症状。到底,面对这些症状时,我们又该怎么解决呢?  疲倦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治疗中心主任陈兴华表示,老人接受脚底按摩后,如果感觉疲倦,就应该多休息一下。因为按摩后血液循环增强,身体较疲倦,自然就比较容易入睡。疲倦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依每个人的体质及身体状况不同而异。  口干 在脚底按摩后,人体的反射区及血液内所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