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毒浙江街毒株糖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测定狂犬病病毒浙江株(鼬獾源和犬源)糖蛋白(GP)基因组全序列,从分子水平比较狂犬病病毒浙江株与其他地区代表性街毒株和疫苗株GP之间的差异.方法 乳鼠接种分离狂犬病病毒,RT-PCR反应测定狂犬病病毒浙江株GP基因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序列和编码蛋白的比较分析.结果测序获得浙江5株鼬獾源狂犬病病毒和9株犬源狂犬病病毒GP基因序列,全长1575个核苷酸,编码524个氨基酸.浙江病毒株与其他地区街毒株、疫苗株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在82.3%~99.9%和85.1%~99.8%之间,种系分析显示浙汀株均为基因1型,GP编码蛋白无重组,主要抗原位点未出现较大的变异.结论 对GP基因一级结构综合分析表明,在某些区域存在优势抗原表位的可能性较大,可能出现潜在的蛋白质抗原决定簇,浙江株GP基因变异较小,与国内其他地区流行的代表性街毒株相似,但高于其他疫苗株,在基因结构及种系进化关系上存在一定的距离.
其他文献
RNA干扰(RNAi)作用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进化上高度保守的现象,是一种研究基因功能的新方法.肿瘤是多基因疾病,RNAi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新的思路,通过RNAi抑制癌基因的表
目的建立快速、准确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分型技术,解决血清学分型局限性.方法选择HLA-A、B血清学分型纯合型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对成牙本质细胞系MDPC-23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活性的影响.方法:细胞培养、MTT比色测定法
目的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研究不同年龄人表皮细胞(humanepidermalcells,hECs)的体外扩增规律,比较不同年龄hECs原代细胞表型。方法临床收集50例包皮环切术中丢弃的皮肤组织,包
破骨(牙)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吸收骨、牙根和钙化的软骨,白细胞介素(IL)参与了这种细胞的功能调节.本文对IL-1、IL-4、IL-6、IL-8与破骨(牙)细胞的关系进行综述.
了解槟榔碱 (Arecoline)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s ,HU 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槟榔碱处理体外培养的HUVECs ,用Hoechst3 3
目的:观察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在聚羟基乙酸(PGA)上的粘附生长情况,在体外形成活的黏膜样组织的能力.方法: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无血清、无饲养层体外培养、扩增至第二
应用电镜研究手术切除人胃癌组织中肽能神经的支配。取免疫组化显示肽能神经纤维阳性部位胃癌组织制作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胃癌细胞之间可以找到与之相邻或直接接触
目的:对胶原膜与聚-β-羟基丁酯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技术中的应用进行比较。方法:对照研究胶原膜和聚-β-羟基丁酯膜在材料结构、皮下包埋和细胞生长对照实验情况。结果:胶原膜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