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CHZTP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大量农民进城务工,这就导致出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尽管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各级政府以及相关单位组织都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文章对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首先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教育引导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在我国高度重视城市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农民工”已经成为重要的城市流动人口。他们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农村留守儿童。尽管随着我国对“教育公平”越来越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但仍然存在诸多不到位的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
  一、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深入分析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尽管涉及方方面面,但比较突出的就是表现为“三个不够到位”。
  一是思想道德教育不够到位。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整体情况来看,比较突出的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特别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而学校教育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导致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比如个别学校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更加重视学校教育,因而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导致很多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素质不高,甚至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只有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更具有基础。
  二是知识文化教育不够到位。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知识文化教育至关重要,但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特别是家庭教育与管理不够到位,直接导致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受到一定的制约和影响。比如由于一些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严加管教,很多贫困地区留守儿童从主观上不愿意学习,因而出现了很多逃课、辍学的问题。从学校教育来看,由于儿童主观因素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很多留守儿童不愿意上学,尽管教师十分负责,很多留守儿童在学校的表现不佳,甚至出现了很多矛盾和问题等等。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够到位。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来看,目前不用说是农村留守儿童,就是农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都十分匮乏。这就使得本来父母就不在身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十分匮乏。特别是从学校教育来看,很多农村学校还没有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重视,缺乏有效的教育载体和教育平台。很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科学的教育和引导,出现了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容易出现价值观的扭曲,而且也极易出现安全隐患。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重視。
  二、 城市化背景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优化策略
  在我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农民工”的数量越来越多。这也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落实“教育公平”的重要方面,因而应当积极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作用,特别是在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立德树人”的大背景下,更要高度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战略性举措,着眼于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学校、监护人、家庭、社会、媒体等方方面面的积极作用,积极探索更加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比如可以建立“结对子”活动,动员企事业单位以及人人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来,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参与加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交流、互动和帮助,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充分发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工作。比如政府可以制定《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规划(2018-2028年)》。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做出科学的规划。建立多元化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政治、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推动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取得更好的成效。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可以建立专门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和分析,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发挥“志愿者”的积极作用,使他们能够参与到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中来,形成多元化、系统化、全面化的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体系。
  三是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在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当更加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形成健全和完善的心理疏导机制。学校应当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机制,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大限度地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要切实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心理疏导室,定期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而且也要更加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状况的调查,找出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制约性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对策,形成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流转到城市,出现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应当受到更加高度重视。这就需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着眼于推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特别是要在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知识文化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三个加强”方面狠下功夫,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步入更加科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尹莎,郭俊良,白秦丰,郑艳,孙淑玮.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7(03):7-9.
  作者简介:
  李攀峰,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陇阳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西方哲学中尤为突出的体现出来.在哲学出现的基本初始阶段,经历不同时期直到现在哲学基本问题一直是哲学家们所围绕的研究主题.经历千年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双师型”的师资标准,但是在“双师”队伍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需要理性分析、客观把握的,只有从师资队伍的外在和内在寻找原因,才能总结出相应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双师型 高职 研究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文件指出:“要重视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工作实践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理论研究当中,研究者认为,学生通过课前对于所学课程进行预习,能够更加迅速地进入到学习环境中寻求学习方法,掌握学习重点。本文通过多年小学低年级教学实践,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汇总出小学阶段的学习困境和学习状态。提出了借助预习课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构想,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加学习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小学学习;学习能力培养;预习习惯;预习课  小学低年段的
原罪意识是基督教神学的重要命题,中国当代作者接受了原罪意识的观点,并在作品中表现了原罪意识的几种形态.同时,中国作家又立足传统文化,对原罪意识及其文学内涵进行了本土
通过对2例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大部分切除手术的护理,体会到认真做好术前护理,指导病人做深呼吸运动和咳嗽排痰动作训练很有必要,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循环变化,认
在红色经典文学中,为了建构起新的革命话语体系,革命伦理对传统的家庭伦理实施了利用和改造,呈现出既断裂又弥合的特征。一方面“家庭”所代表的物质性、日常性、个人性话语被社
摘要:课堂导入,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时面向学生讲述的与教学相关的、能激起学习兴趣的一段引言。课堂导入是教师谱写优美演绎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共同合奏的第一个音符。虽然一节课的引入时间并不是非常久,但是在课堂教学当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段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像一部优秀电影的开头一样,一定要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抓住观众的眼睛。教师在
藏族锅庄舞是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鲜明藏族民族特色的集体舞蹈,锅庄舞动静相融、深沉含蓄、铿锵有力、粗犷矫健、气势磅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通过介绍锅
一般认为,实现管理创新有两类方式:独创和引进。独创式管理创新是对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成功的管理经验进行封闭式的自我总结,这是“自力更生”地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而引进式管理
[摘要]职业教育已愈来愈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也相应出台了许多政策来保护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应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促进职业类学生个性的培养与发展。  [关键词]职业教育 语文教学 个性    国家提出“双基”的教育方针,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然而,在职业类教育中,基础知识教育处在一种尴尬境地。究其缘由,不外乎无用、不感兴趣、与所学专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