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培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和弱势地位入手,结合山东省滨州市技术学院在职业教育与使用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总结其在“一体化”教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特色与成就,并就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理论思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一体化” “模块化”教学改革
  
  一、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
  
  在2005年年底召开的中国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成思危指出,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状态尚不够理想,主要表现在职业学校学生总量减少、高级技工缺乏等方面。究其原因,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当前社会广泛存在“重学历、轻技术”的偏见,“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教育”的倾向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的作用下,学生和家长也存在“上职业学校比上大学低人一等”的误解。上述观念也在向农村地区渗透,严重影响到农村人口劳动技能的提高和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可以说,在上述背景下,如何尽快扭转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加快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劳动力素质和就业水平,无论是对于推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增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都有着迫切而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培养的探索
  
  山东省为了建设成为全国技能强省,每年举办“车工”、“钳工”、“数控”等技能比赛,这为企业输送合格优秀的技能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院虽然地处山东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但是一直以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学院积极转变理念,调整教学思路,开展了“一体化”教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培养。
  “一体化”教师是一套旨在推动专业教师的人格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为了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职业院校开展了一系列探索。
  院领导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技能全方位训练,提高师资水平。“改造”现有教师团队,针对理论教师专业操作技能普遍较差的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对其进行专业技能基本功的训练,使其尽早适应“模块化”教学要求,并在考核成绩的评定方面,实行激励机制。学校将考核成绩分等级纳入教师业务档案,在增强教师的压力感和紧迫性的同时,也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2.“模块化”教学改革实践。
  “模块(module)”概念自引进我国职教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我院从2006年起对部分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及公共基础课推行模块化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块;针对毕业生就业岗位技能要求,选取相应的模块进行教学。相应课程在实训中心集中授课,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过程的直观性,便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了更好地配合完成模块教学改革,我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升级教学设备,购置CAD、CAXA等教学软件,新增多媒体、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等所需设施,总投资近百万元。
  
  三、我院“一体化”教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特色与成就
  
  经过近三年“一体化”教师与“模块化”教学改革探索,我院在教师质量、教学成果及实用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提高,特色与成就总结如下:
  1.以人为本,注重教学质量的改善。
  我院在“一体化”教师教育体系的培育过程中,认识到对教师考核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白考核不是最终目的,提高专业课教师的自身素质是根本。因此,在考核的方式上,坚持“以人为本”,进行“弹性化”和“人性化”设计。将考核视为基本手段和前提,督促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课时压缩,合理安排教学与实践课程。
  从运行效果看,学时显著压缩。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实行理论、实训分开教学,整个课程需要100学时,采用模块化教学改革后,课程压缩到48学时。课时的减少并不意味着教学质量的降低。我院将每节课的检验标准,更多地定位在学生是否掌握了操作技能上。教师应在课堂上通过能力模块,边讲边练,使学生接受相应理论知识,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增强实践能力。
  3.模块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一体化”教师具备系统的理论知识,能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结合相关模型、挂图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知识。同时,“一体化”教师本身具备较强的专业操作技能,能通过现场演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课堂上理论知识与教具紧密结合,车间实习体会又能及时得到理论印证,实现了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4.教材建设,加速“实训模块类课程”教材开发。
  以模块化为指导的教材,可以有效避免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简单堆砌的缺陷。我院在“一体化”教师改革过程中围绕本专业的特点,以“有用、够用、实用”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将教材内容进行精简、修改和重新整合,让学生掌握并较好地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把本行业中的新技术设备、新工艺知识纳入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和培养目标,从而加速“实训模块类课程”教材的研发工作。
  
