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xuehai07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9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户外运动是体育运动开展的最佳形式,通过充分利用户外空间与环境,体育运动的效果往往能够达到最大化。而同时户外环境的变化、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干扰等也会给户外运动造成一定的风险,如何有效的进行户外运动风险管理,对于户外运动的有效开展有着显著的意义。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对现有的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关键词 户外运动 风险管理 研究书评
  有效开展户外运动风险管理,不仅要梳理清楚户外运动存在的主要风险,并要对风险管理的主要原理与技术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从风险的根源进行有效的防范与管理,保障体育户外运动安全有效的开展。近年来,大量学者对于户外运动的研究逐步的深入,对于户外运动的风险以及风险的管理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将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可以更好的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吸收并加以利用。
  一、户外运动风险归纳
  对户外运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的前提是对户外运动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界定以及明确的归纳,进而为其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前提指导条件,并为风险的预防提供方向性的指导。现阶段户外运动风险界定往往从风险的定义、风险的特征以及风险的归类来进行。
  (一)户外运动风险的基本概念
  吴全岗(2015)就指出,户外运动的风险就是户外运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活动结果与预期不一致的可能性。因此对于户外运动风险的界定不是仅仅局限于运动伤害这一方面,由于不确定因素造成的预期结果的偏差也属于户外运动风险中的一种。由于户外运动参与的人员不确定性、外部环境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人为或者自然突发情况的不确定性,户外运动的开展存在运动安全、活动开展受阻、运动目标偏差等不确定性,这就构成了户外运动的风险。
  (二)户外运动风险的基本特征
  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户外运动风险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风险的客观存在性,由于户外条件以及户外不确定因素的客观性,户外运动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开展户外运动过程中,组织人员只有主动避免或者是被动防范来防止风险的产生。二是风险的不确定性,户外运动受到人为与自然环境等不确定性的因素影响,每次户外运动的开展也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三是风险的相对性,虽然风险存在客观性与不确定性,但是由于户外运动参与者防范技能、个人经验的不同,对户外运动风险的评价以及应对也存在着相应的差异。四是风险的双面性,一般来讲风险的产生往往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如果户外运动风险在一定的可承受范围内,风险的产生反而会进一步提升运动的实际效果,并由于挑战的产生而给运动人员带来更多的乐趣与惊喜。
  (三)户外运动风险的基本归类
  通过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户外运动风险主要包含人为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其他风险三类。人为风险主要是由于人的不确定性以及外界人为因素对体育运动所造成的影响,包含参与人员基本素质不达标、运动环境的人为破坏、人为干扰等因素。自然环境风险则是在户外运动时由于自然气候、地貌环境等因素给户外运动造成的挑战等。其他风险则是由于一些混合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主要是人为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二、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户外运动风险有效归纳的前提下,不少学者就风险的定义、风险的特点以及风险的类型提出了相关的风险管理方法。通过文献的调研,现阶段对于户外运动管理方法主要从风险管理的流程来进行归纳总结,包含风险的预测与评估、风险的防范以及风险的处置等环节。
  (一)户外运动风险评估与预测
  户外运动风险评估与预测主要是结合现场环境以及户外运动的总类来进行,通常,在户外运动开展之前,组织者会会结合运动场地的自然环境,附近居民的活动以及当天的天气预报等总结出可能出现的风险,并按照风险的总类对出现的风险进行归纳,以对风险的防范程度进行一定的评估。通过风险评估与预测,户外运动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如下雨、交通事故、人员受困等都能提前的进行预防,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造成的损害也将大大的减小。
  (二)户外运动风险的防范
  户外运动风险的防范以户外运动评估与预测以及基本户外运动的防范准则为依据,一般发生在户外运动开展之前,少部分防范管理如特殊环境处理等工作发生在户外运动开展过程中。户外运动风险的防范主要包含环境的识别、装备准备、信息防范等工作,通过环境的识别,户外运动人员能够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风险应变性大大提高;通过装备的准备,户外运动工具更加的充足,风险处理的能力以及便利性更高;通过信息的搜集以及与指挥中心、救援中心的及时通讯,户外运动风险救援时间能够被大大的缩短。
  (三)户外运动风险的处置
  户外运动风险的处置则侧重于户外运动风险现场管理,在充分的风险评估与防范前提下,户外运动风险处置的效率以及效果将会大大的提高,但现场的突发情况往往会和预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关应急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现场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人员的互动以及外界信息的及时传递仍然对参与人员应变能力、风险处理经验等提出巨大的挑战。
  三、结束语
  户外运动风险往往由人为因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综合因素造成,户外运动的风险也存在客观存在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和双面性等特征,因此对户外运动进行有效的界定与归类,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大大提升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的效果。户外运动风险管理则主要包含风险的评估与预测、风险的防范、风险的处置等工作。
  参考文献:
  [1] 吴全岗,陈辉,张亮.户外运动风险管理概述[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5:1738.
  [2] 陈德明,李晓亮,李红娟.学校体育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9:102-108.
  [3] 许蓉蓉,杨倩.户外运动风险管理研究述评[J].当代体育科技.2015,18:223-225.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其中健全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体育教育,特别是武术散打教学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有独具一格的方式和意义。散打以搏击的形式展现人与人间关系,对大学生意志、心理、性情等方面培养起到巨大作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武术散打 健全人格  体育运动是凭着练习者坚强毅力在练习、竞争、协作过程中磨练人格,达到健体强身、完善人格的目标。武术散打的主要内容是搏击和对抗
中图分类号:G852.1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本文肯定了太极拳运动的积极影响意义,进而分析了其在高中教学中推广的政策支持条件、基础设施条件以及群众基础条件,希望能引起国家、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推动太极拳运动在高中教学中的深入贯彻发展。  关键词 高中 太极拳教学 可行性  一、高中开展太极拳教学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太极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本文以普通高校武术俱乐部教学实践情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段位制进入高校武术教学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目前学生普遍对武术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了解的途径也主要是通过电视和网络。目前高校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陈旧、武术内涵的讲解较少、考评体系较为单一。本文旨在研究我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教育的角度分析了云南大理传统体育赛龙舟的文化教育传承现状及困境,并提出相应建议。旨在推动大理传统体育的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传承服务,利于对大理白族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发展。  关键词 云南大理 赛龙舟体育文化 文化教育传承  云南是一个拥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中国武术是中国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在学校推行武术教育,但效果并不显著,近期武术被列入国家重点扶持体育项目,本文针对这一系列政策及问题,对南京高校武术教学影响因素之一的教学环境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实时访谈方式浅谈其不足之处,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3-000-01  摘 要 武术运动是力与美的结合,是一项很有健身和艺术之美的体育运动。它的每个招势都渗透着美。武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把美创造出来,先行形象策划、塑造美,通过衣着美、造型美、节奏美、内外合一以及风度美溶入于武术教学中,重塑教师课堂形象。  关键词 塑造美  一、衣着美  郭沫若曾经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