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NEC患儿51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非NEC患儿1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包括产前因素、产时情况、新生儿一般情况、发病前疾病情况及发病前有无口服益生菌等28个项目,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产时窒息、肺炎、呼吸衰竭、生后吸氧、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低钠血症和低钙血症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发病前喂养、高胆红素血症和发病前口服益生菌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胆红素血症和发病前口服益生菌为新生儿NEC的保护因素,肺炎和败血症为危险因素.结论 肺炎、败血症是新生儿NEC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前口服益生菌是新生儿NEC发病的保护因素,发病前喂养率低与基础疾病致延迟开奶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9例开颅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肺内感染、颅内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9例开颅术后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44例,感染率为26.04%(44/169);感染例次数为5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31.36%(53/169).感染部位以肺内感染最高24例,感染率为14.20%(24/169),占感染例次数
目的 探讨高龄低位食管癌患者经左胸空肠造口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2例年龄≥70岁的胸下段食管癌患者,经左胸完成食管癌根治术后,再经左胸完成空肠造口术,在术后第1天开始进行空肠管饲肠内营养.结果 在肠内营养期间,患者无肠梗阻、肠内营养液腹腔内渗漏、局部或腹壁内脓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8天患者体质指数为(20.89±2.26) kg/m2,血清白蛋白为(32.69±2.87)g/L,血清前白
目的 探讨灌注CT (PCT)参数评估脑胶质瘤的应用价值及其与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的对比观察.方法 20例脑胶质瘤患者PCT参数的正常化值[正常化脑血容积(nCBV)、正常化脑血流量(nCBF)、正常化脑平均通过时间(nMTT)]作为最终分析指标,并对常规MRI特征与PCT进行比较.结果 高级别和低级别脑胶质瘤的nCBV分别为3.06±1.35、1.44±0.4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 探讨托特罗定治疗不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的男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符合条件的OAB患者139例,均在接受2周的坦索罗辛治疗后仍有明显症状.139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托特罗定组(70例)和安慰剂组(69例.),均治疗8周;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继续服用坦索罗辛.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记录排尿日记,并分别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量表(IPSS)评分、储
目的 观察补偿性扩容(CVE)对术前禁食的择期手术患者血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手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Ⅲ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CVE输注复方氯化钠,对照组输注0.9%氯化钠.观察比较两组CVE前后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均呈轻度代谢性碱中毒状态.治疗组CVE前pH值、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钠离子(Na+)、钾离子(K+)、氯离子(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肠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提高疗效的关键.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儿中手术治疗29例,26例(89.7%,26/29)治愈存活,死亡3例放弃治疗3例.并发症:重症肺炎1例,切口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吻合口梗阻2例.死于重症肺炎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2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年,远期疗效满意.结论 先天性肠闭锁的术后疗效与早期准确诊断