  四、关于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1.从战略上高度审视职业教育与实用人才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劳动者综合技能的提高,如果不能尽快扭转职业教育的弱势地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顺利推进。为此,应当站在增强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建设,努力培养实用人才。
  2.转变理念,树立“大人才”观。
  面对我国当前人才需求存在结构性错位的现象,要转变理念,树立“大人才”观。即要努力转变“重学历、轻技术”的偏见,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优势互补和有效衔接,更要完善、形成梯度合理的劳动力与人才结构,满足不同就业岗位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3.寻求学院、学生、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
  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颇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社会与家庭对职业教育存在种种偏见,另一方面,企业单位对拥有复合技能的中高级技工的迫切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为此,应当在学院、学生与企业之间寻求、构筑一种良性的沟通运作机制,实现反馈渠道的畅通和良性的互动。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一轮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在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文章作者对如何创新中职德育课教学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课 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明确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德育课要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作用,必须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德育课教师应根据社会的
摘 要: 英汉句法的最显著差异一直是许多语言学习者讨论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英汉句中省略的观察和比较,提出英汉句法的最显著差异在于汉语的句子注重“意合”,句子组织较少借助连接词和形态变化,属隐性连贯,而英语的句子注重“形合”,句子组织常常借助连接词和形态变化,属显性衔接。  关键词: 英汉句 省略 形合 意合 差异    1.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1.1省略  省略(ellipsis)指的是语言结构中
摘 要: 本文以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所实施的编目工作定额管理为例,论述编目工作定额管理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实现的条件、实施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定额管理 图书编目 实现条件 实施方法 注意问题    图书编目是图书馆最基础的工作之一,编目的任务是对文献资源进行整序,向读者揭示文献的信息,提供检索途径。  目前,高职院校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院校的扩招、合并已成为办学的趋势。为了考察高
摘 要: 《西厢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爱情经典。这份真挚的爱情中,人们自然被一个痴心绝对的“傻角”——张生所感动。张生是个极其生动的人物形象,丰富而又饱满。究竟除了这份痴情,他还有什么性格呢?这里,将要呈现一个完完整整的痴情郎。  关键词: 《西厢记》 张生 痴情郎 “小人”    自古云,“英雄难过美人关”。这句俗语的褒贬意义自在其中。指点江山的帝王是英雄;征战沙场的将领是英雄;“文章魁首,
摘要:作为苏门重要的外围成员,李之仪对苏轼的学习诚恳而谦逊。对其才情和人格的称颂屡屡见诸笔端。但在作词上。他却是婉约一派的继承发扬者。本文从文本出发,通过对其词作内容及形式的全面分析,认为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词人尊花间为宗、以婉约为高,与苏轼“以诗为词”的审美理想迥然不同。  关键词:李之仪 以花间为宗 以婉约为高    李之仪(1048-1118),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祖籍沧州无棣(今属山东)
摘 要: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的,应该成为师生智慧碰撞的舞台。语文教师应注重吸引学生的眼球,合理恰当、灵活有效地利用科技手段,以及自身的教学智慧及技巧,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审美疲劳 硬手段 软手段    语文课应该是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也应该成为师生智慧碰撞的舞台。那么,面对学生的审美疲劳,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吸引学生的眼球呢?  一、硬手
摘 要: 本文通过案例剖析托班幼儿主要的情绪表现、行为特点,分析影响他们行为的心理因素及情感需要,阐述培养幼儿愉悦情绪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家庭环境迁移法、悄悄话暗示法、随机生成教育法、游戏情境渲染法、行动语言表现法来创设具有情感支持的环境;以兼顾整体、尊重个性发展为主线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家园同步教育来培养幼儿愉快情绪,帮助托班幼儿获得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品质。
摘 要: 当前,高校留级不再是个别行为,这种学习失范行为对教育规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作用。本文通过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个高校留级生的心路历程,并探索高校产生留级生的原因,以唤起更多人的关注。  关键词: 高校留级生 失范 叙事研究    一、引言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留级是一种典型的学生学习失范行为,是大学生在完成其所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时表现出不合学习规范的行为,或其学习目标和实
摘 要: 文章结合职业指导具体案例的开展,把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引入高职毕业生择业指导中去,以期解决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多种问题,让人才与企业实现双向匹配,帮助高职毕业生科学、准确地进行职业定位。  关键词: 职业指导 特征胜任 生涯规划    一、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指导案例分析  (一)一般资料  王某,男,19岁,某高职院校三年制三年级化工专业学生,身材中等,健硕有力,衣着整洁。成绩
摘 要: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其文学成就是杰出的,但长期以来由于政治影响其被不断“神化”,真实面目变得模糊。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鲁迅《介且亭杂文末编》中的作品,还原鲁迅的人生态度,为鲁迅研究提供某种视角。  关键词: 鲁迅 《介且亭杂文末编》 人生态度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其文学史地位是不可动摇的。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也成了一个被有意无意地不断“神化”了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